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妙法蓮華經(十一)


見寶塔品第十一

這時在釋迦牟尼佛前面,現出七寶之塔,高五百由旬,寬二百五十由旬。此塔從下湧出,慢慢上升,最後停住在虛空之中。在寶塔上面,有種種無價寶物裝飾著。在寶塔的四周,有五千欄杆,千萬個龕室以及無數幢、幡作為莊嚴之飾。在寶塔上面還垂掛著珍貴的瓔珞和億萬個寶玲。寶塔的四面皆發出多摩羅跋•檀香味,香氣隨風飄散,充滿了整個世界。塔上所有的寶幡、寶蓋皆用黃金、白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玫瑰等七種寶物合成,這些寶幡、寶蓋個個高聳雲霄,直達四大天王的宮殿。天主帝釋率三十三天神降下曼陀花,供養這座寶塔。其餘一切天眾、龍眾、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以及人非人等億萬天神,用其所有一切妙花、妙香、瓔珞、寶幡、寶蓋以及種種伎樂供養寶塔,並盡情禮拜、讚頌這座寶塔。這時,寶塔中發出了宏亮的聲音,讚歎道:“善哉!善哉!世尊能以最平等的大智慧來教化菩薩,十方諸佛保護你為大眾講說《法華經》。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世尊所說之言皆是真實不虛的。”

這時,法會中的比丘、比丘尼以及男女居士看見這座巨大的寶塔停留在空中,又聽見塔中發出的聲音,都感到十分歡喜,也覺得非常奇怪,他們從來出沒有見到這樣的情景。於是,四眾弟子們從各自座位上站起來,恭恭敬敬地合起雙掌,退到一旁等待解釋這個問題。就在這時,有一位名叫大樂說的大菩薩,明白所有天神、人類和阿修羅等眾生心中所懷疑的問題。於是他對釋迦牟尼佛說道:“世尊!為什麼會有些寶塔從地下湧出而留住於空中?為什麼會從寶塔之中發出這種聲音?” 釋迦牟尼佛告訴大樂說菩薩:“這座寶塔之中有如來佛的全身舍利。這位如來佛是過去世東方無量個世界之外一個名叫寶淨佛國中的一位佛,名號多寶。該在未成佛之前修行菩薩道時,曾發下宏大的誓願:‘我若能成佛,在滅度之後,於十方所有國土之中,凡是有佛演說《妙法蓮華經》地方,我的塔廟因為聽聞這部經的緣故,會從地下湧出而現於說法者的面前,為他作證,為他讚美。’這位多寶佛後來證果成佛,在他臨入涅槃時,當著天神和人類大眾的面,對所有比丘們說:‘我滅度之後,欲供養我全身者,應建起一座大塔。’多寶如來佛以其不可思議的神通和願力,在十方世界任何一個有講說《法華經》的地方,他的寶塔都會從地下湧出,現於其前,而他則置身塔中,稱讚這位宣說《法華經》的佛:‘善哉!善哉!大樂說,今天,多寶如來佛的真身寶塔因為聽到我在宣說《法華經》,所以從地下湧出,並讚歎道:‘善哉!善哉!’”

這時,大樂說菩薩因為以如來神力加持的緣故,故而代表大眾向釋迦牟尼佛清法,說道:“世尊!我們大家都希望能瞻仰多寶如來佛全身寶相。” 釋迦牟尼佛告訴大樂說菩薩:“這位多寶佛大往昔未成佛以前還發過一個深重的大願:‘假使我的寶塔為聽《法華經》的緣故,出現于諸佛面前時,有哪位佛想將我的全身示現給法會中的四眾弟子的話,這位佛就必須將他在十方世界中說法的所有分身佛全部集合在一處,然後,我的全身才出現於四眾面前。’大樂說,我所有的分身佛如今都在十方各個世界中講經說法,現在應當召集他們都來這裡。”大樂說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我們也很想見到您的分身諸佛,以使我們能禮拜、供養這些分身佛。”

這時,釋迦牟尼佛從兩眉之間放出一道白毫相光,即刻照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條恒河中所有沙數之多的國土諸佛。所有這些國土皆玻璃為地,以各種寶樹和寶衣作為裝飾,到處掛著寶幔,上面覆蓋著羅網,非常莊嚴和華麗。各國均有無數億菩薩。這些國土上的分身如來佛都以其宏亮微妙的生聲音演說佛法。在釋迦牟尼佛的白毫相光中,大家還看見無數億菩薩遍滿諸國,他們都在為眾演說佛法。東方諸佛國如此,南方、西方、北方、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方、下方,凡是釋迦牟尼佛白毫相光所照耀的地方也都是如此。這時,十方一切佛各自對其座下的菩薩們說:“善男子!我現在應該去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那裡,並且供養多寶如來的舍利寶塔。”

就在這時,充滿惡濁的娑婆世界,因釋迦牟尼佛的巨大神力而頓時變得無比清淨。整個大地全由玻璃鋪成,行行七寶之樹將大地點綴得莊嚴華麗,條條大道四通八達,大道兩側攔著黃金作成的繩子。既沒有聚落、村營、城邑,也沒有大海、江河、山川、林藪。到處燃燒著巨大的寶香,遍地開放著曼陀羅花,花上還蓋著寶網、寶幔,並懸掛著寶玲。唯獨留下在法華會上聽釋迦牟尼佛說法的大眾,其餘的天眾和人民全轉移到其它國土去了。這時,釋迦牟尼佛所有分身的十方諸佛,各帶一位大菩薩作為侍者,一同來到這個娑婆世界,各自在菩提樹下止步。這些菩提樹每個均高五百由旬,菩提樹的枝葉和花果均非常茂盛。每個樹下都有獅子座,座高五百由旬。這些寶座也都用各種名貴的七寶裝校一新。十方分身佛來到菩提樹下後,便都在獅子座上結跏趺坐,如此一樹連一樹,一座接一座,佈滿了整個大千世界。即使如此,在釋迦牟尼佛所住的東方世界中分身諸佛尚有未能入座者,何況其它九方諸國土中的分身佛呢!

這時釋迦牟尼佛見大千世界已坐滿諸佛,而許多分身佛依然無座可坐,於是,為了全部容納所有的分身佛,釋迦牟尼佛便運用其巨大的神通之力,在寶塔周圍八個方向各變出二百萬億那由他個國土,並使這些國土清淨莊嚴,沒有地獄、餓鬼、畜生以及阿修羅等四道眾生,其它兩道眾生即天是以琉璃為地,用各種寶樹來作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和花果依次嚴飾,美觀大方。每棵樹下均有一獅子寶座,座高五百由旬,不但高大雄偉,而且全裝飾著各種各樣的珍寶,顯得十分華麗。這些國土之中,也沒有大海、江河、石山、大石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各種高山峻嶺,所有國土均連成一片,相通無阻,成為一個完整的佛國大地,極其平坦,極其規正。眾寶交絡的露幔覆蓋在這無邊無垠的大地上。除此之外,到處還懸掛著各種寶幡和寶蓋,燃燒著各種巨大的寶香,還有天神們所散的寶花更是鋪天蓋地,非常美麗壯觀。

釋迦牟尼佛為了使十方所有分身的化佛來到後有座位可坐,又在八方各變化出二百萬億那由他個國土,個個聖潔而清淨,沒有地獄、餓鬼、畜生三種惡道眾生,也沒有多怒好鬥沒有天福的阿修羅眾,其它兩道眾生即各種天神和人民都被搬到其它國土去了。這次新變化出的國土也是以琉璃為地,寶樹來作莊嚴點綴。這些寶樹高五百由旬,皆用珍寶精心裝飾,珠光寶氣,十分美觀。這些國土上也沒有大海、江河、石山、大石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高山峻嶺,所以,各國連成一片,成為一個佛國世界。整個大地平坦規正。眾寶交織而成的露幔覆蓋在大地之上,寶幡、寶蓋到飄懸,大寶之香遍地燃燒,諸天神所散下的寶花鋪天蓋地。

這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身的化佛,在成百上千以至億萬那由他條恒河之沙數那麼多的國土中說法教化眾生,他們皆辭別大眾來到釋迦牟尼佛這裡集會,坐在寶塔的八方。這時,每一方各有四百萬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國土,每一國土之中都充滿了釋迦牟尼佛分身的化佛。

這時,十方分身諸佛各在菩提寶樹下面坐於獅子寶座之上,他們都派遣侍者去問候釋迦牟尼佛。諸佛手捧寶花交給侍者,囑咐他們說:“善男子!你到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代我這樣說:‘世尊!近來身體健康吧!心情愉快吧!氣力充沛吧!安穩舒適吧!世尊痤下的菩薩及聲聞大眾也都好吧!’問候完之後,你再將這些寶花奉獻于佛,作為供養,並對釋迦牟尼佛說:‘某某佛願您打開這座塔,瞻仰多寶如來的德相。’”十方諸佛都是這樣派遣使者的。這時,釋迦牟尼佛看見自己所分身的所有化身都已集合而來,個個坐在獅子寶座上,也聽到所有這些佛都想打開多寶佛塔的心聲,於是,他立即從座位上起來,住立於虛空之中。這時,所有四眾弟子都站起身來,恭敬合掌,一心觀看著釋迦牟尼佛。

接著,釋迦牟尼佛用他的右手指打開七寶佛塔的門戶,只聽一聲巨響,猶如卻關鑰打開大城門一樣。頓時,所有大眾都看見了多寶如來。多寶如來坐在寶塔之中的獅子座上,佛身完整無缺,安然無恙猶如入定一般安詳自在。這時,又聽見多寶如來說道:“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請你快點宣說《妙法蓮華經》,我就是為了聽你說這部經才來到這裡的。”這時,四眾弟子看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前已經滅度的多寶如來說出這樣的話語,莫不慨歎這般景象的稀奇難得,他們將各種天寶和天花散在多寶如來和釋迦牟尼佛的身上。這時,多寶佛在寶塔中將他所坐的獅子座讓出一半給釋迦牟尼佛,說道:“釋迦牟尼佛!你可以坐到這個獅子座上。”於是,釋迦牟尼佛進入多寶佛塔之中,同多寶佛共坐一座,盤腳打坐。這時,大眾看見現兩位如來佛同坐七寶塔中的獅子座上,結跏趺坐,非常親近,於是都產生了這種念頭:“二位如來佛坐在又高又遠的寶塔之中,我們看不清楚,聽不清楚,惟願如來慈悲,用大神通之力,將我們這些參加法會的大眾都接到虛空中去。” 釋迦牟尼佛了知大眾之心,他立即以其神通之力,把眾人全接到虛空之中,並以其宏亮深遠的嗓音普告四眾弟子們說:“誰能在這個惡濁充滿、眾苦煎熬的娑婆世界中廣泛宣說《妙法蓮華經》,現在正是時候。因為我釋迦牟尼佛不久將入涅槃,我想將這部《妙法蓮華經》託付於人,希望有人能擔此大任,使這部微妙之法永遠流傳於世!”

這時,釋迦牟尼佛想複述其義,便又以偈頌形式說道:
“多寶如來是眾聖之主和一切世間最尊貴的人。他雖然已在無量劫前就已滅度,住在多寶佛塔中,可是為了聽這部《妙法蓮華經》,他尚且來到耆闍崛山的法華會上,諸位怎麼就不精勤修持佛法呢?多寶佛自從滅度以來,已有無數無量劫了,可是由於《法華經》確實是太遭遇了,所以,他仍到處聽法。這位在往昔時曾發過大願:‘我滅度以後,無論何處佛講 《妙法蓮華經》,我都會去聽法,並作為證明。’另外,我分身的無數化佛多如恒河之沙,他們為了聽聞《法華經》,並瞻仰久已滅度的多寶如來,各自都捨棄了自己的妙土和眾弟子,捨棄了天眾、人民和龍神的各種供養,來到了這裡,以使佛法永遠流傳世間。我釋迦牟尼佛為了給我的分身諸佛安置座位,用神通之力將無量眾生轉移到其它國王,使這個國土變得極為清淨。十方諸佛各到菩提寶樹下,這些菩提樹個個精心裝飾,美觀華麗,如同清澈明淨的水池有蓮花作為莊嚴一樣。在每棵菩提寶樹下面,都有一個獅子寶座,分身諸佛都坐寶座上面。每個寶座都用七寶裝飾,閃閃發光,猶如黑暗之中燃起了巨大的火炬。分身諸佛的身上皆發放出一種微妙的香氣,這種香氣芬芳撲鼻,彌漫了十方所有的國土。這些國土上的眾生幸蒙這種香氣的薰染,個個喜不自勝,由此都下定了追求佛道的決心。分身諸佛利用這種權巧方便之法,以使佛的正法永久流傳於世。”

釋迦牟尼佛又以偈語形式告訴所有大眾說:“在我滅度之後,誰能發願受持此經、讀誦此經、宣說此經、現在應當在多寶如來座前和分身諸佛座前,自我宣誓。這位多寶佛雖然久已滅度,可是仍以他的大誓願在寶塔中作大師子吼。你們今日發誓,多寶如來和我以及聚在此的我的化身佛都會知道你們所發誓願的意思,並將護持你們專心修道。各位佛的弟子!誰能有護法之心,就當發下最大的誓願,令《妙法蓮華經》的法恒久流傳於世。假使有人能護持此經妙法,就等於是供養我和多寶如來。這位多寶如來雖然身處寶塔之中,可是為了聽聞《妙法蓮華經》並為此經法作證,他時常游於十方世界。你們若能發心供養《妙法蓮華經》,就等於供養我所分身的一切化佛,也就等於莊嚴一切國土,光飾一切世界。假使能解說《妙法蓮華經》,就能見到我身和多寶佛身以及我的一切分身化佛。”

釋迦牟尼佛接著說:“各位善男子!你們各自都要認真地想一想,受持、講說《妙法蓮華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們各位應當發下宏大的誓願。除《妙法蓮華經》外,其餘的經典多如恒河之沙。即使演說這麼多的經典,也不算是一件難事。假使舉起須彌山,將其拋擲到他方無數個佛土之中,也是不難的。即使以腳趾來挪動大千世界,將其踢到遙遠的他國,這也是不難的。假使站立在三界之中最高的有頂天中,為眾生演說其餘無量無數的經典,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在佛滅度之後的惡濁世界中,能為眾生演說這部《妙法蓮華經》,卻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假使有人神通廣大,手把虛空到處遊行,這件事還不算出奇,可以辦到。可是如果有人在我滅度之後自己書寫、受持這部《法華經》,或者令人書寫此經,這便不容易作到了。假若有人將整個大地放在腳指甲上,然後飛升到大梵天中,這也不算太難。而在佛滅度之後,如果有人能在這個惡濁的世界中,短暫地讀一讀這部《妙法蓮華經》,這就難了。假使在劫燃燒的時候,有人背著乾草進入熊熊大火而不被火所燒,這也是不能作到的。如果有人在我滅度之後受持這部《妙法蓮華經》,為另外一個人講說,這便是很難的事了。假使有人受持八萬四千法藏,以全部的十二種經為眾人演說,使聽法者獲得六種神通,即使如此,這也不算太難的事。但在我滅度之後,如果有人聽聞、受持此經,尋問此經的微妙義趣,這便是一件很難的事了。假若有人講經說法,使無數恒河之沙數那麼多的眾生都獲得阿羅漢果位,具備六種神通之力,雖有這麼大的功德,可還不算是難事。如果有人能在我滅度之後奉持《妙法蓮華經》,這才是一件很難的事。

“我釋迦牟尼佛為了教化眾生皆成佛道,所以,從開始到現在,我于無量佛國之中,廣說各種經典,但在所有這些經典之中,只有這部《妙法蓮華經》才是至高無上的經典。如果有人能受持此經,就是受持佛的真身。各位善男子!在我滅度之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現在就應當在佛的面前,親自宣誓。這部《妙法蓮華經》很難受持,若有人能暫時受持,我便會非常高興,其它諸佛也會十分歡喜的。這樣的人將受到諸佛的讚歎,如是之人就勇猛精進不懈怠,就是嚴持戒律不放逸,就是修行十二種頭陀苦行,他們必將很快證得至高無上的佛道。若有人能在來世讀誦、受持這部《妙法蓮華經》,此人便是真正的佛弟子,便是達到了最純淳的善地。在佛滅度以後,誰能理解《法華經》的妙義,誰便是諸天神和人類的眼睛。在邪惡恐懼的世界中,如果有人能在須臾之間講說《法華經》,那麼,一切天神和人民都應當供養他。”

節錄自:顯密文庫

妙法蓮華經(十)


法師品第十

這時,釋迦牟尼佛借對藥王菩薩說法之機,告訴法會中的八萬大士說:“藥王,你看見了嗎?參加這次法會的大眾中有無量無數的天眾、龍王、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還有人與非人,還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有小乘法的聲聞眾,有修中乘的辟支佛眾,有修大乘追求佛道者,所有這些不同種類的大眾今天都在佛前聽聞到《妙法蓮華經》的一偈一句,甚至只是在一念間歡喜信受這部經,我都給他們授記,他們均會證得至高無上的佛智。”

