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六》


“以無所得故”,就是對前面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的一個總結。“無所得”,就是般若的相。有所得總有局限性,總是局限在某一點上,只有無所得才是無所不得,盡虛空遍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沒有一處不是般若智慧的顯現,所以這“無所得”,或者說這“無得”二字,既是對“無智亦無得”這一句的一種描述,更是對前面七個“空”字、六個“不”字、十三個“無”字的總結。“無所得”不僅僅是指“無智亦無得”這一句,是從“照見五蘊皆空”開始,一直到“無智亦無得”都包括在內。

“以無所得故”,要翻譯一下就是說,因為具備了二空所顯的真理。“菩提薩埵”是菩薩二字的全稱。菩提是覺悟,薩埵為有情,菩薩者覺有情,就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菩薩具備了無所得的甚深般若,所以能夠依般若而到彼岸,既到彼岸就心無掛礙,正因為無有掛礙,就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得到究竟涅槃。如果說是有所得的話,這一切都不可能成為修菩薩行者的清淨的生命現實。

這句話雖然念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可是千難與萬難。僅僅就那一句“無所得”來說,我們凡夫在開始修行的時候,都是希望有所得。總是希望見光見瑞,見到天神、護法,見到菩薩,見到佛,希望做好夢……這哪裡是“無所得”。如果執著在一個好夢上,那麼你永遠都停留在做好夢的這個地方,也就不會再有進步。因為你認定了那就是正確的,也就僅僅是滿足於做一個好夢。下一步呢?你就希望天天做好夢,如是而已。我們修行的人,一定要從這裡跳出來,要舍掉。不舍掉,就老是在原地踏步走。舍掉了第一步,才能邁出第二步、第三步,要不斷地向前走,不能停留,不能有所得。即使是證得了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的菩薩,最後還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還是無所得。為什麼呢?心等虛空,量周沙界。一切都是自己的家珍,一切都是現成茶飯。有所得,心中就有掛礙,無所得,就心無掛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是人間的美景。“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如果有閒事掛在心頭,看到春花秋月,看到夏風冬雪,就會引發各種各樣的遐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人看到月光,就想到故鄉。為什麼呢?就是詩人心中有掛礙。看花亦是如此。

心有掛礙就有恐怖。什麼恐怖呢?患得患失是恐怖,悲歡離合是恐怖,生老病死還是恐怖。心無掛礙的人,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一切順勢推移,了無掛礙,無有恐怖,也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顛倒夢想是什麼呢?是從無明開始一直到老死這十二因緣,無量劫以來流浪生死的種種過程。在睡夢中覺得花好月圓,覺得山清水秀,覺得人間值得貪戀,子孝孫賢,家財萬貫。一覺醒來,原來都是顛倒夢想。遠離了顛倒夢想,就得到“究竟涅槃”。一切苦再也不會干擾自己這方寸之地。

我們學習《心經》,要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運用這些道理來指導修行、生活,指導我們遠離顛倒夢想,得到清涼自在。

《心經》講到“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接下來是“以無所得故”。關於這一句,有的注解是把它連在“無智亦無得”的後面,有的是放在“菩提薩埵”的前面,也有的是專門注解這一句。連上還是接下,這在經文當中至關重要。這一句和上面“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智亦無得”是呼應的。講到菩薩的修行法門,也不能以有所得心而修。凡夫法、緣覺法、聲聞法、菩薩法都要以“無所得”心來修。“是諸法空相”,就是無所得心。“無所得”是什麼呢,就是般若相,就是大智慧。“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凡是有所得,都是有局限的,只有無所得,才沒有局限。

接下來就講“菩提薩埵”。菩提薩埵,就是菩薩的全稱。菩提為覺,薩埵乃有情,就是覺有情。菩提薩埵要證究竟涅槃,必須依般若波羅蜜多。菩提薩埵為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多為所依之法。菩薩依此般若修證,心離業障的纏縛;因無業障的纏縛,所以就沒有生死的恐怖;既無生死的恐怖,就無顛倒煩惱。生死是報障,業是業障,煩惱就是煩惱障。我們凡夫具足三障,菩薩三障斷盡。三障消除乾淨,佛的三德就呈現出來。

所謂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斷三障,證三德,所以能夠究竟涅槃。究竟就是煩惱永滅、三德圓滿,才稱為究竟。涅槃,翻譯為寂滅,亦可譯為圓寂。圓者,圓具三德;寂者,一切煩惱永滅,所以稱為寂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不生不滅了,寂滅的境界就呈現出來。這裡所說的滅,所說的消除三障、不生不滅都是指的破除執著。世間森羅萬象,一切宛然存在,由於我們在主觀上所存在的妄想執著,才改變了外在事物的形象。每一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主觀世界來看待客觀世界,有什麼樣的主觀世界,就有什麼樣的客觀世界。客觀世界本來是平等平等的,但由於我們每—個眾生主觀上的見解、心量、智慧不同,所以客觀世界反映到我們的主觀世界就千差萬別。

佛教所說的破除執著,照見五蘊皆空,不是要去消滅客觀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改變我們主觀世界的觀念。所有的問題、矛盾就是我們主觀世界的看法和客觀世界的存在不一致。有矛盾就有煩惱,如果把主觀世界的觀念改變過來,加以突破、超越,煩惱就消除了,那就是所謂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自作自受,要消除這些苦厄,別人代替不了,還是要自己來解決。

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著智慧到彼岸的法門,不斷地觀察、觀照,就能破除生死的恐怖。因為自己主觀上的種種計執,種種障礙都消除了,私欲、煩惱消除了,恐怖也就隨之消除了。“心無掛礙,無掛礙故”,就“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掛礙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內心還有見不得人的地方,自己內心還有陰暗面,有私欲,那就是掛礙。只要有一點事情牽涉到自己私利的時候,就耿耿於懷,放不下,那就是掛礙。掛礙這兩個字,很形象,掛就是不順利,礙就是阻礙。因為內心深處還有東西,所以飛不起來,也跑不動。

有掛礙就有恐怖,恐怖是什麼呢?恐怖就是生死,掛礙就是煩惱,無有恐怖才能遠離顛倒夢想,得到究竟涅槃。這是講菩薩要得到“究竟涅槃”,就必須“依般若波羅蜜多”來改變自己。

這幾句話,每一句都可以對照我們的內心來觀照,自己修行的狀況、程度,看自己還有掛礙沒有。掛礙的是什麼?是房子,是存摺,是妻子,還是兒女?這些東西都要關心,但是不能成為掛礙。我們不能住露天,在家居士有家有室,也必須有一點積蓄,有一些錢存在銀行裡。但是,不要成了包袱,掛礙就是包袱,你不要老是背著那個存摺,那就會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要把世間的一切事情看得淡一點,淡化地處理世間的一切財、色、名、食、睡。

節錄自:顯密文庫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五》



所謂十二因緣和四諦,這都是二乘所修證的法門,同時也是生命境界、生活境界。“無智亦無得。”就是菩薩修證的法門,菩薩的生命、生活境界。直到佛的清淨五蘊所顯現出來的生命境界、生活境界,所有這些內容,都是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一句話貫穿下來的。

十二因緣是緣覺、辟支佛所修的法門。在真空實相中,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之相也是不存在的。十二因緣是眾生生命流轉的全過程。人的生命,人的前世、今生與來世就是由十二因緣的鏈條聯繫起來的。比如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具體到如何流轉三世,是用十二因緣來加以說明的。

十二因緣共有十二件事,都是有因有緣,不是無故生起,不是無中生有。十二因緣的第一個因緣就是“無明”。所謂“無明”,就是我們人生的起點,就是貪、嗔、癡等煩惱。凡夫對煩惱不瞭解,糊裡糊塗,就如同處在一個黑暗的屋子當中,所以說是“無明”。

以“無明”為緣,就生起了“行”,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件事組成一個生命流轉的鏈條。我們處在迷惑中,就生生世世都顧著十二因緣的鏈條流轉不息。