釋迦牟尼佛告訴藥王菩薩說:“另外,在如來佛滅度之後,如果有人聽到《妙法蓮華經》甚至只是經中的一個偈頌、一句活語,或者一念間歡喜信奉,我也會為他們授無上佛智之記。如果還有人能信受持行、閱讀記誦、解釋禪說或者書寫《妙法蓮華經》,甚至只是其中的一個偈頌,或者有人將此經卷敬視如佛,用各種各樣的供具進行供養,如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甚至只是合掌恭敬,藥王,你應當知道,這些人曾在過去生中供養過十萬億個佛,並在這些佛的國土中成就了他們的宏大誓願。只因為他們憐憫一切眾生,所以才轉生到人間來。藥王,如果有人問哪一類眾生在未來世中將會成佛,你就應當為他們指出,是這些人于未來世必將作佛。”

釋迦牟尼佛又解釋道:“為什麼呢?因為,若善男子、善女子對於《法華經》甚至只是其中的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或者用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各種各樣的供具供養這部經卷,甚至只是合掌禮拜,那麼,此人就是一切世間所有眾生應該瞻仰尊奉的人,應該受到如同供養佛一樣的恭敬供養。你應當知道,這些人就是大菩薩的化身,本已成就了至高無上的如來智慧,只因哀憫眾生,而發願生此世間,來廣泛演說、分別講解這部《法華經》。受持一句尚且如此,更何況能全部受持,並以種種供具進行供養,藥王,你應當知道,這些人本已成就了如來佛智,但他們自願捨棄了這種清淨的果報,發願在我滅度之後,要憐湣受苦眾生,故而再轉生於這個惡濁的世界,來廣泛演說這部《法華經》。如果這些善男子、善女子在我滅度之後,能私下為另外一人講說《法華經》,甚至只講一句,當知此人就是如來佛的使者,受如來佛的派遣,執行佛的使命。講一句尚且如此,更何況在所有大眾之中廣泛宣傳,到處弘揚。

“藥王菩薩,假如有位惡人在某一劫中現身於佛前,他心地不善,經常譭謗辱駡於佛,此人由此而獲得的罪業還算輕。可是,如果有人以一句惡言,譭謗諷刺讀誦《法華經》的在家人和出家人,那麼,此人的罪業就太重了。藥王,若有人能讀誦《法華經》,你應當知道,此人能得到佛一樣的莊嚴,就好比如來佛將他荷擔在肩上,無論他到什麼地方,人們都應該向他致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讚頌,並以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肴饌、種種伎樂等人間最上等的供具來供養他,還應用天上的寶花散在他的身上,因為這人就是天上的寶聚,理應受到如此的奉獻和供養。為什麼呢?因為此人喜歡說法,眾生即使在很短的時間內聽他說法,即可最終證得至高無上、圓融無礙的如來聖智。”

這時,釋迦牟尼佛欲重宣其義,便誦偈道:
“如果有人想要進住於至高無上的佛道,成就任運自如的自然智慧,就應當經常殷勤供養受持《法華經》的人。如果有人想要非常迅速的得到包羅萬有、一切圓滿的智慧,就應當信受《法華經》,並以此身體力行,精勤修持,同時,還要供養其它一切受持《法華經》的人。凡是能受持這部《妙法蓮華經》的人,當知他是受佛指使來憐憫關懷受苦眾生的。所有能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他們都捨棄了清淨無染、美妙極樂的佛國淨土,為了憐憫救度受苦眾生而自願轉生到人間。你應當知道,這些人都不受業報而生到人間,他們已擺脫了任何業障的束縛,願意轉生到這個惡濁的世界廣入這部至高無上的妙法,你們應當以天花、香以及天上的寶物、衣服和天上最妙的寶聚來供養這些說法的人。在我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若有人能受持《妙法蓮華經》,人們就應當向他合掌禮拜、恭敬,如同供養世尊一樣,用上等菜肴和各種衣服供養這位佛的法子,希望能在短短的時間內聽到這部《法華經》。如果在未來世中,有人能受持這部經典,這一個人如同是我所派遣到人間來,實行佛所做的事情。

“假如有人在一劫當中,經常懷著邪惡之心,板起面孔而譭謗佛,此人獲得的罪報無量無盡。可是,如果有人在極短的時間內惡言攻擊讀誦、受持《法華經》的人,這種人由此而獲得的罪報比譭謗佛的罪過還要重。假使有人追求成佛之道,故而在達一劫的時間裡,合掌恭敬於我的面前,並以無量無數的偈頌讚歎我、歌頌我,這種人由此將獲得無量的功德。假使有人讚美受持《法華經》的人,他的福德善報比合掌贊佛者的福報更大。如果有人在八十億劫之中,以最妙的眼觀之色、耳聞之聲,鼻嗅之香、舌品之味、身感之觸等來供養受持《法華經》的人,並在這種供養之後,於很短時間內聽聽受持《法華經》的人,,那就應該暗自慶倖自己今天獲得了很大的利益。

“藥王,我現在告訴你,我所說的一切經典,與今天所說之經相比,《法華經》是第一中的第一。”

這時,釋迦牟尼佛又告訴藥王大菩薩說:“我所說的經典無量千萬億之多,無論是已說過的、現在正說的、還是未來將要說的,這其中只有《法華經》是最難信、最難解的。藥王,這部經典是十方諸佛最重要、最奧秘的法藏,是不可隨便向外傳授的,所以,十方諸佛一齊守護此經,始終未曾向外顯說。如今,我說出這部經典,招致了許多怨恨和嫉妒。我在時尚且如此,何況我滅度之後。藥王,你應當知道,在如來佛滅度之後,若有人能書寫、受持、閱讀、記誦、供養並為他人講說這部經,這樣的人就好像以袈裟披覆在他的身上,而且還會受到他方現在諸佛的保護和關懷。這樣的人具有很大的信心力、志願力和各種善根之力,他們往昔廣修福德,種下善根,故能堅信並志願奉持此經。你應當知道,這些人常與佛在一起,為如來佛以手摩頂,以德加被。藥王,不論在任何地方,若有人閱讀、若有人記誦、若有人書寫《法華經》,凡是本經典存在的地方,皆應該建起七寶塔,所建之塔應極盡高廣,極盡莊嚴,不需要再放舍利。為什麼呢?因為此寶塔中有《法華經》,就等於有如來佛的法身,所以,人們應以各種花、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等進行供養,並恭敬供、尊重和讚歎這座寶塔。如果有人看見這座塔後對塔進行禮拜供養,當知這樣的人皆已接近至高無上、圓融無礙的正覺境界了。

“藥王,如果有許多在家和出家修行菩薩道的人未能見到、聽聞、閱讀、記誦、書寫、受持、供養這部《法華經》,你應當知道,這些人並未圓滿地修行菩薩道。如果能聽聞到這部經典,那才能善修圓滿的菩薩之道。另外有一些眾生追求成佛之道,他們若能見到或聽聞這部《法華經》,並隨之堅信不疑、心領神會、身體力行,你應當知道這些人將接近至高無上、圓融無礙的正覺境界。藥王,譬如有人乾渴需水,在一高原上挖井求取。當挖出來的全是幹土時,他知道離水還遠。他繼續用功,挖鑿不息,轉而發現了濕土,逐漸地又看到了泥土,於是,他心裡十分自信和堅定,他知道水肯定就在附近。菩薩也是如此,如果沒有聽聞、沒有理解、沒有修習這部《法華經》,那麼,你應當知道,這些人離至高無上、圓融無礙的正覺境界尚遠。但如果能夠聽聞、理解、思維、修習這部經,那麼,你應當知道,這些人離至高無上的正覺境界已很近了。

釋迦牟尼佛又為藥王菩薩解釋說:“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切菩薩法門及其所要證得的無上正覺都包含於這部《法華經》之中。此經揭開一切方便權巧之法門,顯示萬法實相無相之妙理。這部法華經藏,深奧、堅固、幽遠,沒有人能探測得到。現在,佛為了教化並成就所有的菩薩而為他們分別開示。藥王,如果有菩薩聽聞這部《法華經》後,驚奇、懷疑、畏懼,你應當知道,這些菩薩都是剛剛發心修行的菩薩。如果聲聞人中有的聽聞此經後,驚奇、懷疑、畏懼,你應當知道,這些人都是虛偽傲慢、不知上進和弟子。藥王,如果有善男信女在如來滅度之後想為四眾弟子講說這部《法華經》,應該怎樣去講說呢?這些善男信女必須住到如來室、穿上如來衣、坐到如來座,這樣才可為四眾廣說此經。

所謂如來室,就是一切眾生均懷大慈大悲之心。所謂如來衣、就是具足柔和忍辱之心。所謂如來座,就是體悟到一切事物、一切概念、一切現象皆是非實而假有的。達到這三種條件,然後再以不懈怠之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弟子廣泛宣說這部《法華經》。藥王,雖然我在這個娑婆世界入了涅槃,到其它國土教化眾生,可是只要有人在此世上能入如來室、穿上如來衣、坐到如來座,為眾生講解《法華經》,我就會派遣我所變化的人為他召集聽法之眾,也會派遣我所變化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弟子去聽他說法。我所變化的這些人聽聞他說法之後,便會堅信不疑,受持不息,隨順不逆。假使那位說《法華經》的人在偏僻空閒之處,我就會派遣天眾、龍眾、鬼神、幹闥婆、阿修羅等來聽他說法。我雖然在其它佛國之中,但我會時時刻刻令說《法華經》的人見到我的法身。如果說法者忘記了《法華經》中的某句經文,我會去告訴他,讓他能記起所忘的經文,以便完完整整,一句不差地為大眾講說此經。”

這時,釋迦牟尼佛欲重宣其義,便誦偈道:
“若有人想要克服懈怠,就應當聽此部《法華經》。這部《法華經》是很難聽到的,也是難信難解、受持的。好比有人乾渴需水,在一高原上挖井。當挖出的土依然十分乾燥時,他知道離水尚遠。當他繼續挖鑿,漸漸看到濕土甚至泥土時,他堅定水很近了。藥王,你應當知道,那些不聽聞《法華經》的人,離佛智是非常遙遠的。如果能聽聞到這部義理深邃的大乘經典,就會真正明白,聲聞乘的法只是如來佛的權巧方便法門,而《妙法蓮華經》才是所有經典中的經王。若能在聽聞該經之後,聚精會神地思考經中的微妙義趣,當知此類人已接近于佛的智慧了。如果有人在我滅度之後,要為大眾解說這部《法華經》,他就應該進入如來之室、穿上如來之衣、坐到如來之座,然後在大眾之中嚴整威議,無有怖畏,廣泛宣說這部經典。室即大慈大悲之心,衣即柔和忍辱,座即一本性空寂,具足這三個條件,即可宣講此部《法華經》。若在講解此經時,有人惡言辱駡,甚至用刀杖瓦石等來打他,他應該心念於佛,忍受這些污辱。

“當我滅度之後,我將在千萬億的國土中現清淨、堅固之身,在無量無億劫中,為眾生說法。若有人能在我滅度之後講說《法華經》,我就會派遣我所變化的四眾即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修行的清淨士和清淨女,讓他們去供養這位法師,並引導所有眾生,集合一起,聽這位元法師說法。如果有人用刀杖瓦石等來傷害他,我就會派遣一些化人來衛護這位法師。如果說法的法師獨自一人在偏僻空曠之處,這裡非常清淨,荒涼寂寞,聽不見任何的聲音,這位法師在此閱讀或背誦《法華經》,我將於此時,為這位法師現化出清淨光明的佛身。如果他忘記了《法華經》中的某些句子,我便會以神通之力默默告訴他,使他能記憶起來。如果有人具備這種功德,為四眾弟子宣說《法華經》,或者在空曠寂靜的地方讀誦經文,我都會讓他們得見我的法身寶相。假使有人在荒野山裡講解這部《法華經》,我就會派遣諸天神、龍神、夜叉、鬼神等來作他的聽眾。此人喜歡講說《法華經》,而且能把此經的妙理解釋得圓融無礙,光光相照,孔孔相通,無有任何矛盾之處。由於這位法師時時受到諸佛的保護和關懷,所以,他為大眾說法,肯定會讓大眾滿意歡喜的。如果能跟隨這位法師修學,將來即可得見如恒河沙數之多的如來佛。”

節錄自:顯密文庫

妙法蓮華經(九)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這時,阿難、羅睺羅心中也想:“我們常常私下暗想,假如能得到釋迦牟尼佛的授記,那不是也非常快樂嗎?“想到這兒,二位尊者便從座位上站立起來,走到佛的面前,以其頭面禮佛之足,行此大禮之後,二人一起對佛說:“世尊!我們應當成為您授記成佛弟子中的一員吧!我們始終以如來佛作為唯一的歸依之處。另外,我們也是一切世間的天神、人類和阿修羅的良師益友。阿難是時常親近持候佛的弟子,長期護持佛的一切法藏;羅•羅是佛的兒子。假如佛能慈悲為我們授無上聖智之記的話,不但我倆兒的願望可以得到滿足,就是法會上二千多位小乘四果位上的弟子們也都可以實現他們的願望。”這時,小乘初果、二果、三果等有學位以及四果位無學位上的聲聞弟子二千人都從座位上站立起來,他們偏袒右肩,來到佛的面前,一心合掌,仰望世尊。這些人靜靜地站在一旁,他們的願望和阿難、羅•羅一模一樣。

這時,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說:“你于來世將會作佛,號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同時具足十名,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阿難將供養六十二億位佛,並盡心護持這些佛的一切法藏,然後即可證得無上佛智。成佛之後,他將教化兩萬億恒河沙數之多的菩薩,使他們都證得無上的佛智。阿難成佛後的國名叫常立勝幡,國內一片清淨,琉璃為地。當時的劫名叫妙音遍滿。該佛的壽命長達無量億阿僧•劫,即使有人在無量無盡的漫長年月中去計算佛壽的長遠,也是不能得知的。該佛滅度後,佛的正法流行於世的時間比佛的壽命還長一倍,而繼正法而來的像法時代則比正法時代還長一倍。阿難,這位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受到十方界內無量億恒河沙佛的共同讚歎,他們都會稱揚該佛的功德。”

這時,釋迦牟尼佛欲重宣其義,便又以偈頌形式說道:
“我現在當著所有僧眾的面宣佈,阿難弟子護持一切佛的法藏,並當供養所有這些如來佛,然後,他將功德圓滿,證成正覺而成佛,佛名為山海慧自在通王佛,該佛國土清淨,國名叫常立勝幡。該佛教化恒河沙數之多的菩薩,他威德甚大,名震十方,為了憐憫眾生,而長住於世,壽命無邊無量。佛滅度後,他的正法流行於世的時間比其壽命還長一倍,猶如恒河沙之多的從生都在該佛的佛法中種下了成就佛道的因緣。”

這時,法會中有八千位剛剛發心修行菩薩的弟子都同時產生了這種想法:“我們還不曾聽到諸大菩薩得到佛的授記,為什麼那些小乘聲聞弟子會得到成佛之記呢?”釋迦牟尼佛知道這些菩薩內心的想法,便告訴他們說:“諸位善男子!我釋迦牟尼佛和阿難等聲聞大眾曾在過去空王佛那裡一起立志求證無上佛智。阿難總喜歡多聞強記,而人則經常勤修佛法,精進不息,所以我今天已得到了至高無上的佛智而即身成佛,而阿難則繼續護持我的佛法,並將護持未來諸佛的法藏,教化並成就一切菩薩大眾,從而積功累德,證成佛智。阿難早就發下證佛智、成佛果的誓願了,所以,他現在才得到佛的授記。”

阿難站在佛的面前,親自聽到佛為他授記,並得知未來佛土的莊嚴等情況,他的長期以來的願望總算圓滿實現,於是,他心中充滿歡喜,感到從未來過的快樂。這時候,他立即回憶起過去無量千萬億佛所說的一切法藏,並都能通達無礙,記憶猶新。同時,他也記起了很久很久以前所發下的宏大誓願。於是,阿難懷著激動的心情,誦偈道:

“世尊啊!您是世間最稀有難得的聖者,您讓我想起了過去無量無數佛的一切法藏,這些法與我今天聽到的法是一樣的。所以,我現在不再有任何懷疑了,我將安住於佛道,用種種善巧法門來佛的侍者,護持佛的一切法藏。”

這時,釋迦牟尼佛又告訴羅睺羅說:“你于來世當得作佛,佛號為蹈七寶花如來,並足如來十號,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在未來世極其漫長的歲月中,你將供養十個世界微塵數之多的如來佛,並作這些佛的長子,就像你現在作我的長子一樣。蹈七寶花佛的國土非常莊嚴,他的壽命劫數,所教化的弟子、正法和像法流行於世的時間等情況和山海慧自在如來沒有什麼差別。你也將為這位佛作長子。在此之後,你將證得至高無上的佛智,從而證果成佛。

接著,釋迦牟尼佛又想複述其義,便誦偈說:“我未出家修道之前作太子時,羅•羅是我的長子。我現在已經成就佛道,他又接受我的佛法,作為我的習法弟子。在未來的世界中,他將遇見無量億個佛,並逐一無漏地作他們的長子,一心一意追求佛道。羅•羅所行的密行神奇奧妙,只有我才能知道。他的現身作為我的長子,也是為了示現給眾生看,以求無上佛道。他的功德有無量萬億,不可盡數。他永恆信受佛法,並以法修持,以求證至高無上的佛道。”

這時,釋迦牟尼佛以其妙觀察智觀察法會中的二千位小乘三果有學位和四果無學位的聲聞弟子,發現他們個個柔和慈善,心清意淨,都在全神貫注地看著自己。於是,佛就對阿難說:“你看見這二千名有學位和無學位的聲聞大眾了嗎?”阿難回答說:“是的,我看見了。”佛又對阿難說:“阿難,這些人將供養五十個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如來佛,悉皆盡心恭敬、尊重,並擁護、受持這些佛的一切法藏。最後,他們將在十方國土同時成佛,佛號也完全一樣,都叫寶相如來,同時也都具足十號,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他們成佛後的壽命都是一劫,各自的佛土一樣莊嚴,國中的聲聞、菩薩以及佛滅度後的正法、像法時代等都完全一樣。”

接著,釋迦牟尼佛欲重宣其義,便誦偈道:“這二千聲聞弟子現在都站在我的面前,我皆給他們授記,他們將在未來世證果成佛。這二千聲聞弟子在未來世中所要供養佛有如上所說的微塵數那麼多,在這些佛面前,他們將護持諸佛法藏,之後,他們當共成佛道於十方國土,佛名完全相同。他們也都是在同一時間安坐道場,證悟了至高無上的如來智慧。成佛後者叫寶相如來,他們各自的國土與弟子、正法與像法等情況也都相同無異。這二千位如來佛他們各自的國土上以各種神通之力救度十方受苦眾生,所以,他們的名聲遍聞十方世界。隨後,他們都將漸漸入於涅槃境界。

這時,有學位和無學位的二千弟子一聽釋迦牟尼佛為他們授記,個個歡喜踴躍,他們異口同聲地誦偈道:“世尊啊!您的智慧好像明燈一樣明亮了我們的心扉,我們都聽到了您為我們授記的聲音,就好像是得到了甘露法水的澆灌,我們心中充滿了歡喜!”