一旦覺醒了,“照見五蘊皆空”了,十二因緣就不是順著走,而是逆著走了。順著走是十二因緣的流轉門,逆著走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五蘊皆空了,十二因緣處於怎麼樣的狀態呢?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十二因緣又叫十二有支。所謂有者,因為十二因緣是在三界輪回,三界又稱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所謂支,就是分支。這十二因緣按照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這樣的一種順序,環環相扣,支支相聯,因果井然不亂。
接下來,“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苦、集,滅、道就是四諦,是聲聞乘所修的法門。苦是果,集是因,這是迷界的因果;滅是果,是涅槃,道是因,是法門,也就是三十七道品。滅是出世的果,道是出世的因,這是悟界的因果。十二因緣也是一樣,按流轉門順觀,十二因緣就是迷界的生命現象;按還滅門逆觀,十二因緣就是悟界的生命現實。四諦中,苦、集是世間,是迷界的因果;滅、道是出世間,是悟界的因果。

學習佛法,處處不離因果,離開了因果,就沒有佛法。處處不離迷悟,離開了轉迷為悟、轉識成智,學習佛法就沒有了內容,沒有了目標。

苦、集、滅、道四諦法是佛教的根本法門。佛陀成道以後,第一次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就是說四諦法。苦、集、滅、道四條真理,是佛教思想的支柱。所謂“初轉*輪”,就是宣說四諦的道理。四諦的道理不僅僅是聲聞乘需要修行體悟,它可深可淺,從聲聞一直到菩薩都需要修習。因為四諦法門把世出世間一切因果,以及世間所要斷的、所要修證的都講明白了,所以不管修哪一法,都離不開四諦的道理。

苦,是人間的現實,也是凡夫生命、生活的現實。生為苦本。苦從何而來呢?從集而來。集的什麼東西呢?集的無量劫以來的無明煩惱惡業。集為因,苦為果,知道了苦果就要斷苦因,不斷苦因,苦果就永遠都改變不了。所以說“知苦斷集”,想要消除苦果,就要先從不種苦因開始。這是世間的因果,是從果說到因,因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只有從現實的苦果說起,才能夠觸動凡夫的靈魂,才能夠聯繫到生活的現實,知道苦是什麼。

苦的種類多種多樣,有所謂三苦、五苦、八苦、無量諸苦。上了年紀的人,對苦的感悟會很深刻,很真實。如果要說這一肚子的苦水,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怨誰呢?誰也不要怨,就怨自己種下了苦因,所以就一定要吃這個苦果,這是自作自受,不要怨天尤人。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吃自己種的苦果子,儘管苦的程度不同,但沒有一個不苦的人,沒有一件不苦的事,沒有片刻不苦的時間。人就生活在苦海之中,在苦海裡面飄流。彼岸在哪裡呢?何時才能渡出這個苦海呢?懂得苦果從苦因而來,再不種苦因,就可以慢慢地改變這個苦的現狀。如何來斷苦因呢?就要從修道開始。為什麼要修道呢?因為修道可以證涅槃。

世間的因果是知苦斷集,出世間的因果就是慕滅修道。滅就是滅苦,修道就是斷集。修什麼道呢?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當中八條通往解脫之路。過去我曾經專門講過三十七道品,在一些小冊子上有記錄,各位可以找來看一看,這裡就不再重複。苦要滅,集要斷,滅要證,道要修,但是記住不可執著,有執著就有障礙,有執著就有局限性。有病要吃藥,但病情是在不斷變化,藥方也要隨時調整。如果始終堅持那一味藥,那就執藥成病,是冶不好病的。世間治病都不能有執著,修出世法就更不能執著。我們修出世法的目的就是要破執著。在諸法空相中,不要執著有。苦可滅,集可斷,滅可證,道可修。無修而修,無證而證,一執著就成了毛病,一路走過去,自自然然歸家穩坐。

“無苦、集、滅、道”,這句話是要掃除苦、集、滅、道上執著的觀念。要實證諸法空相,不可執著十二因緣的法門,也不可執著四諦的法門,有執著就與二空所顯的真理相違背。二空者,人空,法空。人要空,法要空,我執要空,法執也要空。

十二因緣與四諦是二乘的法門,智與得是菩薩的法門。菩薩的法門要證真空實相,也不能有執著,所以說“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證的般若,“得”是所證的二空所顯的真理。總而言之一句話,諸法空相,只可無心得,不可有心求。從“照見五蘊皆空”開始,一直到“無智亦無得”,把從凡夫、二乘到菩薩所要修證的真空妙理,盡皆表述出來。

節錄自:顯密文庫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講在真空實相的狀態中,沒有五蘊的名目。“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講在真空實相的狀態中,沒有十二處的名目。“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講在真空實相的狀態中,十八界的名目也不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前面講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既然真空實相無生滅,無垢淨,無增減,那麼一切對立的東西也就都不存在。五蘊是對待法,十二處是對待法,十八界也是對待法,在真空實相中,都無安立處。如果說在真空實相中還有這些名目,那麼真空實相就是對待法,就不是究竟法,就不是平等法。“是故”二字是承上啟下而言,正因為“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十八界。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在佛學上叫做三科法門。佛陀說法,處處都是根據三科法門來開示演說、教化眾生的。所謂三科者,就是三類。

這三科有什麼區別呢?首先,一切萬法總不出色、心二法,凡夫之所以成為凡夫,就是在色、心二法上產生了迷惑、煩惱,造種種業,受種種報。因為迷悟的根源就在色、心二法上,—切佛法都是依色、心二法而展開。從五蘊來說,它是對迷色少、迷心多的眾生而開示的法門。五蘊在佛學上叫做“合色開心”。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共十一法,有一類眾生,在這些問題上迷惑比較輕,而在心法上迷惑比較重,所以叫“合色開心”,把十一個色法合成一個。而將心法開為四個:受、想、行、識。這四法,前面的三種是心所,識是心王。心所者,從屬心王,是心王的活動,心理的活動,思想的活動。五蘊,就是針對迷色少、迷心多者而說的法。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要把五蘊突破了,超越了,或者是轉化了,提升了,就能度一切苦厄。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昧、觸、法”,叫做十二處,也就是六根、六塵,是心識所生之處,心識依根塵而起,所以叫做十二處。我們的心識不會憑空而有,必須要有一個依託,內依六根,外托六塵,這十二個處所就是心識生起之處。十二處只有一處講到心法,就是“意”。十二處這一法門叫做“合心開色”。把色法展開成為十一法,而把心法合併為一法,就是“意”。這個法門是為迷色多、迷心少者而說。有的眾生就只是在色法上迷惑,所以佛陀為迷心少、迷色多的人說十二處的法門。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句話中的“乃至”二字,是一種省略的方法,就好像我們現在的省略符號一樣。“無眼界”,乃至到“無意識界”,把六根、六塵、六識加到一起,叫做十八界。佛陀為心色俱迷者說十八界的法門。為什麼叫“十八界”呢?六根、六塵、六識,各有其界限,各有其位置,各司其職,不會錯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接觸,意緣法。耳聽聲起“了別”作用的就是識。我們的每一個活動從根、塵、識三者來說,都是同時作用。眼見色,如果沒有識的了別,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低,大、小,無從分別。只有識起了作用,才能夠把顯色、形色辨別清楚。有顏色的色法就叫做顯色,比如說青、黃、赤、白;而長、短、方、圓,大、小、高、低,各有其形狀,就叫形色。

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是凡夫法,是凡夫的生命境界和生活境界。凡夫每時每刻都有許多的事,許多的妄念,許多的煩惱,把它歸結起來,不外乎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在起作用。“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同時也要照見十二處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見十八界皆空,度一切苦厄。凡夫的修行在色、心二法上下功夫,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上下功夫。一切法總起來不外色法、心法,所以禪修的法門有三門,心門、色門、息門,禪修從三門入手。