節錄自:顯密文庫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妙法蓮華經(八)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這時,法會中有一位名叫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的大弟子,從釋迦牟尼佛這裡聽到關於佛以其智慧之力,廣施方便,隨宜說法的情況,又聽釋迦牟尼佛為諸大弟子授無上聖智成佛之記,還聽到自己前世隨佛聽法的因緣之事,還聽到諸有隨緣自在、通達無礙的無邊神力。所有這些都是他從未聽過的。此時的富樓那心地清淨,歡喜不已,他立即從座位上站立起來,走到佛前,以其頭面禮佛之足。行此大禮之後,他退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佛那尊貴慈祥的面孔,而內心深處卻激動起伏,思緒聯翩。他想:“世尊真是太奇特了,他的所作所為更是稀奇罕見。他以權巧方便之力,隨順世間眾生的各種特性,而說種種方便利導的佛法,令眾生拔除貪著,不再染汙於六塵之境。我等智劣根淺,未能盡說及宣揚諸佛功德。唯有大徹大悟的世尊知道我們求佛的深心和本願。”

就在富樓那慨歎不已之際,釋迦牟尼佛開口對法會中的比丘們說:“你們看見這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了嗎?我常說他在所有說法人中水準最高,稱其為說法第一,我也時常讚歎他的各種功德,他精進修行,勤奮護持佛法,並幫助我宣傳佛法義理,善於為四眾開示教法,使之獲得法益、法喜。他具備了解釋佛的正法的能力,能夠為一同修行的人帶來巨大的好處。除了如來佛之外,再沒有誰能比得上富樓那那種流利雄辯的口才。你們不要以為富樓那只能護持並幫助宣傳佛法,富樓那在過去九十億個佛那裡就曾護持並宣傳佛的正法,那時,他在所有宣傳佛法的人中也是口才無與倫比,被稱為說法第一。另外,富樓那不但善於說法,而且對於諸佛所說的空寂之法,也能通達明瞭,獲得了理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等四種無礙智,所以,他總能勤於思索,詳細審察各類法相,從而作到清淨說法,毫無疑惑。另外,他還具足菩薩的神通之力,能隨其壽命,跟從如來佛修各種清淨之行。在那時的諸佛世界中,人們都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聲聞弟子,但實際上,富樓那是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並通過這種聲聞之相,廣開方便法門,饒益無量眾生。與此同時,他還教化無量無數的人,引導他們立志修行成至高無上的佛智。富樓那為了莊嚴和清淨佛國,所以,他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諸位比丘,富樓那在過去七佛座下所有說法人中也是名列第一,如今在我釋迦牟尼佛這裡的所有說法人中也是第一。在現在劫中以後出現的諸佛那裡,他仍然是說法第一。在所有這些佛世界當中,富樓那都能護持並説明如來佛宣講佛法。就是在未來世無量無邊個佛面前,他同樣護持並協助如來佛宣說佛法,教化、饒益無量眾生,使他們都立志追求至高無上的佛智。總之,富樓那為了莊嚴和清淨佛國,始終如一地精進努力,教化眾生,從而使他自己漸漸具足了大乘菩薩的道法。

釋迦牟尼佛接著為富樓那授記說:“再過無量阿僧•劫,富樓那將在這個世界上證成至高無上,圓融無礙的佛智佛慧,從而即身成佛,名號為法明如來,同時還具足十號之德,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法明佛的國土由恒河沙數之多的大千世界組成,佛國大地由七寶鋪就,平坦如掌,沒有山丘、•澗、溝壑,到處是用七寶建造的樓臺亭觀,天神們的宮殿就處在離地不遠的虛空之中,人和天神可以互相看見,相互接觸和交往。在法明如來的佛國之中,沒有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也沒有女人,一切眾生皆以神通之力從法化生,所以也都沒有淫欲,個個皆獲得巨大神通,身上可放出光明,還可自由自在地飛行在空中。他們志向遠大,信念堅定,修習佛法精進不息,所以也都富有智慧,具足三十二種非凡身相。該國眾生有兩種食物,一是法喜食,即心離貪著,以法為食,則法喜充滿,不覺饑餓。二是禪悅食,即深入禪定,微妙自娛,充滿歡悅。國中有無量無數的大菩薩,個個都獲得了巨大的神通和四種無礙之智,善於教化一切眾生。國中聲聞從也多得數不清,計不盡,他們都具備六種神通,三種明達和八種解脫之法。總之,法明佛的國土即擁有這樣無盡功德,無盡莊嚴和無盡成就。法明佛住世時,劫名叫寶明,國名叫善淨。法明佛的壽命有無量阿僧•劫,佛法流行於世的時間極其長久。佛滅度後,眾弟子以七種珍寶不其建起舍利寶塔,這種塔遍佈全國各地。”

這時,釋迦牟尼佛欲重宣其義,便又以偈頌形式說道:
“諸位比丘,你們仔細聽著,佛弟子所行之道是微妙而不可思意的,因為他善於學習佛的方便智慧。當他知道眾生喜歡小乘法而畏懼大乘法時,作為大乘菩薩的弟子們便甘心隱大示小,現出小乘聲聞、緣覺弟子的身分,以無數方便法門,誘化一切眾生。他們自稱是小乘聲聞,離佛道相去甚遠,通過這種權巧之策而度脫了無量無數的眾生,使他們都成就了出世離苦之道。雖然這些樂小法的人總是想懈怠不前,中途退縮,但這些弟子們仍殷勤教誨,使他們再接再厲,逐漸趨向於佛之道。這種弟子內秘菩薩之行,外觀聲聞之相,他們看起來像個小乘聲聞弟子,清心寡欲,厭離生死世間,但他們內心卻志向遠大,信念堅定,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站莊嚴佛國,淨化佛土。他們在眾生面前故意表現出有貪欲、•恚、愚癡等三毒以及其它各種邪知謬見,但實際上,他們卻毫不染著,而是通過這種方便之法,深入群生,隨類教化,因機說法,引導眾生趨於佛道。我的弟子通過這種方便之法教化眾生的種種現化事蹟,我今天如果全都說出來的話,眾生一聽,心中就會產生疑惑。

“今天的這位富樓那弟子,曾在過去千億個佛那裡,勤修諸佛之道法,宣揚護持諸佛之法。為了追求至高無上的如來智慧,富樓那在過去諸佛那裡,現居於一切弟子之上,多聞強記,富有智慧。他辯才無礙,說法第一,什麼法都能講,能使聽者心生歡喜,聞法得悟。他始終不知疲倦地幫助諸佛弘揚佛法,教化眾生。他已度脫了生死,獲得巨大的神通,具足四種無礙之智,了知一切眾生的根性利鈍,常說清淨妙法,弘通清淨法義,教化億萬之眾,使他們都能安住於大乘法中,從而都自覺地莊嚴、清淨佛的國土。在未來世中,富樓那也將供養無量無數個佛,並外現劣相,應諸根機,護持、助宣佛的正法;內秘真心,自心清淨,莊嚴佛的國土。經常以各種方便善巧之法,說微妙無上的佛法而心無所畏,救度無以為計的眾生,使他們都能成就一切智慧。”

“在極其漫長的時間中,富樓那始終如一地供養一個又一個的如來佛,並在每一個佛國淨土中,護持流通法寶藏。在此之後,他將得道成佛,名號為法明,國名為善淨,是由七種寶物合成的,劫名寶明。國中菩薩多得無量無數,他們都已獲得度脫,具有巨大的神通之力和威德之力。國中到處都有聲聞弟子,其數也是無邊無盡,他們他們已得三種明達、八種解脫之法和四種無礙之智,以如是等小乘人為佛國之僧。法明佛國中的眾生都已斷除了淫欲,人們無一不是變化顯生,個個具足微妙莊嚴的身相。他們以習法之喜和參禪之悅為食,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吃食的想法。該國內沒有女人,也沒有各種惡道。富樓那比丘圓滿了一切或德,故能獲得如此清淨莊嚴的佛國,擁有如此眾多的賢聖。這種無量勝事,我今天就這麼簡略地給大家說說。”

這時,法會中有一千二百名無煩無惱,心地自在的阿羅漢,聽了釋迦牟尼佛的說法和授記,不禁這樣想道:“我們真是太高興了!今日所見所聞的確是從未有過的。如果我們也能像其它大弟子那樣,得到世尊的授記,那不是件很快樂的事?”釋迦牟尼佛知道這些人心中的想法,於是對摩訶迦葉說:“這一千二百名阿羅漢,我今天就當場為他們逐一授無上等之佛智。在這些人中,我的大弟子•陳如比丘,將在未來供養六萬二千億個佛,然後自身證果成佛,名號為普明如來,並具足十號,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五百阿羅漢,如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陀羅、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他們皆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成就如來佛的大徹大悟而即身成佛。這五百羅漢成佛後皆是同一佛號,即叫普明。”

授記完後,釋迦牟尼佛又想重宣其義,便說偈道:
“•陳如比丘將遇見並供養無量個佛,歷經無數劫之後即可證得佛的無上聖智而得道成佛,此佛長放光明之瑞相,具足各種神通,名號傳遍十方,成為一切眾生所恭敬的聖者。此佛常說無上妙法,猶如慧光普照,故名號叫作普明。普明佛的國土清淨莊嚴,國中菩薩個個勇猛精進,他們都可升入微妙的樓閣之中,遍游十方諸國,以最好的供具奉獻給諸佛。作完這些供養之後,內心暢悅,滿懷歡喜,片刻間又回到本國,可見他們有多大的神通之力。該佛壽命六萬劫。佛滅度後,他的正法流行於十二劫,繼正法之後的像法時代長達二十四劫。佛法滅時,天神和人類將陷於憂愁之中。五百羅漢比丘,也將依次成佛,皆號為普明如來。他們將轉次授記說:‘我滅度後,某甲當作佛。’這些佛所教化的世間同我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間是一樣的。佛國的莊嚴、清淨,以及各種神通變化之力、菩薩和聲聞的情況、正法和像法的時代,還有佛的壽命等情況,皆如以上所說。迦葉,你已經知道五百羅漢皆獲授記,必將成佛。其餘的聲聞大眾也是如此,他們都將證果成佛。凡是今天不在法會中的人,就由你為他們宣說吧!”

五百羅漢在釋迦牟尼佛得到授記以後,無不歡喜雀躍。他們立即從座坐上站起來,走到佛的面前,以其頭面禮佛之足,悔過自責道:“世尊!我等過去常有這種念頭,自認為已證得到最終的滅度。今天,我們才知道自己太愚蠢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最終的目標應該是獲得如來佛的智慧,但我們卻以小智為滿足。世尊,譬如有人到親友家中作客,喝醉酒後便自個睡著了。恰在這時,親友因官家之事要外出,他便將一顆無價寶珠塞進此人的衣服裡,贈送此物之後,他便自個走了,而那人依然醉臥不起,對此毫不覺知。等他醒來之後,他又輾轉到了其它國家。為了獲得衣食,他辛勤努力,奔波不息,生活十分艱難。所以,如果稍微得到一點,他便感到很滿足。後來,有一天那位親忽然碰見了他,便對他說:‘豈不怪哉!怎麼會為了衣食而到這步田地呢?過去,我為了讓你得到安樂,盡享五欲之福,於某年某月某日,將一顆無價珠寶系在你的衣服裡,今天依在此,而你卻不知不覺,竟然如此辛勤憂惱,艱苦度日,真是太傻了!你現在可以用此珍寶換取所需的一切,你將永遠開心如意,要啥有啥,再也不會貧窮了。’”

五百羅漢接著對釋迦牟尼佛說:“佛也是如此,您在作菩薩時,就教化我們讓我們發心追求一切智慧,但我們很快又都荒廢淡忘了,對此,我們竟然不知不覺。得證阿羅漢道後,便自以為得到了最終的滅度,如同生活窮困的人,得一點就很滿足。幸虧以前菩薩教化令發的追求一切智慧的大願猶在未久,今天,世尊為了使我們覺悟,而說如此之言:‘諸比丘,你們所得到的涅槃,並非最終的滅度。我過去長期以來,為了讓你們種下佛的善根,以方便之力,開示涅槃之相,但你們卻以為是得到了真實的滅度。’世尊,我們今天才終於知道自己實際上都是真正的菩薩,都受到了無上佛智的記號,因此,我們皆大歡喜,歎為未有之幸事。”

這時,阿若•陳如等人欲重宣其義,便又以偈頌形式說道:
“我等得聞世尊無上安穩的授記之聲,均感到從未有過的高興。此時此刻,我們向您這位具足無量智慧的佛虔誠致禮,並在你的面前悔過自新。我們本來擁有無量佛寶,但當得證小乘有涅槃後,便自以為足,真像沒有智慧的愚人一般。譬如有一位貧困的人,來到某親友家暫住。這家十分富有,便以各種美味佳餚款待,同時還以無價寶珠系在這位貧者的內衣裡面。悄悄地贈此珍寶之後,這位親友便因故外出了。當時貧者正在睡覺,並不知道親友送給他珍寶。後來,他遊歷到其它國家,尋衣求食以自活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所以,只要稍有所得便十分滿足,更不願追求妙好的東西。那時,他並未察覺內衣裡面有無價寶珠。贈給他寶珠的親友後來遇見了這位窮人,將他狠狠地責備了一番,並給他指出所系的寶珠。貧者看見這寶珠後,內心充滿歡喜,從此他財物豐饒,享盡五欲之福。

“我們這些人也是如此,世尊曾過去漫長的歲月中憐湣教化我們,使我們種下追求無上佛道的大願。可我們沒有智慧,對此竟然不知不覺。一旦得到小乘少許的涅槃之樂,便自我滿足,不想再追求其它什麼。今天,佛使我們迷中覺悟,告訴我們這種小乘少許的涅槃並非真實的滅度,只有證得佛的無上智慧,才算是真正的滅度。我們今天從佛這裡聽到授記成佛及佛土莊嚴和轉次授記,依次作佛等情況,身心充滿了無比的歡喜。”

節錄自:顯密文庫

妙法蓮華經(七)


化城喻品第七

释迦牟尼佛告诉诸比丘说:“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注:表示时间的数量单位,意为无数)劫,有一位名叫大通智胜的如来,具足佛的十号之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时的国名叫好城,劫名叫大相。诸位比丘:此佛自从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以来,已经有极其久远的年代了。譬如有人将此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国土,磨成的写字用的墨汁,如此经过东方一千个国土时,洒下一点如微尘大小的墨汁。再过一千个国土,又洒下一点墨汁。按照这样的方式,洒尽所有的墨汁。如此说来,你们认为这国土多不多呢?即使算术师或算术师的弟子们,他们能算到尽头得知其数吗?”诸比丘回答说:“不可能,世尊。”佛接着又说:“诸比丘,如果把此人经过的国土,包括洒上墨点的和没有洒上墨点的,都全部再磨为微粒之尘,一尘算作一劫,那么,此佛自从灭并以来所经过的劫数,要比这个劫数多出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劫。由于我具足如来特有的知见之力,所以,在我看来,如此久远的劫数也如同今日一样,并不长久。”

这时,释迦牟尼佛欲复述其义,便诵偈道:
“我想起在过去世无量无边劫的时候,有位福、慧具足的佛,名叫大通智胜。假如有人竭尽全力将此大千世界所有国土全都磨成墨汁,然后过一千个国土,洒一点墨汁。如此,将所有的墨汁全部洒完,一点墨汁即一千个国土。再这所有的国土包括点上墨汁的和未点上墨汁的,全都磨成微尘,一尘算作一劫。大通智胜如来灭度以来所经过的劫数比此劫数还多。我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融无碍的智慧,悉知大通智胜佛及声闻、菩萨久远劫前的灭度如同今日灭度一样。诸位比丘,你们应当知道,佛的智慧是极尽微妙,绝对纯净,所向无碍的,它可以通达无量数劫。”

释迦牟尼佛又告诉诸比丘说:“大通智胜佛寿命长达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本来,该佛在端坐菩提道场,破除一切魔军的扰乱之后,即可获得无上圣智,但他那时却尚未成就佛道,佛法也未出现于前。如此经过一小劫,以至十小劫,大通智胜佛始终结跏趺坐,身心不动,但佛法依然未能出现于前。这时,忉利天上的天人在菩提树下为佛铺设了一由旬高的师子座,佛将于此座上获得无上圣智。就在大通智胜佛刚坐到此师子座上时,诸位梵天王撒下各色天花,散落于佛座四周一百由旬的地方。一阵阵香风吹去了萎谢的花朵,新的天花又纷纷而下。如此持续不断达十小劫,以鲜花供养于佛。甚至一直到该佛灭度,他们还是照常地散下天花。与此同时,四在天王等诸天神常击天鼓,其余诸天神常鸣天乐,他们以此方式供养于佛,长达十小劫,一直到该佛灭度也是如此。诸比丘,大通智胜佛经过了十个小劫,佛法才出现于前,他才最终证得无上圣智。

“大通智胜佛未出家修道之时,有十六个儿子。第一位儿子名叫智积。每个儿子各有其种种奇异的珍玩之具。他们听说父亲已证得无上圣智,于是都放弃了自己的珍宝,前往佛呆的地方。这些儿子的母亲依依不舍,她们流着泪,一同为儿子们送行。他们的祖父即当时的国王与一百名大臣及亿万人民前呼后拥地来到佛的道场,以便亲近大通智胜如来,并供养、恭敬、尊重、赞颂这位如来佛。他们到达佛的住地之后。全都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并绕佛三匝,以示敬礼,然后,看着世尊,用偈语赞颂佛说:

“世尊啊,您是世间最有威德的圣者,为了救度十方受苦受难的众生,您不惜于无量亿劫之中坚苦修行,终于证果成佛。您从前所发的一切誓愿,如今皆已圆满实现,这真是太好了!太吉祥了!世尊啊,您真是稀有难得,您一坐就是十小劫,而身体和手足仍寂然安住不动。您的心远离一切颠倒梦想,没有一点污染的尘垢,您是那么的淡泊宁静,从未有过一丝散乱。您已得到了永恒的圆觉,安住于清净纯洁的圣法之中。今天,我们看您安安稳稳地成就了佛道,使我们都得到了很大益处,所以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庆祝这一盛事。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总是处在各种苦恼之中,我们如同盲人一样在黑暗中苦苦挣扎,没有指引我们前进的导师。所以,我们既不认识脱离苦难的道路,也不知道如何求得解脱,避免这无边无尽的生死轮回。在漫漫长夜之中,我们昏昏噩地造下了许多罪业,从而不断增加了转生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的可能性,不断地减损着进入天神行列的希望。在恶道之中颠倒沉沦的众生,被无明业障遮盖了智慧的双眼,他们从昏暗走向昏暗,从愚昧走向愚昧,永远连佛的名字都听不到。如今,我佛得到了至高无上、安稳清净的佛道,我们和一切天人大众如同黑暗中看到了明灯,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我们全都叩首致礼,一心一意地皈依于您这位无上的世尊。”

十六位王子以偈语赞颂完大通智胜佛之后,便劝请佛为他们讲经说法,他们异口同声说道:“世尊啊!请您为我们演说无上妙法,令我们一切众生都得到安稳。请您怜悯并饶益一切天众和人民吧!”接着,他们又以偈颂形式说道:

“世尊啊!您是无与伦比的大圣雄,您以百种福德自我庄严,相貌殊妙,威仪无缺,您所得到的智慧是至高无上的。愿佛为世间一切众生说出微妙之法,使我们及其它各种类型的众生都能速离苦海,早登觉岸。现在,就请佛分别开示,令我们也得到这种无上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够证得佛果,其它一切六道众生也就同样证得佛果。世尊,您知道众生内心深处所想念的是什么,您也知道众生所行之道,您还知道众生智慧力的大小以及他们的欲望、乐趣、所修之福和前世所行之业。世尊啊!您对众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现在就请您为我们转无上之妙*轮吧!”

释迦牟尼佛对参加法会的诸位比丘继续说道:“那时,大通智胜佛获得无上圣智,从而证果成佛,十方之内各有五百万亿佛国世界顿时发生了六种震动。在这些佛国之内,那些日月亮光所不能照到的幽暗之处,都同时现出光明。在这些地方的众生也都各得相见,所以,他们都这样惊讶地说:‘这里忽然从什么地方来了这么多众生?’另外,在这些国土的范围内,诸天的宫殿乃至梵天的宫殿皆产生了六种震动,光明普照整个世界,亮度胜过了日月之光。这时,东方有五百万亿国土中的梵天宫殿皆得光明照耀,其光胜过通常的光好多倍。所有的梵天王都这样想:‘今天宫殿中的这种光明过去从未有过,是何因缘能出现如此的瑞相呢?’于是,所有的梵天王便立即相互拜访,共同议论此事。此时,他们当中有一位梵天王,名叫救一切,他为所有的梵天大众说出一首偈语:

‘我们宫殿之中的这种光明过去从未有过,这到底是什么因缘,我们应当共同寻求这光明的来源。依我推测,这也许是某一位大德圣人出世了,或者是有佛出现于世,因而才有如此的光明,照遍了整个十方世界。’

释迦牟尼佛接着说:“那时,东方五百万亿国土中所有的梵天王随身带着他们各自的宫殿,又用衣服盛满了天花,一共到西方去,推究探寻这种光明的来源。他们在遥远的西方看见大通智胜如来正坐在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许多天神、龙王、干闼婆、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都非常恭敬地围绕在佛的周围,他们还看见十六位王子正在请佛说法。于是,这些梵天王们立即用其头面礼佛之足,并绕佛百千圈,还以天花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天花犹如须弥山那么多,同时,他们还以天花来供养佛的菩提树。菩提树高十由旬。用天花供养之后,他们又以各自的宫殿奉献于佛,然后说:‘请佛慈悲哀悯我们,饶益我们。我们所奉献的宫殿,希望您能够接受。’这时,所有的梵天王就全都跪在佛的面前,怀着同样的心情异口同声地诵偈说:

‘世尊啊!您是世上最稀有的圣者,要想遇见您那可真是太难了。您具足了无量的功德,能够救护一切众生。您是诸天和人类的伟大导师,能哀愍世间所有众生,使他们都能蒙受益处。我等梵天王从五百万亿国土而来,我们都舍弃了参禅入定的乐趣,就是为了来供养您。由于我们先世修下了福业,从而获得如此庄严的宫殿。今天,我们就将这心爱的宫殿奉献给您,惟愿您能哀悯我们的一片苦心,接受我们的这种供养!’

诸梵天王诵完偈后,又各自说道:‘惟愿世尊能为我们讲经说法,以度脱一切受苦难的众生,为他们开示一条通向涅槃的大道!’接着,所有的梵天王又一心而同声地诵偈道:

‘世尊啊!您是福、慧双足的无上圣尊,惟愿您能为我等众生演说佛道妙法,希望能以世尊大慈大悲的力量,来救度一切受苦难缠缚的众生,使他们早脱苦海,超登彼岸!’

这时,大通智胜如来便默许了他们的请求。”

释迦牟尼佛又说:“另外,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中的所有梵天王,都发现各自的宫殿光明照耀,从未有过,他们个个欢欣鼓舞,叹为稀有。于是,诸梵天王便立即相互拜访,共议此事。这时,他们之中有一大梵天王,名叫大悲,为诸梵众说出一首偈语:

‘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瑞相呢?我们宫殿过去可从来没有这样灿烂夺目的光明,莫非是大德从天上降生了?抑或是佛出现于世间?我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美妙的境界,所以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推测它的来源吧!经过千万亿个国土,寻找这光明的源头,那里肯定是有佛出世,他将救度一切苦难的众生。’

这时,五百万亿梵天王各自随身带着他们的宫殿,并各以其天衣盛着五光十色的天花,一同向西北方向去索寻这种瑞相的起源。在遥远的东南方有一个佛国,诸梵天王在此看见大通智胜如来正坐在道场内一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诸天神、龙王、干闼婆、紧那罗,摩 罗伽、人非人等都非常恭敬地围绕在佛的周围。诸天王还看见十六位王子正在请佛说法。这时,所有的梵天王都上前以其头面礼佛之足,并绕佛百千匝,以示崇敬,然后还用天花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天花如须弥山一样众多。他们还将天花拿来供养佛的菩提树。以花供养之后,梵天王们又各以其宫殿奉献给大通智胜佛,并说:‘惟愿佛慈悲哀悯我们,饶益我们。现在我们就把我们最心爱的宫殿奉献您,希望您能够接受。’接着,诸梵天王便在佛面前一心而同声地以偈颂赞道:

‘世尊啊!您是圣中之主,天中之王。您说法的声音就好像好声鸟在鸣叫,非常悦耳动听。您是哀悯众生的大慈悲者,我们五百万亿梵天王现在向您敬礼。世尊啊!您是多么的难遭难遇啊!因为佛都是经历极其久远的劫数之后才出现于世的。从古到今已有一百八十劫没有佛出世了。由于没有佛的教化指迷,越来越多的众生堕落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中,而往生善道成为天神者却一天比一天减少。如今。这个悲惨的世界终于迎来了佛的诞生,您将拨开迷途众生的双眼,给这昏暗的世界带来希望的曙光。所以,世间所有的众生都会依于您,都会跟您修行。您将救度保护世间的每一位众生,所以,您就是我们所有众生的慈父,只有您才能哀愍我们的痛苦,只有您才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幸福。我们这些天神皆因在前世曾作过功德和善事,所以今世才这么幸运能遇见佛,这是很值得庆贺的。’

“梵天王们诵偈赞佛之后,又都这样说道:‘惟愿世尊哀悯一切众生,为我们转妙*轮,说无上的佛法,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这时,所有的梵天王又一心而同声地诵偈道:

‘大圣啊!请您转动那微妙的*轮,为我们显示宇宙万法之实相,使我们这些苦恼难熬的众生离苦得乐,获得最大的幸福。众生如果听了您的说法,就会得道升天,这样一来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中的众生将会日益减少,而修持忍辱和十善的人则会不断增多,那时的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啊!’

这时,大通智胜如来便默许了这些梵天王的请求。”

释迦牟尼佛说:“另外,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中的所有的大梵天王都看到各自的宫殿为一种从未有过的光明所照耀,他们欢喜跳跃,甚感美妙。于是,他们相互走访,共议此事,大家都不明白自己的宫殿怎么忽然会有这般光明。这时,他们中间有一位名叫妙法的大梵天王,为诸梵天王说了一首偈语:

‘我们诸位梵天王的宫殿,今日能有如此威曜的光明,这绝非无缘无故,所以,我们应当好好地探求一下这种瑞相的来源。千百年来,我们未见过这种瑞相,这不是因为有某大德从天而生,就是因为有佛出现于世。’

“这时,五百万亿梵天王带着他们各自的宫殿,并用其衣服盛着天花,一同来到北方寻找这光明瑞相的起源。他们看见大通智胜如来坐在道场内一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天神、龙王、干闼婆、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非常恭敬地围绕在佛的周围。他们还看见十六位王子正在请求佛为众生转*轮,演法旨。于是,所有梵天王皆来到佛的面前,以其头面礼佛之足,并绕佛千百匝,还把天花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天花多如须弥山。他们还用天花供养佛的菩提树。以花供养之后,梵天王们各将其宫殿奉献给佛,并说:‘惟愿佛大慈大悲,哀悯我们的一片苦心,并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所献的宫殿,请您惠纳。’接着,梵天王们跪倒在佛前,一心而同声地颂偈道:

‘世尊啊!见到您可真是太不容易了。您是破除一切烦恼的大圣人,一百三十劫过去了。今天才得见到,所有饥渴中挣扎的众生如今终于能够在您的法雨之中得到充分的沐浴。过去我们未见过像您这样具有无量智慧的圣者,您就像名贵珍稀的优昙钵花一样,今天总算让我们碰上了。我们的宫殿蒙您的瑞光照耀,从而变得如此庄严华丽,现在,就请您大发慈悲怜悯之心,接受我们所奉献的宫殿吧!’

“梵天王们诵完偈语之后,又异口同声地说:‘惟愿世尊讲说佛法,使所有世间的天众、魔众、梵众、沙门、婆罗门等都能度脱苦海,获得安稳。’这时,所有的梵天王们又一心而同声地诵偈赞佛道:

‘惟愿天神人类所尊敬的如来佛为我们转无上的妙*轮,击大法鼓、吹大法螺,雨大法雨,从而度脱无量众生。我们诸天神都皈依于您,就请您唱出深远的法音吧!’

此时,大通智胜如来便默许了这大批梵天王的请求。

释迦牟尼佛对法会中的比丘们继续讲道:“那时,西南方以至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下方也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上方也是如此。那里也有五百万亿国土,其中的大梵天王都亲眼看见他们所居住的宫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威曜光明,他们欢喜跳跃,心中感到极其稀奇难得。于是,他们奔走相告,共议此事,都在发出疑问:我们的宫殿为什么会出现这般光明?当时,他们中间有一位名叫尸弃的大梵天王,为诸梵众说了一首偈语:

‘今天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宫殿会出现这种前所未有、庄严辉煌、具有无比威德的光明?这种微妙的景象,过去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不是因为有大德从天降生,就是因为有佛出于世间。’

“这时,上方五百万亿梵天王各自以其衣盛满五光十色的天花,坐在他们的宫殿之中,向下方而来,一起追寻找这瑞相的来源。他们看见大通智胜如来坐在道场之中一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诸天神、龙王、干闼婆、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都非常恭敬围绕在佛的周围。他们还看见十六位王子正在请求佛讲说佛法。于是,这些从上方来诸世界的梵天王们立即上前,以其头面礼佛之足,并绕佛千百匝,然后,他们又拿出天花,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天花如须弥山一样众多。他们还以天花供养佛的菩提树。以花供养之后,梵天王们又各以其宫殿奉献给佛,说道:‘惟愿世尊哀悯并饶益我们,希您能接受我们所献的宫殿。’接着,梵天王们便跪倒于佛前,一心而同声地诵偈赞佛道:

‘善哉!善哉!我们能够遇见诸佛,可真是太幸运了!佛是救世的圣尊,难令一切众生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的牢狱。佛具足一切微妙的智慧,是所有天神和人类的导师。您大慈大悲,哀悯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能为他们揭开甘露的法门。过去无量劫均已白白空过,始终无有一佛现世。在您未出现之前的漫漫岁月中,十方界内一片灰暗,众生在黑夜之中苦苦挣扎,不断地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之中。沦落于多怒好斗、为非作歹的阿修罗道中的众生就更多了。与此同时,善道中的天神们日益减少,他们也在一个个地转生于恶道之中。在这无佛无法、罪恶充斥的黑暗世界中,众生根本没有听过佛说法,所以他们也长期不行善事,躯体之力与智慧之力与日俱减。由于不断作恶造业,众生失去了本有的一切快乐,也不再去追求快乐,他们完全沉溺于邪见谬法之中,不知道善良的威仪和准则。总之,由于得不到佛的教化,他们生生死死都轮回于三恶道中,饱受无尽的痛苦。如来佛是世间一切众生的明眼善知识,历经极其遥远的时代才会出现于世,而其出于世,也是因为他有慈悲之心,哀悯众生的缘故。他虽然现身于世,但却超出尘俗,成就了无上圣智。我等梵天大众感到十分欣喜和庆幸,其它一切众生也从未有今天这样欢快激动。承蒙您的光明照耀,我们的宫殿变得如此庄严。现在,我们就它奉献给世尊,惟愿您大发慈悲接受我们的这种供养。我们愿将这种供养佛的功德,普遍回向于一切众生,愿我们与一切众生共成佛道!’

“这批来自上方诸国土的五百万亿梵天王以偈赞佛之后,又对佛说:‘现在惟愿世尊能为我们转*轮,说佛道,使我们得到安稳,得到解脱。’接着,梵天王们又诵偈说:

‘世尊啊!转起您那微妙的*轮吧!击起您那甘露的法鼓吧!您将度脱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您将为我们开示一条通往妙乐涅槃的道路!惟愿您能够接受我们的请求,哀悯我们这些迷途的众生,以您那宏亮微妙的声音,去敷演那无量劫来积集的圣洁佛法!’