所謂心法,就是觀心;所謂息法,就是數息;所謂色法,就是修不淨觀。禪以此三法為門,是針對凡夫的迷惑而來。

如果我們在甚深般若的指導下,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證得了空相,把握了空性,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那就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一個地方突破了,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只要我們在五蘊上破除了執著和障礙,把以五蘊為“我”的觀念破除了,那就不會以十二處為“我”,也不會以十八界為“我”。所以說“空中無色”。因為空相、空性是絕對待、離能所的,只要證得了,把握了,就能度一切苦厄。

節錄自:顯密文庫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是智慧第一。
《心經》是講智慧的經典,所以舍利弗是當機眾。由舍利弗的發問“菩薩如何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世音菩薩就說了這部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一段話還是接著“照見五蘊皆空”而來,五蘊皆空怎麼空呢?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就舉色法,在色法與空兩者之間進行比較。為什麼五蘊皆空呢?因為空與色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叫做“不異”。這是第一步,比較淺層次地來認識色與空之間的關係。色與空的關係只是不異,不異就是相同。不說相同,而說不異,道理是一樣的。色為什麼不異空呢?因為色法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是要依賴眾多的條件,才有一個具體事物的發生、存在、發展和消亡。凡是需要條件而存在的事物,它本身就沒有獨立存在的自性,因其自性空,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也不異色,空為什麼不異色呢?因為空的顯示,也是需要在眾多的條件之下,才能顯示空義,所以說空不自空,色不自色,這兩者是在一個不異的層面來加以說明的。
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也是這樣,都是有條件的存在,凡是有條件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空無自性,這是第一層意思。色與空,似乎還是兩個東西。
第二層意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與空不是兩件事情,是一件事情,用“即是”來表示,而不是用“不異”來表示,是說色的本身就是空,空的本身就是色,色與空渾然一體。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切諸法當體即空,雖然諸法空性宛然,但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這才是般若智慧的本意。
只有把一切事物當體、當下看空了,看到一切事物的實相,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做到五蘊皆空。

一切事物當體即空這個道理,是學習佛法,修習禪定,度一切苦厄,必須要深刻、真實加以認識的一個根本觀點,這也是佛法的根本觀點。佛法與其他學說根本的區分點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這就是佛法的大智慧。如果我們將此弄明白了,或者說慢慢地明白了,這就是我們處理生存、生活、生死的大智慧。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我們的生活中,充滿禪悅;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顯露著空性;我們生活的每一刻都與空性不異。只有把對空性的認識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地照見五蘊皆空,也才能隨時隨地度一切苦厄。

諸法空相指的就是上面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是諸法真實的相狀,或者狀態。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都沒有自性,無自性故空。一切法的狀態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狀態,是一切諸法的原態,本來面目。不隨諸法之生而生,也不隨諸法之滅而滅,所以是“不生不滅”。不因為修行,斷除了煩惱,諸法的空相就變得乾淨了。也不是說心中有煩惱、苦惱,諸法的空相就垢染。諸法空相不隨心淨而淨,不隨垢染而垢,所以叫做“不垢不淨”。不因為是聖者,空相會增加,也不因為是凡夫,空相會減少。這就是“不增不減”。

空相即實相,這個東西很奇妙,雖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片刻也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隨時都在接觸它,隨時都處在諸法空相當中,只是我們有迷惑,不能同歸,不能認同。

這裡所指的諸法,既包括前面所講的色、受、想、行、識五蘊,也包括下面所講的十二處、十八界,乃至四諦、十二因緣,菩薩的智與得,都在一切諸法之內。既然是諸法,有為、無為、淨法、染法都包括在其中。我們人類只是諸法中的一法而已;我們每個個體生命,也是諸法中的一法;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情與無情,都是一法,都在諸法之中,其原態與空相都是一致的。山河大地,宇宙空間,其空相不因其大而大;一粒沙子,一棵小草,其空相不因其小而小。