释迦牟尼佛接着说:“那时,大通智胜如来接受来自十方的所有大梵天王和十六位王子的请求,立即为他们从不同角度分别三次讲述苦、集、灭、道四谛的义理,共讲十二次,故称三转十二*轮。无论是沙门、婆罗门,还是天众、魔众、大梵天王,甚至世间其它一切众生,都不能转这种微妙的*轮。佛对他们讲三界诸苦、苦的原因、灭苦之后的境界以及灭苦的途径。佛还为他们详细讲解十二因缘之法:无明缘行,即不懂佛法的愚痴无知(无明)引起种种世俗的意志活动(行)。行缘识,即由意志活动牵引力,使托胎时的心识即精神活动(识)向与意志活动相应的处所投生。识缘名色,即由精神活动引起母胎内部心(名)、身(色)的发育。名色缘六入,即胎儿由身心混沌状态发育出不同的认识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合称六入。六入缘触,即胎儿出生后,六种认识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而产生触觉。触觉受,即由于年龄增长,心识渐次以达,认识器官与外界相接触时,产生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受缘爱,即对于外界由感爱进而产生了贪爱。爱缘取,即随着贪爱的转盛,导致对外界可享受的一切执着不放(取)。取缘有,即由于执着而产生种种思想行为(有),这些起思想行为是能产生当来果报的善恶之业,故名其为有。有缘生,即所造的业必然产生果报,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即有生必有衰老和死亡,必有忧悲和苦恼。如果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大通智胜佛为天神和人类讲此法时,有六百万亿那由他的人均闻法开悟,舍弃一切恶法,从而解脱了内心深处贪、瞋、痴等烦恼的束缚,证得了甚深微妙的禅定和三种明达、六种神通,还具足八种解脱。第二、第三、第四次说法时,又有亿万恒河沙那由他众生闻法开悟,他们也舍弃了一切恶法,解脱了内心各种烦恼的束缚。从此以后,从佛闻法而开悟的声闻大众无量无边,不计其数。

“那时,十六位王子皆以童子之身分出家为小和尚。他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非常通利,智慧十分明了。他们在过去世中曾经供养过千万个佛,并在诸佛所,净修梵行,一心追求佛的无上圣智。他们一块儿对大通智胜佛说:‘世尊,这些无量千万亿的大德均已成就了声闻果位。您现在也应当为我们讲说至高无上的佛智。我们听闻之后,都将共同修学。世尊,我们志愿得到佛的正知正见,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望,您是知道的。’这时,转轮圣王所领导的大众中有八万亿人,他们见十六位王子出家修行,也都要求出家。国王便答应了。这时大通智胜佛受小和尚们的请求,过二万劫之后,才于四众弟子中讲说这部大乘经,名叫《妙法莲华经》,它是教化大乘菩萨的法门,受到佛的护持和关怀。佛讲完此经后,十六位小和尚为求证至高无上的佛智而一心受持,讽诵不息,全面领会贯通。

释迦牟尼佛接着说:“大通智胜佛讲说《妙法莲华经》时,十六位发菩萨心的小和尚都完全相信,受持不疑。声闻大众中也有许多人恍然大悟,一心信解。其余千万亿种类的众生均心生疑惑。大通智胜佛在长达八千劫的时间里,一直讲说此经,始终未曾中断。说完此经后,大通已入智胜佛便进入静室,参禅入定八万四千劫。那时,十六位发菩萨心的小和尚知道大通智胜佛于静室,寂然禅定,于是他们各升法座,在佛入定的八万四千劫当中,为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的男、女居士等四部众广泛讲说《妙法莲华经》。他们每人均度脱了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的众生,为他们分别开示大乘教门,使他们得到欢喜和利益,引导他们树立追求无上佛智的信心。

“经过八万四千劫之后,大通智胜佛从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三昧之中出定,来到他的法座上,安详而坐,对所有众生宣告道:‘这十六位发菩萨心的小和尚是很得的,他们个个聪明伶俐,智慧明了,均曾供养过无量亿个如来佛,并在为些佛那里常修梵行,受持佛智,开示教导一切众生,使他们都能得到佛的智慧。所以,你们应当常常亲近并供养他们。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声闻弟子或者辟支佛,甚至是诸大菩萨,能够相信这十六位菩萨所说的经法,并依其修行,不生毁谤,那么,这些人都将证得至高无上的如来智慧。”

释迦牟尼佛告诉诸比丘说:“这十六位菩萨长期以来一直乐意说部《妙法莲华经》。他们每一位所教化的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众生,信解无碍,持行不息。因为这个缘故,这些众生即可得见四万亿佛世尊,至今依然如此。

释迦牟尼佛又说:“诸位比丘,我现在告诉你们,那位大通智胜佛的弟子十六位小和尚,如今皆已得到了至高无上、圆融无碍的佛智慧,他们现在正在十方界内诸国土中以佛的身份为众生讲经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和声闻作为他们的眷属。其中两位小和尚在东方作佛,第一位名叫阿·佛,在欢喜国;第二位名叫须弥顶。又有两位小和尚在东南方作佛,第一位名叫师子音,第二位名叫师子相。南方也有两位,一位名叫虚空住佛,一位名叫常灭佛。西南方二位佛,一位名叫帝相,一位名叫梵相。西方有两位佛,一位名叫阿弥陀佛,一位名叫度一切世间苦恼佛。西北方有两位佛,一位名叫多摩罗跋·檀香神通,一位名叫须弥相。北方有两位佛,一位名叫云自在,一位名云自在王。东北方的佛名叫坏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小和尚在娑婆国土成就佛的无上圣智而成佛,此即是我释迦牟尼佛。

“诸位比丘,我们第十六佛在作小和尚时,各自都曾教化了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众生。这些众生从我们那里听闻佛法之后,便都为着证成至高无上的佛智而奋斗。今天,这些众生中有的达到声闻果位,我也常教化他们继续前进,朝着至高无上的佛智而精进修行。这些人将在此佛法的指引下,逐渐进入微妙的佛道。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佛的智慧深奥微妙,难信难解。难信故不容易修行;难解故不容易证果。那时候我所教化的无量恒河沙数众生,就是你们这些比丘以及我灭度以后未来世中的声闻弟子。

释迦牟尼佛又说:“我灭度后,还会有一部分弟子不听闻这部《妙法莲华经》。他们好乐小乘法,对大乘菩萨法门不知不觉。这些小乘弟子自认为已修到一定的功德,由此即可自我灭度,进入涅槃。届时,我将在其它国土中作佛,也将更换为另外的佛名。这些小乘弟子虽然自认为小乘功德即可自我灭度,进入涅槃,但他们在那个国土中又会求取佛智,从而将会听到这部大乘经典。总之,只有通过唯一的佛乘才可获得真正的、最终的灭度,除此之外,绝无其它的乘可获如此真实的灭度。当然,有的佛也用方便法门来开导众生,但这只是权宜之法,最真实的法只是唯一的佛乘。诸位比丘,假使佛知道自己涅槃的时刻已到,座下所有大众也都心清意净,信仰坚定,理解力很强,他们都能了达法空之理,并能参入甚深的禅定,如此,佛就会召开一切菩萨及声闻大众,为他们讲说这部《妙法莲华经》。因为世间所有的众生均不可能通过二乘法而得到灭度,只有佛乘才是获得真实灭度的唯一途径。

释迦牟尼佛接着又对诸比丘说:“你们应当知道,如来具有方便说法的能力,他深知一切众生的特性,知道他们的志向和兴趣在于小乘之法,也知道他们深深地贪着于世俗的五种欲望,所以,佛便为这些人说小乘的灭度,他们听了便会接受,并随之而精进修行。”

释迦牟尼佛又举例说:“譬如有一段长达五百由旬的险难恶道,这里旷绝无人,险恶无比,恐怖至极。但只有走过这条道才能到达一切珍宝所藏之处,所以,有许多人想走过这条道路。这时,有一位导师,非常聪明能干,熟知这条险道的具体情况,于是,他发心引导众人走过这段险道。但是,他率领的这些人走到中途时,心生懈怠,想退回去,不再向前走了。他们对导师说:‘我们疲惫不堪,加之也十分害怕,所以都不敢再向前走了。前面的路还很长,现在我们想退回去。’这位导师灵活机动。具有随机应变的方便法门,他想:‘这些人真是可悲可怜,为何要舍弃大量的珍宝而往后退呢?’想到这里,他只好以其方便权宜的神力,在险道中三百由旬的地方,化出一个虚幻的城市,然后对众人说:‘你们不要害怕,更不能后退。现在,你们可以到前面这座大城市里住下来,在这城里,你们就可以随意行动。假如能进入此城,即可很快地得到安稳。到时,你们若想再继续前进到藏宝之处,也是可以到达的。’这时,身疲力倦到极点的众人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座城市,个个心中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欢喜。他们说:‘我们现在终于可以避开这条险恶之道,马上就可以得到安稳了!’于是,众人继续前行,进入那座化城。此时,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超度,已经得到了安稳。导师知道这些人已得到休息,不再疲倦了,于是,他又使出方便神力,灭掉那座化城,对大家说:‘你们应当再跟我向走,藏宝之处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刚才那座城市是我变化出来的虚幻化城,只是为了能让你们从中休息以使继续前进罢了。’
释迦牟尼佛讲完这个故事后又说:“诸位比丘,如来佛也是如此。佛现在是你们的大导师,他熟知生死途中的各种烦恼恶道极其艰险、苦难和长远,所以应该走出这条险道,并到快乐安稳的彼岸。但是,如果众生只听到唯一的、深奥的佛乘之法,他便会拂袖而去,既不想见佛,也不想亲近佛。因为,他们会这样想:成佛之道太遥远了,只有经过极其长久的勤苦修行才可成功。佛知道众生的心念是非常怯弱、下劣的,所以,便以其方便权巧之力,为众生说二乘法的有余涅槃,以使修道上起懈退心、具有畏难情绪的众生能在中途暂时休息。等众生通过修行第二站时,如来佛便又对他们说:‘你们所要作的时尚未完成,你们现在所住的地方已经接近佛的智慧了。你们应当认真观察,仔细思量,你们现在所得到的涅槃并不是真实的涅槃。其实这只是如来佛的方便力量,于唯一的佛乘分别说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法门。就好比那位引路的导师,为了诱导众人到达宝藏之处,故而在中途化作一城,使众人先抵达这里,得到休息。然后再告诉他们说宝藏就在附近,而这座城市并非真实,只是变化出来的虚幻之城。

这时,释迦牟尼佛欲重宣其义,便说偈道:
“大通智胜佛在其道场的师子座上打坐入定,长达十个劫数,犹未证悟佛智,因此,佛也未能现世,他自己也未能成佛。那时,一切天神、龙王、阿修罗等大众不停地散下天花,来供养这位佛。与此同时,他们还击打天鼓,奏出种种的伎乐。他们还吹来阵阵香风,带走那已经枯萎的天花,再送来美丽鲜艳的新花。经过十小劫之后,大通智胜佛才终于证成佛道。这时,所有的天神和世人无不满心欢喜,激动不已。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位儿子都和他们的眷属共约亿万之众,前呼后拥地来到佛的住地,他们以自己的头面礼佛之足,以此最崇敬的礼拜方式,恳请佛为他们讲经说法,他们对佛说:‘圣师子啊!以您滋润的法雨充实我们和一切众生的心田吧!世间最尊贵的佛啊!您是多么的难遭难遇,不知经过了多么漫长的时间才遇到您的出现。您的现世就是为了唤醒一切昏昧的众生,您那不可思议的威神智力将震动到一切众生的心性地上!’

“那时,东方有五百万亿个国土,所有这些国土上的梵天王宫殿,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光芒。梵天王们看到这种瑞相后,都寻光追索来到佛的住地。他们散下众多的天花,并奉上自己的宫殿,以供养这位难得的圣尊。接着,他们又诵偈赞佛,请佛说法。大通智胜佛知道说法的时机尚未成熟,所以,他接受了请求,但依然默默地坐在法座之上。那时,除了东方梵天王寻光礼佛之外,南方、西方、北方、三方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维,还有上方和下方诸世界中所有的梵天王们也都寻光遇佛,于是又是散花供养,又是奉上宫殿,纷纷请佛说法。他们都说:‘世尊啊,要遇到您可真是太难太难了!愿您慈悲为怀,广开甘露之门,转动无上*轮!’”

“具有无量智慧的世尊,终于接受了众人的请求,为他们宣讲种种微妙之法。佛首先讲苦、集、灭、道四谛法和无明至老死之间共十二个环节的相互缘生之法,这一切都是因为众生一系列的思想行为所造之业而导致了不断的转生,而有生必有死,从生到死便有了无尽的苦难。对此,你们都应该明白。大通智胜佛畅宣这种佛法时,六百万亿众生闻法大悟,从而脱离了一切苦难,全都证成了阿罗汉果位。大通智胜佛第二次说法时,又有千亿恒河沙数之多的众生领悟了诸法空相之理,也得到了阿罗汉的果位。从此之后。因受大通智胜佛教化而得道的众生多得无边无量,即使经历亿万劫长久的时间来计算其数目,也不能知其边际。”

“就在这时,那十六王子皆发心出家修道,从而作起了小和尚。他们一起请求大通智胜佛能为一切众生再宣讲最高级的大乘法门,他们对佛说:‘我们十六王子及所有随从者皆应当成就至高无上的佛道,因为我们愿像世尊那样具足第一清净的智慧眼。’大通智胜佛知道这十六位童子的心愿,也知道他们前世的修行,于是,就通过无量因缘、多种譬喻,为他们广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密之法以及各种神通修证妙用之事,以其大智大慧,为众生分别出真实唯一的佛乘之法,指出什么是大乘菩萨所应修行的道法,佛说这部《法华经》,部头极大,其中包含着如恒河沙数之多的偈颂。”

“大通智胜佛说完《妙法莲华经》后,便身处静室,参禅入定,一心一处,如如不动,在这种甚深微妙的禅定状态中一直坐了八万四千劫。在此期间,那十六位小和尚知道佛未入禅定,于是,他们就发心为无量众生宣讲佛的无上智慧。十六弟子各登法座,演说这部大乘《妙法莲华经》,在佛寂然不动的时候,助佛宣扬佛法,教化众生。这十六位小和尚,每人都教化救度了六百万亿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众生。这些听闻十六位王子说法的众生,将在大通智胜佛灭度以后,常生于各个佛土之中,并总是与其导师同生一处,世世闻法修行。那十六位小和尚终于完成了佛道上的一切修行,现在,他们已在十方界内各自成就了无上佛智。当初听闻十六小和尚说法的众生,如今都在各自佛面前继续随师修习,他们有的现在已达到声闻的果位,佛正在引导他们再接再厉,以逐渐证入至高无上的佛道。

“我释迦牟尼佛就在十六王子之列。过去,我曾为你们讲过经,说过法,所以,我与其它十五位王子的教化方式一样,我也以各种方便法门引导你们趋于佛的智慧。正是出于这种本已存在的因缘,我今天才为你们讲说《妙法莲华经》,以使你们证入至高无上的佛道,你们千万不要心怀惊惧和疑惑。

“譬如有一条通向宝藏之地的险恶之道,这条道上荒无人烟,毒蛇猛兽随处出没,又无一点水和一根草,是人人都十分恐惧的地方。这时,的成千上万的众生想走过这条险道。可是这段路途极其遥远,长达五百由旬。当时有一位导师,见多识广,很有智慧,明了一切事情的是非曲直,于是他决定在这条险道上救济众人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走到中途,众人都感到十分疲倦,便对这位导师说:‘我们现在都困顿无力,想由此再退回去。’导师心想,这些人真是可悲可悯,为什么要退回去而失去那无价之宝呢?于是,导师立即以其方便神力,变化出一座规模庞大的城郭来。在这座城中,房舍庄严辉煌,四周园林环绕,流水潺·,浴池温馨洁净,城门重重高耸,楼阁富丽堂皇。男男女女遍布城中。导师化出这座虚幻的城市之后,便安慰大家说:‘你们不要害怕,前面不是有座城吗,你们进入城中,即可随心所欲,各行其乐。’于是,众人立即进入此城。等他们进城之后,个个心中充满不感到安欢喜,无稳舒适。他们由此自认为已经度过艰险,获得了解脱。那位导师知道众人已得到充分休息,便召集大家说:‘你们应当继续向前走,这里只不过是一座虚幻的化城而已。我见你们疲惫至极,想途中退回,因此,我以方便神力,暂时显化出这座城郭。如今,你们还应勤奋努力,不可松懈,如此即可到达宝藏之地。

“我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作为一切众生的导师,我见求道的人修行到半途就觉太辛苦,生出懈怠之心,不想继续修道,这样,他们就不能度脱生死苦海和烦恼险道。所以,佛以其方便之力,为了让众生得到暂时的喘息,而为他们说小乘涅槃之法,告诉他们:‘你们也可证到涅槃,解除众苦,到那时,你们就算完成任务了。’等众生证得有余涅槃,得到阿修罗果位之后,佛又召集大众,为他们演说真实的法门。三世十方一切佛都是这样,以其方便之力,分别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门,但佛的教法归根结底只有唯一的佛乘,只是为了众生能在漫长的修行道上有所休息,所以才说出两种不同的法门。今天,我为你们说出真实的情况,你们所得到的涅槃和果位,并不是真实的灭度。为了求证佛的一切智慧,你们还应当勇猛精进。当你们证得佛的一切大智大慧以及十力法等佛的法门、具足三十二种非凡的妙好身相后,那才算是最真实的灭度。总之,诸佛是一切众生的导师,为了使众生免除懈怠,在修行道上稍作休息,所以才说小乘的涅槃。得知众生业已歇息之后,便又引导他们证入佛的无上智慧。

節錄自:顯密文庫

妙法蓮華經(六)


授記品第六

世尊說完如上偈語後,對參加法會的所有大眾宣告說:“我的這位弟子摩訶迦葉將來在未來世朝見三百萬億個佛,個個都悉心供養、恭敬、尊重、讚頌,並廣泛宣傳這些佛的無量大法,終於在其最後一次輪回之身時證果成佛,名叫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十種名號具足。那時的國名叫光德,所處的的劫名叫大莊嚴。光明佛的壽命十二小劫,佛的正法流傳於世二十小劫,相似正法但缺乏證悟的像法流傳於世也二十小劫。光明如來的佛國莊嚴華麗,沒有污穢惡濁,也沒有瓦礫和荊棘,甚至沒有大小便等不乾淨的排泄物。國內土地平正,沒有高低差別,沒有坑坑坎坎,沒在土堆和小山。整個大地全部用琉璃鋪成,七寶之樹行行排列,大道兩旁圍著黃金製作的寶繩。全國上下,處處寶花飄散,芬芳無比,一片潔淨。光明佛國之中有無量億菩薩大眾,聲聞弟子也是無量無數。這裡沒有魔障,沒有煩惱,雖有魔王和魔民,但他們都接受了佛法教化,所以都不再破壞佛法,反來保護佛法。”

宣佈完畢之後,世尊又想再說一遍,便以偈語形式說道:
“諸位比丘,我現在向你們宣告,我以佛眼看見,這位迦葉弟子將于來世中經歷無數劫之後,證果成佛。在其成佛之前的整個來世當中,迦葉將朝見並供養三百萬億個佛。為了獲得佛的無上智慧,他清淨修行,在供養至高無上、福慧具足的如來佛之後,修習所有一切最高最妙的智慧,終於在其最後一次輪回果報身時,證成佛果。該佛國內琉璃鋪地,一片清淨;寶樹眾多,排列道旁;黃金作繩,圍繞大道。人們看到這種莊嚴的國土,無不歡快喜悅。該佛國常常散發著芬芳的香味,各種名花隨處可看,還有其它各種稀奇微妙的東西都在莊嚴著這個美麗的國土。光明佛國內大地平坦沒有丘陵坑窪。國中菩薩大眾多得不可計量,他們的心地都很調順柔和,他們得到了許多巨大的神通之力。這些菩薩都奉行受持諸佛所說的大乘經典。一切聲聞大眾都獲得了清淨無煩惱、將進入涅槃永遠擺脫輪回的最後果報之身,他們成為法王如來佛的兒子。這些人也多得不可計量,即使以天眼觀看,也是數不清的。光明佛的壽命是十二小劫。佛滅度後,正確無誤的佛法將流傳於世二十小劫。次於正法,缺少證悟的像法接著正法流傳於二十小劫。光明世尊的情況即是如此。”

聽了釋迦牟尼佛的上述宣告,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弟子都深感震驚,他們虔誠地合起掌,目不轉睛仰望著世尊,異口同聲地說偈道:
“世尊啊,您是世界上最威猛的大英明聖雄,您是一切釋子們的法王,請您大發慈悲,哀憐我等弟子,賜給我們佛的莊嚴聲音吧!您可知道我們心裡想著什麼,我們看見摩訶迦葉得到佛的授記,就好像佛以甘露灑到我們身上,消除一切熱惱,感到陣陣清涼。好比某人來自饑荒盛行的國家,忽然遇到了大王所吃的飯食,雖然垂涎三尺,但心中依然懷著疑慮和恐懼,不敢立刻就把那些飯吃了,若能得到國王的命令,那才敢去吃食。我們也是這樣,常常想到小乘的過失和不足,卻又不知如何獲得無上智慧。雖然聽佛說我們都可成佛,但心裡還總感到憂慮和恐懼,就好像饑餓者遇到國王的飯食而不敢立刻就吃一樣。我們這些人如果能蒙佛授記,那時才會十分歡喜和安穩。世尊啊!您是威猛無比的大英雄,您總是想讓世間的一切眾生都獲得安穩和快樂,現在就請您賜給我們成佛的記號吧!我們此時此刻就像饑餓的人需要教導之後才敢吃食一樣。”
此時,世尊知道諸位大弟子心中所想念的是什麼,於是對諸比丘宣言告說:“這位須菩提弟子在未來世中,將朝見三百萬億那由他(注:數量詞,相當於一億)個佛,並供養、尊敬、讚頌,時刻修持清淨梵行,具足菩薩的六度萬行,在其最後一次輪回果報身時將證果成佛,名號叫相如來,同時還具足十號,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時的劫名為有寶,國名為寶生。該佛國土地平正,琉璃鋪地,寶樹莊嚴,沒有土丘和坑窪,沒有沙礫和荊棘,也沒有大小便的污穢。各種各樣的寶花覆蓋著大地,到處清淨無染。該佛國中的人民都居住在七寶臺上用珍寶造成的美妙樓閣之中。國中的聲聞弟子無量無邊,即使再大的數字和再多的譬喻也不能測知其數。菩薩眾生也有無數億那由他之多。名相佛的壽命是十二小劫。佛滅後,他的正法流傳於世二十小劫。正法之後,沒有證悟的像法也流傳於世二十小劫。這位名相佛經常在虛空之中為大眾說法,度脫了無量菩薩和聲聞大眾。”

這時,世尊欲重宣其言,便說偈道:
“諸位比丘,你們都應專心一意聽我說,現在我向你們宣告:我的大弟子須菩提未來將會作佛,號為名相如來。他在未來世中,將供養無數萬億個佛,並隨佛修行,常行佛行,常修佛修,從而逐漸達到成佛的大道,終於在其最後一次輪回果報身時,得道成佛,具足了如來佛的三十二種非凡相貌,猶如寶山一樣端正而殊妙。該佛國土,莊嚴清淨,名列第一,眾生見了,無不喜歡。名相佛在其國中說法教化,將救度無量無數的眾生。那裡菩薩很多,個個聰明伶俐,人人轉不退之*輪,說法普度眾生,所以,該國總是由菩薩來進行莊嚴的。本佛國的聲聞大眾多得不可計數,他們都獲得了悉知過去、未來和斷盡煩惱的三種明達和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等六種神通,同時還證得了八種解脫,具有很大的威德,該佛說法時,能顯現出無量種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如恒河沙數之多的天眾和人民,都雙手合十,一心聽受佛的教誨。名相佛壽命達十二小劫。佛滅後正法行世二十小劫。正法之後,像法行世也二十小劫。”

這時,世尊又對諸比丘宣告說:“我今天對你們說,這位大迦旃延于未來世將用各種供養侍奉八千億佛,個個都盡情恭敬,至誠尊重。這些佛逝世後,大迦旃延都為其建起高一千由旬、橫堅長寬各五百由旬的佛舍利塔。這些佛塔皆用黃金、白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玫瑰等七寶砌合而成,並以各種鮮花、瓔珞、泥香、末香、燒香以及用絲綢作成的寶蓋、憧、幡等進行供養。在此之後,大迦旃延還將供養二萬億佛,其過程也和供養前面的諸佛一樣。供養這些佛之後,大迦旃延將具足菩薩之道,最終證果成佛,名號為閻浮那提金光如來,並具足十號,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該佛國內,土地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欄於道旁,妙花蓋地,一片清淨,眾生見到這種莊嚴景象,無不歡欣鼓舞。此佛國中,沒有四種惡道,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多有天神和人類,尤其是聲聞眾和菩薩眾更是無量萬億之多,他們都在莊嚴著這個佛國世界。此佛壽命是十二小劫。佛滅後,他的正法流傳於世二十小劫。次於正法的像法也行世二十小劫。”

這時,世尊欲重宣此言,便說偈道:
“諸位比丘,你們都專心聽著,我所說的都是真實不虛、恒常不變的。這位迦旃延弟子將在未來世中以各種各樣美妙的供具供養大量的如來佛,這些佛滅度後,他分別建造七寶塔,並以各種花香供養諸佛真身舍利,終於在其最後一次轉生身中,獲得佛的智慧,證悟了無上聖智,從而即身成佛。該佛國土地清淨,經佛度脫的眾生有無量億萬之多,所以該佛受到十方一切眾生的虔誠供養,佛的光明能戰勝一切,故其名號為閻浮金光。佛國內有無量無數的菩薩和聲聞大眾,他們都已經斷除了對一切外相的執著,通過各種清淨的修行莊嚴這個偉大的佛國世界。”

這時,釋迦牟尼佛又向大家宣告說:“我現在告訴你們,這位大目犍連弟子將在未來世中,用各種供具來供養八千位如來佛,悉皆盡心恭敬,虔誠尊重,這些佛滅度之後,大目犍將為他們各建塔廟。這些塔廟,高一千由旬,長寬相同,皆五百由旬,全由黃金、白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玫瑰等七寶砌合而成。塔廟中還以各種花朵、瓔珞、泥香、未香、燒香以及絲綢作的寶蓋、憧、幡等進行供養。在此之後,大目犍連還將再供養二百萬億諸佛,其具體經過與前相同。至此,大目犍連將證果成佛,名號為多摩羅跋•檀香如來,同時具足十號,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時劫名叫喜滿,國名叫意樂。國內土地平正,琉璃為地,寶樹莊嚴,珍珠之花空中飄散,到處都非常清淨,誰看見了都會滿心歡喜,流連忘返。這裡,天神和人類很多,菩薩、聲聞二聖更是無量無數。此佛壽命二十四小劫。佛滅度後,佛的正法流行於世四十小劫,接著是缺少證悟的像法時代,像法流行於世也長達四十小劫。”

接著,釋迦牟尼佛又以偈頌形式說道:
“我的這位大目犍連弟子將在舍去此身之後,先遇見八千個佛,接著又遇見二百萬億個佛。為了追求至高無上的佛道,大目犍連盡心盡力地供養、恭敬每一個佛,並在這些佛面前,修持清淨梵行,奉行受持諸佛之法長達無量數劫。諸佛滅度之後,大目犍連又分別為他們用七種珍寶建起舍利寶塔,並用黃金作成長長的塔刹,還以花朵、諸香、伎樂等來供養這些塔廟。由此,大目犍連漸漸具足了大乘菩薩的六度萬行,從而在意樂國中證果成佛,佛號為多摩羅•檀香。佛壽長二十四劫,在此期間,該佛常為諸天神和人類演說佛道。國中聲聞弟子極多,猶如恒河之沙一樣無量無數,他們人人具足三種明達、六種神通,個個都有巨大的威德之相。那裡的菩薩也多得數不清,他們志向堅定,勇猛精進,都得到了佛的無上聖智,永不丟失。該佛滅度後,佛的正法流行於世四十小劫,隨之而來的像法時代也長達四十小劫。

“我的諸大弟子中,有五百位具足了威德之相,他們都將獲得授記,于未來世,皆當成佛。我和你們因為有前世的因緣,所以,我今應當為你們說出此法,你們可要仔細諦聽。”

節錄自:顯密文庫

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妙法蓮華經(五)


藥草喻品第五

這時,世尊對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說:“好!好!迦葉善於演說如來的真實功德。誠如迦葉所言,如來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你們即使於無量億劫之中不停地敍說,也是說不盡的。迦葉弟子啊,你應該知道,如來佛是諸法之王,凡是他說的,都是真實無誤的。他以無上聖智作根本,以方便權巧為方式演說出一系列的佛道妙法,這些法皆可通到無所不知的佛智境地。如來佛通過其智慧觀察而了知一切法的歸趣,對一切眾生的內心世界,也瞭若指掌,通達無礙。對於諸多法門,如來佛已門門窮究,條條徹悟,所以,他能開示一切智慧。

“迦葉,譬如在大千世界之中,山川、河谷、大地所生長的卉木叢及各種藥草,名稱各異,顏色不同,種類繁多。在它們的上面,密雲彌布,遮蓋了整個大千世界。一時間,大雨齊下,雨水平等均勻地滋潤到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但大地上所生長的卉木叢林和諸種藥草卻根據其根、莖、葉的大、中、小不同,而各自接受其所得的一份。雖是一雲所雨,但各自都依其不同的品種特性而得以生長、開花、結果。所以,一地所生,一雨所潤的花草樹木卻是各不相同的。

“迦葉,你應當知道,如來佛也是如此,他應時出世,猶如天空起雲一樣。他宏亮的聲音普聞於一切世間的天神、人類和阿修羅當中,就像密雲遍佈大千世界各個角落一樣。如來佛在所有大眾之中發出了這樣的聲音:‘我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眾生之中,凡是未滅度的,我將使其滅度;凡是未解脫的,我將使其解脫;凡是未安穩的,我將使其安穩;凡是未涅槃的,我將使其涅槃。我了知今世和後世的一切真實情況,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我是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你們這些天神、人類、阿修羅等大眾都應該到這裡來聽我講經說法。”

這時,無數眾生紛至遝來,齊集佛的住地,聽經聞法。如來佛當即觀察這些眾生的聰慧與愚鈍、精進與懈怠等不同情況,並根據他們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別宣說無量法門,其目的都是要使眾生歡喜信受,很快受益。這些眾生聽過如來說諸法後,現世必將安穩,後世可生天上或人間的富貴處。因為修行如來道法可獲得快樂,所以就應聞此法,聞法之後,即可遠離種種煩惱障礙。在各種法門之中,眾生根據各自的力量漸漸入道,就好像大千世界的雲雨一樣,一切卉木叢林和藥草皆在各自不同的種姓之下,具足滋潤,各得生長。“如來佛說法的最終歸趣是一相一味。一相即真如實相;一味即無所不知的佛智。實相即解脫相、遠離一切顛倒相,也即是寂滅相。如果有眾生聽聞如來佛法後,受持、讀誦,依法修行,他由此所得的功德自己是很難覺知的。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如來佛才知道此人所種的不同種子和此人的內部本質屬性,知道他憶念何事、思惟何事,修行何事;知道他以何法憶念、以何法思惟、以何法修行;知道他習什麼法並由此而得什麼法。眾生處於種種境界,唯有如來佛可以如實得見,明瞭無礙,好比花木藥草並不知道自己的上、中、下品性。

如來佛知道這種吟唯一實相、唯一佛智之法,所謂解脫相、離一切相、寂滅相、徹底涅槃相,究其質,終歸於空。佛了知這種妙理後,又觀察到眾生內心的各種欲念,所以,為了保護無上妙法不至為這些心性尚低的眾生的誹謗,佛一開始並不急於為眾生講說至高無上的佛智。迦葉啊,你們這些人真是少有,能知如來隨眾生之機宜和根性而為之說法,所以也能相信如來的法,能受持如來的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諸佛隨宜說法,是難解而難知的。”

這時,世尊欲重宣以義,便說偈道:
破除萬事萬物實有觀念的如來佛,來到這個世間,隨順眾生的各種欲念,而說各種各樣的法門。如來佛是至尊至貴的,他的智慧深邃而悠遠,可他長期以來將其道法中最要害的東西一直默默地藏在心中,始終不急於為眾生宣說。因為有智慧的人聽了,能夠理解並相仰,而那些沒有智慧的人聽了,就會疑惑不信,從而永遠失去最終解脫的機會。所以,迦葉呀,如來佛便根據眾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利用各種各樣的因緣而善巧說法,使眾生皆能逐漸獲得正解的見解。迦葉,你應當知道,譬如世間出現密雲、覆蓋了整個大地,這種象徵智慧的密雲,飽含著雨霖,電光閃爍,雷聲遠震,一場滋潤大地的瑞雨即將來臨,眾生心中無不喜悅。此時,日光掩蔽於密雲之中,大地一片清涼,濃雲低垂,似乎舉手可及。一時間,瑞雨均勻地降落到四面八方。此雨取之不盡,流注無量,整個大地無不滋潤。恬不知那些生長在山川險穀以及黑暗隱蔽之地的花木藥草、大小諸樹、穀物禾苗、甘蔗葡萄等無不充分而透徹地享受到這場瑞雨的滋潤。乾旱的大地一片濕潤,藥草樹木並茂並盛。這片密雲所出之雨水是同一無二的味之水,所有的草木叢林各依其本份接受滋潤。一切樹木分為上、中、下三等,各依其大小而得到生長。草木的根、莖、枝、葉、花果的五光十色,皆因同一雨水的澆灌而得到鮮嫩或光澤。花草樹木的體相有的大小不同,所以,雖然是一雨所潤,但各自卻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生長或茂盛。