這個諸法空相,不可思不可議,不是有相不是無相,不是生相不是滅相,一切二元對立的東西都超越了,包括超越本身也超越了,那就是究竟涅槃。

《心經》所講的道理,要從功夫、見地上去理解,去落實,我們的修行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標。
什麼是入定呢?坐下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時間的觀念消失了,空間的觀念消失了,不起心,不動念,既不妄想紛飛,又沒有昏沉。一個小時過去了,如同彈指一揮間;一天過去了,如在刹那之間,那就是定。不要把坐中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狀態認為是定。入定的心境,就像一潭止水,明明朗朗、清清楚楚、清澈見底,那是對定的境界的一種形容。所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秋天的月亮,清澈的潭水,那就是定心的境界。

定心的境界,不僅僅是定在起作用,慧也在起作用,定慧等持。定慧平等,定慧相資,這樣才會有“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那樣安詳自在的境界出現。行香、坐香、喝茶、吃飯、睡覺、如廁……所有這些生活環節都是用功處,都不要打失正念。只有在三業的任何一個方面、一個時間段、一種生活環境中都能保持專注、清明、綿密,定的境界才有可能出現,空性才會慢慢地呈現出來。

諸法的空相與我們的心念、生活,從來沒有過距離,只因我們的心念被妄想雜念佔據了,這個思想的領地被煩惱盤踞著,所以空性、空相、心的原態顯露不出來。用功的目的就是要把盤踞在我們思想領地的種種妄想雜念一齊打掃乾淨,清除乾淨。說到打掃、清除的時候,各位不要誤會,以為一定要找到一個東西成為對立面,然後儘量地壓抑它、排除它。其實不然。所謂“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不去理它,煩惱自然就不起作用。你越是理它,在意它,越是想消除煩惱,可能它的那種反彈力反而會勝過你正念的力暈。所以要調心,只可以調,不可以把它當作對立面,去硬性地加以抵制。越抵制,越壞事;越抵制,煩惱越多;越抵制,心越是安定不下來,功夫越是不能上路。

用功夫是一件非常長遠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一個七、兩個七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功夫要長期作,持之以恆,功夫才能成熟。但是,在見地上它又是刹那間的事情,明白過來了,就不要再走回頭路,要一直堅持,功夫就能進步和提升。

節錄自:顯密文庫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




這裡的“觀自在菩薩”既是觀世音菩薩,也可以指所有修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人。修得這種菩薩道的人,都是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就是觀世音,是觀世音另外的一種翻譯,是“觀世音而得自在”的省略。
觀世音觀的是什麼呢?觀察世間一切呼喊救苦救難的聲音。在我們這個世界,有無數的人在呼喊觀世音菩薩。呼喊觀世音菩薩做什麼呢?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時時刻刻為我們苦難的眾生作舟航,作導師,作梯子,作橋樑。作得徹底了,圓滿了,也就得了大自在。換句話來說,只有達到觀自在,才能觀世音而救世間的一切苦難。
觀世音菩薩是我們學佛法,修佛道的榜樣。

“觀自在菩薩”是能修能證的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所修所證的法。這段話,每一個字都非常地重要,我們在體會的時候,在念誦的時候,千萬不能輕輕地劃過,要深入地去體會這段話的三個意思。“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一個意思,“照見五蘊皆空”是一個意思,“度一切苦厄”是一個意思。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般若見,是見地。“照見五蘊皆空”,是功夫。“度一切苦厄”,就是結果。深般若就是甚深般若,甚深智慧,大智慧。深般若不是拿來談論的,是要具體地去行,去實踐,也就是要孜孜不倦地按照般若的要求,住在般若的境界當中。

“照見五蘊皆空”,一切的力量都在這句話上。“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件事聚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就是我們生活的現實。
凡夫有染汙的五蘊,聖賢有清淨的五蘊。
我們的生命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的色法,指物質世界;受、想、行、識是心法,指精神世界。
一個色字把地、水、火、風四種基本元素所構成的物質世界,人體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色、聲、香、味、觸、法等感覺物件,全部包羅無遺。山河大地、草木叢林,一切有生命的,無生命的,都在一個“色”字當中。
色,是指物質世界;受、想、行是心理活動,屬於心所;識,則是我們精神的主體,認識的主體,就是我們的心,屬於心王。“照見”就是用深般若的力量,觀照的力量,突破這五蘊的障礙。“空”有突破、超越、轉變的意思,不是要消滅五蘊,而是要突破五蘊的障礙。因為即使開了悟,成了佛還有五蘊,只是超越了,突破了。突破了什麼東西呢?突破了迷惑。