“如來佛也是如此,就像密雲遍覆大地一樣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為眾生分別演說各種法最真實、最圓滿的教義,大聖世尊在諸天和人類的一切眾生當中宣告說:我是如來,福慧雙方具足。我出現於世間,猶如大雲一樣,滋潤一切枯槁眾生,使他們都能脫離三界苦難,獲得安穩快樂,包括世間之樂和出世間的涅槃之樂。天界和人類之中一切善於聽法的眾生都應該到這裡來瞻仰、禮拜無上尊貴的如來佛。我是一切世間中的至尊,沒有誰會超過我的地位。為了安穩眾生,我才出現於世,為大眾講說如同甘露一般清淨的聖潔妙法。這種妙法只有一個宗旨,就是使所有眾生獲得解脫,證入涅槃。如來佛以一種清淨妙音,演說法義,流暢通達。為了至高無上的大乘佛道,他經常是通過各種因緣來隨宜說法。

“如來佛認為一切眾生普皆平等,所以沒有任何愛此憎彼之心。我沒有任何貪著,所以也沒有任何障礙,我恒久不息地為一切眾生平等無別地講經說法。我對一人這樣說,我對眾人也這樣說。除說法之外,我再無別的事情,所以,無論是來是去,是坐是立,我始終不知疲倦,不厭其煩地講經說法以滿足世間一切眾生的需要。就好像天雨普潤大地萬物一樣,我講經說法也是平等無別地針對所有眾生的,無論貴賤和上下,無論持者還是毀戒者,無論威儀具足還是不具足者,無論持正確見解者還是持謬誤見解者,無論聰明伶俐者還是愚鈍無知者,我都平等無別地施予他們佛法之雨,而沒有一絲懈怠和疲倦。

“所有一切眾生,凡是聽聞過我說法的,都會根據他們的接受能力而聞法受益,各處不同的境地。有的處於人和天的境地,如人間的國王,天界的帝釋、梵天等天王等,這些眾生如同小藥草一樣。他們知清淨佛法,能得涅槃果報,可獲六種神通和三種明達。有的眾生獨處山林,經常修習禪定,證得緣覺果位。這些眾生如同中等藥草一樣。有的眾生求佛而來到世尊的處所,他們希望自己將來也能成佛,並為此而修行精進,禪定等大乘法門。這些眾生如同上等藥草一樣。有的佛弟子專心學習佛道,經常從事慈悲濟世之事,堅信自己未來也可成佛。這些眾生如同小樹一樣。有的眾生能安住於各種神通,轉不退之*輪,講經說法,普度無量億眾生,這些菩薩如同大樹一樣。

“如來佛平等說法,好似一雲所下的一味之雨,眾生各依其根基大小而接受不同的程度,就像那些藥草樹木一樣,同得滋潤而所受各異。如來佛以此為喻,進行權巧開示,以種種言辭演說一乘妙法,這在佛的無量智慧當中,猶如滄海之一粟。我施的法雨充滿世間的各個角落,此法雨即一乘妙法,眾生根據其各自的接受能力而進行不同層次的修行,如同藥草樹木各隨其大小而接受不同的雨量,從而各自逐漸生長壯大。

“諸佛的妙法常以一乘之味使一切世間的所有眾生都得到充分品嘗,他們依法漸次修行,都能成道證果。聲聞和緣覺弟子處於山林之中修行,他們聽法之後獲得羅漢果位,現世之身已是輪回果報中的最後一身,來世即進入涅槃解脫之境。如同藥草經過天雨的滋潤而各自得以生長壯大。諸多菩薩具有堅不可摧的智慧,他們對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均明察無礙,他們的目標是求得至高無上的佛乘,這些菩薩好比小樹受雨而得增長一樣。還有一些在禪定中獲得神通之力的眾生,他們一聽到諸法空相,心中非常喜歡,身放無量寶光,普度一切眾生,他們好比是大樹,也一樣承受天雨而獲增長。如此看來,迦葉,佛說的法好比是天空中的密雲,以其一味之雨滋潤於人這種花,從而使他們各得成長,開花結果。迦葉,你應當知道,通過各種因緣、各種譬喻來開示佛道妙法,是我的方便權巧之力,一切佛也都是如此。今天,我為你們宣說最真實的情況,所有的聲聞大眾都沒有獲得真正的滅度,你們所修行的是大乘菩薩道,只要你們循序修學,將來都會證果成佛。”

節錄自:顯密文庫

妙法蓮華經(四)


信解品第四

這時,在座的長老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等大弟子們從釋迦牟尼佛這裡聽到如此亙古未有的妙法,並親眼看見釋迦牟尼佛為舍利弗尊者授無上佛智的記號,宣佈他將來世作佛,名為華光如來,這些多年跟隨釋迦牟尼佛修習方便法門的大弟子們有幸參加今日的法會,莫不歎為稀有,他們內心充滿歡喜和崇敬之情,一下子都歡呼跳躍起來。他們從座而起,整理好各自的衣服,偏袒著右肩,一齊走到釋迦牟尼佛的面前,然後右膝跪地,一心合掌,恭敬曲躬,虔誠地瞻仰釋迦牟尼佛的尊顏。接著,他們開口說道:“世尊啊!我們這些人是眾僧之首,都已年邁老朽,自以為已得證涅槃,不能再肩負其使命了,所以,也都不再積極進取以求無上聖智。世尊啊!從過去到現在您講經說法的時間已相當長了,我們作為大弟子總是在座聽法,慢慢地身體開始疲倦,精神也日益懈怠。我們一心只想著小乘人的偏空、無人我之相、遠離願求造作,認為這就是最高境界的解脫,所以,我們這些老朽之人對於菩薩法門如遊戲神通、莊嚴淨化佛國世界、教化普度一切眾生等等,心中並不喜歡。為什麼呢?因為,世尊過去說法教化我們,曾說讓我們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苦宅,得證涅槃妙樂解脫。加之我們現在都已年老體弱,所以對佛所開示的大乘菩薩法門中無上聖智,已沒有一點兒好樂之心了。可是,我們今天有幸在佛前聽到佛為聲聞弟子授無上佛智的記號,心中十分興奮,因為這說明我等老朽之輩也終將會受記作佛,這的確是聞所未聞的稀有之法啊!我們萬萬沒想到,並未追求的大乘妙法竟今日忽然得到了。

接著,須菩提等上首弟子們又對釋迦牟尼佛說道:“世尊啊!我們現在想通過一個譬喻來說明我們心中的感想。譬如有一位男子,年少無知時離開父親,長期住在其它國家。如此一直到十歲、二十歲以至五十歲。由於年紀已大,加之又很窮因,所以便走南闖北,四處求食乞討,這樣輾轉漂流,來到了自己的國家。他的父親自從失去兒子後,也一直在四下尋找,後來由於怎麼也找不見兒子,便在某一城中停了下來,由此就在這裡安家落戶。慢慢地,家業興盛,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豪,家中擁有無量的財寶,黃金、白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珍珠等寶物取之不盡。家中的幾個倉庫個個盈滿欲溢。許多童僕、臣佐、吏民都受雇執事,令其使喚。他家擁有的象馬、車乘、牛羊等更是數不清、出入的利息遍佈其它國家,專門為他跑生意的商客也十分眾多。

“就在其父家業大振之時,那位貧困潦倒的兒子走鄉過村,沿門乞討,經歷許多國家、城鎮,剛好來到其父當初所落戶的那座城市。多少年來,父親常常想起自己的兒子,與兒子離別五十餘年,但從未向別人提說過這件事。如今,他念子之心更切,經常一個人獨自沉思,心中充滿無限的悔恨。他自感身體日益老朽,家中雖有大量的金銀財寶,倉庫甚至都要溢出來了,可沒有兒子,一旦命終,所有的財物都將散失,無人可以委付繼承。所以,他日夜都在想念自己的兒子。他想,如果自己能夠得到兒子,將所有的家產都委託於他,那該是多麼坦然快活、無憂無慮啊!
“世尊,就在老父日夜思念兒子的時候,這位窮子作勞工為傭人,在外輾轉流離,剛好來到其父的宅院。他站在院門旁邊,遠遠看見父親坐在師子床上,雙腳放在寶幾上面。一些婆羅門、刹帝利、居士等都畢恭畢敬地站立周圍。其父身上裝點著價值千萬的珍珠、瓔珞。僕人手持白拂,侍立左右。床上蓋著寶帳,屋裡懸掛著花幡,地上灑著香水,到處都擺放著奇花奇草,還羅列著其它許多寶物,出出進進,隨時取而予之。如此種種表明這位主人的尊貴和威嚴。那位窮子看到這種景象,覺得其父氣勢太大,於是心生恐怖,後悔來到這裡。他暗想:這家主人可能是國王,或者是與國王地位相當的人,這不是我受雇作工獲得食物的場所,不如到貧窮的地方去,那裡出力之活好找,衣食也容易得到。我如果久留此地,有可能受到壓迫威逼。想到這兒,窮子便快步走開了。

此時那位富貴的長者坐在師子座上,一眼便認出了自己的兒子。心裡十分高興,心想,這下我的家產可有了付託的人了!過去我日思夜想盼望兒子,一直未能見上。今天,他忽然自己來了,這簡直是天遂人願!我雖然已經年紀老邁,但依然貪愛憐惜自己的兒子和財產。於是這位父親急忙派人將兒子追回。那位使者一路急跑,拉住了窮子。窮子感到十分驚愕,大喊大叫,抱怨道:我並沒有惹你,為何要抓我呢?越是這樣,那使者越是強拉硬拖,死活不放。這位窮子暗想,自己無罪而遭捕囚,看來凶多吉少。想到這兒,他就更加惶恐,嚇得喘不過氣來,一會兒便跌倒在地。父親在遠處看到這種情形,便對使者說:不需要此人了,請勿強行拉來他。後來,使者用冷水灑在窮子的面部,使其清醒過來。其父也不再與他說任何話,為什麼呢?父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志向低劣,性格自卑,自己的豪強富貴,兒子一下子很難適應。經過審慎分析後,他決定用方便權宜之法引導自己的兒子,並不告訴別人這是他的兒子。使者見窮子蘇醒過來,便對他說:我現在放你走,你願意去哪兒就去哪兒吧。窮子一聽,自然十分高興,也深感意外,急忙到貧窮的地方自求衣食度日去了。

須菩提等上首弟子接著講道:“那時,長者為了誘引其兒子而設計了一套權宜方便之法,他密遣兩個形色憔悴又無威德氣勢的人,臨行時囑咐二人說:你們去了之後可以語氣緩和地告知窮子,就說這裡有活可幹,並加倍付給報酬。窮子如果同意,就可將其帶來,讓他在這裡幹活。如果人問幹什麼活,就說雇他打掃糞便,我們二人也同你一起幹活。這兩人聽罷,立即去尋找那位窮子,找見之後,便按照長者的吩咐,一五一十地向窮子敍說了一遍。窮子聽後,表示同意,於是先拿了工錢,接著便與二人一同掃除糞便。其父看見兒子後,既憐憫,又責怪。一天,父親從窗戶之中遠遠看見兒子的身軀,只見兒子一副消瘦憔悴的模樣,滿身糞漬塵土,污穢不淨。這位父親便脫去瓔珞點綴的上等衣服和其它珍貴器具,換上破舊的衣服,手裡拿著掃糞便的器具,裝出畏畏縮縮的樣子,來到掃糞便人中間,對他們說,你們都幹活勤快點,不要懈怠。父親便通過這種辦法接近其子。過了好長時間,父親又找到兒子,對他說:嗨!小夥子,你常在此幹活,哪裡也不去,當增加你的工錢。以後,你所需要的盆器、米麵、鹽醋等東西都無須擔心,我會叫人隨時送給你的,需要多少就給多少,你可放心下來。你可以把我當成你的父親,請不要再有什麼憂慮了。為什麼呢?我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你還年輕力壯。你平常幹活時,從未有過欺騙、懈怠、惱恨和怨言等各種劣跡惡行,與其它作活的人是大不一樣的。從今以後,你就如同我親生兒子。這時,窮子雖然非常欣喜自己能遇到這等美事,但心中仍自認為是受雇勞作於他家的賤人。所以,在二十年當中,他一直幹著清除糞便的工作。經過這麼長時間之後,窮子的內心與外表都體現出信心,出進自在大方。不過,他所幹的仍是原來的工作,地位也未發生根本的變化。

須菩提等人接著又說:“世尊,有一天,那位長者忽然病倒,他自知死期不遠,便對窮子說:我如今擁有大量的金銀珍寶,各個倉庫也都裝行滿滿的。到底有多少財物,哪要拿出支付開銷,這些你都知道。我的這種心情,你應當明白。為什麼呢?今天,我與你已沒有區分,你應更加用心,不斷提高自己,不要再鬆懈後退了。聽罷此言,窮子立即接受教敕,直接管理各種財物以及金銀珍寶和各個倉庫,但他並沒有謀求一餐的意思。雖然他已掌握了所有財物,但他所達到的內在層次仍然與掃糞便沒有多少分別,他的下劣之心也並沒有舍去。又經過一段時間,父親知道兒子的意境已泰然自若,可以成就遠大的志向,而對於原來下劣之心業已反省認識,自我擯棄。這位長者臨終時,將自己的兒子以及親族、國王、大臣、刹帝利、居士等全都召集來,向他們宣佈說:‘諸位仁君應當知道,這位男子是我的兒子,我親生的兒子。當年曾在某城中離我出逃,五十餘年,孤身一人,受盡辛苦。他原叫某某,我名叫某甲。過去,我曾在本城滿懷憂傷,四下尋找,沒想到忽然在此相遇。他確實是我兒子,我確實是他父親。如今,我所有的一切財物都歸這位兒子所有。此前家中的各項收支,這位兒子也都知道。’世尊,此時,窮子一聽其父此言,頓時大喜,歎為三生難得之事。他心中激動地想:‘我本來並無仰慕追求之心,如今這豐富的寶藏竟自然而得。’

須菩提等人講完這個譬喻故事後對釋迦牟尼佛說道:“世尊,那位大富長者就是如來佛,我們這些人都像是佛的兒子。如來佛也不是常說我等為子嗎。世尊,由於我們擺脫不了身體故有的種種苦即苦苦、身體漸漸衰殘的壞苦以及業運遷流的行苦這三苦,所以在生生死死之中,常受五蘊火的熱惱壓迫。我們迷惑無知,熱衷於小乘之法。今天,世尊令我們體察並捐除昔日所習的諸法謬論之糞。過去,我們在此小乘法中勤勉精進,只為獲得涅槃一日之價。得到這種偏空涅槃之後,便滿心歡喜,自以為足,自我相謂道:我們精勤修行佛法,獲得的可真不少啊!可是,世尊早已知道我們內心執著於低俗的欲望,熱衷於小乘之法,所以,便放縱我們舍大乘而習小乘,也不為我們分別演說無上的大乘妙法,也不宣佈我們皆有如來的智慧之法,我們從佛聞法修行,終於得到證入涅槃的一日之價。對於小乘低級果位,我們還以為得到了巨大的果報,所以,對大乘佛法便沒有任何志求。另外,我們因為受如來佛智慧加被,為諸菩薩開示演說佛道之法,可是我們自己卻對此佛道沒有志願。為什麼呢?佛知道我們心裡喜歡小法,所以通過方便之力,隨順我們的品性為我們演說權宜之教。我們還自以為是,始終不知道自己也是如來佛真正的兒子。今天,我們聽了世尊的說法,才知道世尊對於自己無上佛智是毫不吝惜的。為什麼呢?我們這些人往昔以來本是佛真正的兒子,本身具有成佛的種子,可我們不知不覺,一心熱衷於小法。如果我們有喜愛大乘之心,如來佛就會為我們說大乘法。今天,佛見時機成熟,便為我們宣示深奧、唯一的佛乘。昔日佛于諸菩薩前訶責聲聞小乘熱衷小法,乃是開闡無遮,欲度懷疑、誹謗大法之輩,究其實質,佛還是以大乘之法施行教化。所以說,我們原本無心仰慕求取佛道,可今日法會之上,法王如來佛的無上妙法之寶不求自至。作為佛的兒子,我們應該從佛那裡得到的,如今皆已得到了。”

這時,摩訶迦葉欲重宣其義,便又以偈語形式說道:
我等今日聽聞佛音受教,無不歡喜踴躍,歎為稀有。佛今天說聲聞弟子也將成佛,這真是無上妙寶不求自得。譬如有一童子,幼稚無知,舍父而去遠走他鄉,漂泊國五十餘年。其父憂傷不已,深念兒子,於是奔走四方,到處尋求。可一直未能找見,加之多年奔波勞累,已疲憊不堪,於是便在某一城中居住了下來,在此建造舍宅,五欲自娛。慢慢地家業興盛,成為一個豪富之家,擁有許多金銀、硨磲、瑪瑙、珍珠、琉璃、象、馬、牛、羊以及各種車乘和大量田產、童僕、傭工。出入的息利遍佈各國,跑生意的無處不有。如此一來,這位父親威勢日高,受到了億萬人的追隨和敬仰,並經常受到國王的愛護和眷念,百官群臣和所有的豪門望族,都一致尊重於他。因此,經常來往的人極多。由此可見他是多麼的有錢有勢。可是,隨著年紀的日益朽邁,他越來越憂傷地思念自己的兒子。他早晚都在想,那位愚癡的兒子離開我而去五十餘年了,如今我死期不遠,庫藏的大量財物該由誰來繼承呢?