“一切苦厄”,不是指某一個苦厄。一切苦厄度盡,就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斷盡,二執——人我執、法我執破盡,證得大涅槃,那才可以稱得上是度盡一切苦厄,徹底地超越了。

“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功夫,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一點一滴地去做,一直做到成佛,金剛後心那一刻,徹底地轉變,那才算是度盡一切苦厄了。我們在念誦這段經文的時候,要全身心地去體會它,把整個生命都融入到超越的境界當中,我們的功夫就能夠逐步地相應。
一切苦厄度盡,就是涅槃境界。
涅槃者,煩惱永熄,一切煩惱之火熄滅了,我們這顆心不會再像在滾油中熬煎一樣。我們這顆心在沒有開悟之前,在迷惑當中,就像在滾油中煎熬,所以叫熱惱。煩惱是熱惱,煩字有個火的部首,惱字有個心的部首,火在燒心,多麼痛苦啊。希望我們每一位,在讀這本《心經》的時候,對每一個字都不要放過,深刻地去體會。

記住這件事: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內容,我們生活的全部內容,修行就是要從這個地方下手。

節錄自:顯密文庫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又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心經》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直明「第一義諦」,集中展現了般若學的精髓,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即出自該部經文。
心经白话解 前言

起源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先說華嚴經,但無人能明白,所以他從說四聖諦再開始,即苦集滅道。滅諦中提及涅槃,為了闡釋涅槃的內涵及意義,佛陀更深入說明空性之理。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對空性的認知,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無自性。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做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如來藏經》、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詳細說明心的體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經》及諸部般若,為佛陀在二轉無相法輪時所宣說,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傳的經論中經常提到:「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
《般若經》的內涵以空性為主,透過對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聲聞及緣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因為解了空性貫穿三乘,故解空被稱為三乘之母,詮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
佛說《心經》的緣起,是在靈鷲山中部,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所圍繞,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密多、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心經主要內涵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性空的問答。佛出定後,認可菩薩所說,歡喜讚嘆。
心經內涵可分兩種,顯義與隱義。顯義為觀空正見,為龍樹菩薩的《中論》所闡釋。隱義則為現觀道次第,間接顯示性空所依的有法,為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詮釋。
有學者認為《心經》經文結構之來源,大部分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勸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則出於《佛說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故《心經》是出自《般若經》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型態[3]。
《大般若經》中所開示之般若法門是專為已發菩提心之眾菩薩們所宣說的。其最重要的觀念在於以性空智慧覺悟諸法實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虛妄分別而已),既不體證、進入涅槃而自願生生世世輪迴生死救度眾生,其行為看似有違一般所認知的脫離輪迴觀念,而實際上這才是《大般若經》開悟菩薩的主旨所在。因為以慈悲喜捨之心平等救護一切眾生才是真菩薩行,而自己逃離生死輪迴卻棄眾生於不顧則有違菩薩自度度他之初衷誓願。
在《大般若經》中數度出現 「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諸有情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與 「觀諸法皆空,不捨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離開對眾生的慈悲濟度,則一切修行的意義則大打折扣,不能最終成就無上菩提正果。

前言

(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心經》言簡意賅,能背誦的人不少,能了義的人卻難得。

讀誦《心經》,唯求明心見性,此亦儒家格物、致知、正心、修身之意。能明心,能正心,不在言,而在於行。

知亦難,行亦難,全不知不能行,不深行無真知。欲了《心經》真實義,唯其在行乎!

欲得明心見性,先要修心養性。佛是大聖人。大聖人教人們通過修養達到明心見性,大聖人的教化,便是佛教。

如果你好好修學《心經》,你會驚奇地發現,人們長夜求索的光明,就在自己心中。正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 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節錄自:維基百科顯密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