“恰好就在這時,那位兒子為生活所迫,到處求衣乞食,穿州過縣,往來各國,有時有所得,有時無所得,經常忍饑挨餓,身體日漸消瘦,身上也長滿了瘡癬。這位窮子到處漂泊,剛好來到其父居住的城市。他輾轉受雇作工,從而到了其父的舍宅。這時,那位長者在其門內掛著大寶帳,坐在師子座上,眷屬環繞周圍,僕人侍衛兩旁,有的人還在統計核算金銀寶物,並對出入財產進行登記註冊等。窮子看見父親如此豪貴尊嚴,認為他是國王或者與國王相當的人。他感到驚慌恐懼,責怪自己為何來到這個地方。他接著又想,我如果長久呆在這裡,就有可能受到他們的逼迫,以強使我作活,為難於我,想到這裡,他立即拔腳跑去,另外打聽貧窮人家,想在那裡受雇作工。這時,長者在師子座在遠遠看見他的兒子,默然無語,便一眼認出。他立即命使者將兒子追回。窮子見有人追捕,驚叫不已,昏倒在地,心想,此人抓我,必殺無疑,我怎麼會因為尋衣求食而來到這個地方。

摩訶迦葉接著說偈道:“那位長者知道自己的兒子愚癡低劣,是不會相信他的話,也不會相信他是自己的父親的,所以,他沒有直說,而是以權宜之法,另外派遣獨眼、低矮、相貌醜陋、又無氣質的人,讓他們傳話其子說,願雇他掃除糞便,將加倍付給工錢。窮子一聽,便高高興興地同他們來了,從此,就在其父家中幹起了清除糞便、打掃房舍等骯髒而低賤的工作。此後,長者時常從窗戶之中看見自己的兒子,心想自己的兒子真是愚癡低俗,竟然只喜歡幹這種卑微的工作。有一天,長者穿上破舊油污的衣服,手持除糞器具,這種方便權巧之策,來到兒子呆的地方。使他得以接近兒子。他告訴兒子,要勤快勞作,並增加了他的工錢,滿足他的飲食,為他的臥床鋪上優質蘆席和厚實而暖和的被褥。就這樣,長者苦言相勸,要他一定要振作起來,勤奮工作。另外,長者還以柔和的語調安慰他,說以後將把他視同自己的兒子一樣。這位長者是有智慧的,他逐漸引導兒子,讓他自由出入,心境慢慢提高。在長達二十年的家務勞作過程中,長者逐漸將金銀、珍珠、玻璃等各種財物的支出、收入等情況全告知自己的兒子。不過,兒子並不知道父親良苦用心,他仍然將自己視為外姓之人,一直住在門外的草庵之中,他心中也只盤算些貧窮低微的事項,不認為自己會有父親這樣多的無量財寶。

“當然,二十年的權宜教誨,窮子也確實提高了許多。父親發現兒了的心境漸漸開闊,就準備將財物轉賜給他。於是,他將親族、國王、大臣、武士、居士等各方面人士全都召集到一起,對他們宣佈說:‘這位男子是我親生兒子。過去他離我而去長達五十年,自從我重新見到他以來,也已二十年了。當年在某城時,我丟失了這個兒子,後來我到處尋找,從而來到這裡。如今,我要將所有的房宅和傭工僕役全轉交給他,由他隨便使用。’這位兒子頭腦中所想的本來只是昔日貧窮的日子,對父親這樣高貴的生活從不敢奢望。今天忽然在父親這裡獲得大量的珍寶和豪華的宅院以及其它所有的財產,窮子頓時驚喜萬分,歎之為亙古未有的樂事!

摩訶迦葉話題一轉,又說:“您釋迦牟尼佛也同那位長者一樣,您知道我們只喜歡小乘之法,所以直未說我們也可作佛,而只是說我們可以斷盡煩惱,獲得清淨自在,從而成為小乘聲聞弟子。佛曾令我們為眾生宣講至高無上的佛道之法,並說凡修習這種無上道者,都可成佛。我們遵照佛的教誨,以各種因緣、譬喻和言辭,為大菩薩們講說無上佛道。佛弟了從我們這裡聽聞佛法之後,日夜思索,精勤修習,這樣,諸佛便為他們授記說:‘你于來世,當可作佛。’三世十方一切佛的秘藏之法,都只為大乘菩薩敷演其如實妙道,並非為我們這些二乘人說其真實至要之道。好像那位窮子,雖然能夠接近他的父親,並由此知道各種財物,但其心中並不慕求。我們雖然在講說佛法寶藏,但我們本身並不志願追求這種寶藏,這與那位窮子一樣的。我們得入小乘偏空涅槃,便自我滿足,所以只了結了此事,便再不想其它的了。我們如果聽到莊嚴清淨佛國世界、教化普度一切眾生等大乘菩薩修行,都不感興趣。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總以為,一切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所以也無所畏煩惱,無所畏造作變遷。基於這種考慮,我們對大乘菩薩行並不喜愛。我們這些人長期以來,對於佛的無上智慧,無貪無著,也無志願。我們認為自己所修習的佛法已是最圓滿的了,所以,我們於漫漫長夜之中,勤勉不息地修習空法,從而脫離了三界苦惱之患,如今只留下這最後一次輪回果報之身,從而證入有餘涅槃。佛所教化的道法是真實不虛的,我們證得這種道法,就算是報佛之恩。我們雖為佛弟子們說大乘菩薩法門,教導他們求證佛道,但我們自己卻對這種法並無願樂,導師看透了我們的心思,所以您暫舍大法,先不鼓勵我們修行可成佛果的菩薩道,只說那些有現實好處的小乘之法。好比那位富裕的長者,他知道兒子志向低劣,所以先以方便權宜之法柔伏其心,然後才付給他一切財物。佛也是如此,他示現為一位平凡的老比丘,但卻一眼看透眾生喜歡小法的低劣心境,所以,佛便通過方便權巧法門,慢慢調伏其心,然後才教其大智大慧,令入無上佛道。

摩訶迦葉接著誦偈說:“我們這些人今天獲得從未有過的妙法,這並不是原先所期望的,可如今不求自得,就好像那位貧窮的兒子忽然得到無量財寶一樣。世尊,我們今天得到了無上的實相妙道,得到了無上的大乘聖果,在佛道妙法之中,得到了清淨佛眼,從而大開佛知佛見。過去,我們長期嚴持淨戒,終於真正的在今天獲得果報。我們在法王如來佛的道法之中久修梵行,今天才算證得無上清淨的大果。我們如今才是真正的聲聞弟子,即以佛道之聲令一切眾生普聞無餘。我們如今才是真正的阿羅漢,于一切世間的天、人、魔、梵之中,普受供養。

“世尊普施恩德,以稀有的舉措,憐憫教化我們,為我們帶來無盡的利益。佛的大恩大德,即使在無量億劫當中,也難以報答。就是以手足佈施,以及其它所有的供養,都是不能報答的。如果有人頭戴肩扛,在如恒河沙數之多的漫漫歲月中,盡心恭敬於佛,或者以美味佳膳、無量寶衣、各種臥具、種種湯藥進行供養,或者以牛頭 檀和各種珍寶建立塔廟,並以寶衣鋪地,如此種種供養,即使長達恒河沙數那麼多年月,也不足報答佛的恩情。

“諸佛真是稀有難得,個個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神通之力。諸佛清淨聖潔,是各種妙法之王,他能為下劣眾生暫時舍去這種無上道法,能為執著於事事物物外相的凡夫俗子們,隨宜說法,應機教化。諸佛對於自己的道法通達無礙,任運自如,他知道眾生的種種欲樂及其志向大小,所以便根據眾生所能接受的程度,以無量種譬喻,為眾生開示佛法。諸佛知道眾生世宿世種下的善根,也知道哪些業已成熟,哪些尚未成熟。分別得知各種情況之後,諸佛便於一乘佛道之中,隨眾生之機宜開示了三乘之法。

節錄自:顯密文庫

妙法蓮華經(三)


譬喻品第三

這時,舍利弗歡喜無比,心潮起伏,他立即站起身來,雙手合十,兩眼注視著釋迦牟尼佛那副尊嚴的面孔,開口對佛說道:“今天,我們有幸從世尊這裡聽到如此微妙的法音,個個心情振奮,莫不歎為觀止。為什麼這樣說呢?我過去曾在佛那裡聽到這種微妙的佛法,當時我看到各位菩薩都蒙佛授記作佛,心中十分悲傷,感慨自己失卻了如來佛慈悲無量的智慧知見。世尊,我以往經常獨自一人在山林樹下或打坐或漫步。那時,我常這樣暗自思索:我們這些人也同樣得入如來法性,為何如來佛不教大乘而以小乘之法度化我們呢?想來想去,我終於明白,原來這都怪我們根性低劣,福慧淺薄,並非世尊對我們小乘人不慈悲。為什麼呢?如果我們小乘之人聽到佛說成就無上聖智的因緣,就必然會以大乘法修行,從而以大乘法獲得解脫。但是,我們不瞭解佛以方便之法,隨宜說教,開導眾生,所以,剛一聽聞佛法,便不折來扣地信奉以假為真,用功修行,得證果位。世尊,我從修行佛法以來,終日竟夜,常自行克制,不敢放逸。而今從佛這裡聽聞從未聽過、從未有過的妙法,從而斷除了心中的諸多疑惑,身心愉快。安穩自得。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是真正的佛弟子,是從佛口所生,從佛法化生,真正得到了如來佛的清淨法性。”

這時,舍利弗想複述其義,便說偈道:
我聽了如來佛這清淨微妙的法音後,得到了從未有過的佛道大法,我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歡喜之情,籠罩在我心頭的一切疑網如今終於盡行消除,多少年來蒙佛教悔,總算未失缺這無上的大乘道法。佛的聲音真是珍稀難得啊!它是那麼的清淨,那麼的深遠,它能掃除所有眾生的所有煩惱,包括我這個已證得羅漢果位的人,如今聽聞了佛說的《妙法蓮華經》,也將所有的憂愁與苦惱消除淨盡了。

從前,我在山谷之中,樹從下面,或者打坐,或者漫步,那時,我常想及此事,未免歎息不已,為什麼要以小乘小法自欺自棄呢?我等也是佛的弟子,同得佛的清淨之法,但卻不能於將來演說佛有無上道法。佛的金色之身有三十二種常人所沒有的殊妙之相,佛具備十種非凡的智力,佛具足八種解脫之法。可是,我們同處佛的清淨法性之中,卻不能得到授記成佛具備上述功德的機會。佛還有八種與眾不同的微妙身相,他還具備十八種不共它乘的微妙道法,這些唯佛具有的功德,我全都失去了。我在獨自慢步之時,發現佛獨尊於大眾之中,他的名聲普聞於十方世界,為眾生帶來了巨大的福利。可是我卻失友了這些利益,我真是自己欺騙自己,還以為自己修行很到家。多少個日日夜夜,我都想起這些事情。現在請問世尊,我這些利益究竟是失掉沒有失掉呢?我常見世尊稱讚諸大菩薩,因此,我日夜間都在籌算這等事情。

今天,我聽了佛的教化之聲,知道佛是隨眾生的機宜而演說妙法,一切方便法門全歸於一乘真實之教。這種清淨微妙、不可思議的佛法使眾生都能獲得菩薩之道。

我舍利弗以前曾執著於一種邪知邪見,要作一切婆羅門外道的師父。世尊瞭解我的根基,於是教導我拔除邪見,為人說涅槃聖果之法,從而使我除盡一切邪知邪見,證得真空之法。那時,我自以為證到四果阿羅漢就是到達最終滅度的境界了。今天,我才發覺,原來我只是證到偏空之理,而非真正的涅槃。假使我將來作佛時,具足三十二種非凡相狀,諸天神、人、夜叉、龍神等皆來恭敬供養,那時,才可謂永盡諸苦,得到了真正的無餘涅槃。如今,佛已在大眾面前說我將來當要作佛,我聽了如是的法音,所有的疑慮和後悔消失殆盡。

回想我最初聽佛說法時,心中驚異不已,疑團重重,莫非是魔鬼變成佛來擾亂我的心嗎?佛對我非常耐心,他以種種因緣、譬喻以及巧妙的言辭為我再三解釋演說,他的心猶如大海一樣安穩不動,我聽了佛的說法後,心中的驚異與疑惑全都斷除了。佛對我說,在漫長的過去世中,曾有過無量無數的佛相繼滅度。這些佛在其住世教化時,都是按照這方便法門,為眾生說這種佛道之法。現在和未來的佛也是無數無量的,他們同樣以種種方便之力演說這種 佛道之法。如今的釋迦牟尼佛,從降生到出家,從得道成佛到說法教化,也是以各種方便法門,隨宜說法,因材施教。世尊現在所說的《妙法蓮華經》是真實的智慧,而魔王波旬,他是不會說出這種真理的。由此我知道,肯定不是魔來作佛,只是由於我自己墮入疑網之中,誤以為世尊說法是魔所為。

現在,我聽到釋迦牟尼佛這柔和的法音,它是那麼的深遠,那麼的微妙,由此法音暢出清淨的佛法,使我心中充滿喜悅。我將永遠安住于真實的智慧中。我將來一定會證成佛果,受天神和人類的敬拜,我將轉無上*輪,教化一切菩薩大眾。

這時,佛告訴舍利弗說:“今天,我當著天神、眾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的面告訴你,我曾于二萬億佛以前的燈明佛那裡。為了追求無上的道法,經常教化你。你也長夜跟隨我受學,我用種種方便法門引導你,從而使你生於人的佛法之中,舍利弗,我過去曾教化你志願修成佛道,可你如今竟然忘了,反而以為已得到滅度。我今天還想讓你記起當初所發的成就佛道的本願,所以為諸位聲聞弟子說此大乘經典,名《妙法蓮華經》。這是教化大乘菩薩的法門,常受諸佛的護持與關懷。

“舍利弗,我現在要為你授記:你于未來無數無邊的年代當中,將供養億萬個佛,受持奉行佛的正法,具足菩薩所行諸道,從而證果成佛,名號為華光如來,同時具足十大名號,應供,即應該享受人天的供養;正遍知,即正確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即具有能知過去的宿命明、能知未來的天眼明和斷盡煩惱得大解脫的漏盡明;善逝,即入於涅槃;世間解,即能了知世間一切,從世間獲得徹底解脫;無上士,即世間最尊貴者;調禦丈夫,即善於說教並引導世間修行的丈夫通往涅槃;天人師,即天和人的導師;佛;世尊。你的佛國名叫離垢,國土平正,清淨莊嚴,安穩豐樂,天人興旺。大地以琉璃構成,有八交道,以黃金之繩作界,旁有七寶作成行樹,花果四季不衰。華光如來也以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法教化眾生。舍利弗,你成佛出世時,雖非濁惡之時,但以本願之力,故說三乘法門。

“舍利弗,你將來成佛時的劫名叫大寶莊嚴。為什麼叫大寶莊嚴呢?因為這個佛國中將菩薩作為大寶。該國中的菩薩多得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各種算數和譬喻都難以表述其數量的從多,除過佛的智力之外,沒有人能知道到底有多少菩薩。華光佛行動時,有寶蓮花承其足下。這個國土上的所有菩薩都不只是剛剛發心修行的人,他們皆已久植善根,早就種下了諸德之本,因為他們已在億萬乃至無數個佛國世界中修清淨梵行,生生世世常受諸佛的稱揚讚歎。他們在這些佛面前,經常修行佛的真實智慧,具在巨大的神通之力,能通達諸法實相,一切行為皆真誠無偽,志念堅定不退。這樣的大菩薩充滿其國。

“舍利弗,華光佛壽命十二小劫,除過他作王子尚未成佛的時間。該佛國的人民壽命長八小劫,華光佛在十二劫過後,為堅滿菩薩授無上聖智之記號。他告訴所有比丘們說:這位堅滿菩薩將繼我之後作佛,名號叫華光足安行如來、應供、正遍知。該佛的國土也像華光佛的國土一樣,清淨莊嚴。舍利弗,這位華光佛滅度之後,正法時代為三十二小劫,像法時代也為三十二小劫。

這時,世尊想重複一下上面所說,便誦偈道:
“舍利弗,你將在未來世中證得佛果,成為大智尊,名號叫華光如來,他將在佛位上度脫無量眾生。由於他曾供養過無數個佛,具足六度萬行菩薩之道,身負如來十種非凡智力等諸多功德,多而證悟了無上的道法。經過無量無數劫之後,進入一劫,名叫大寶莊嚴。那時世界名叫離垢,全國上下一片清淨,毫無瑕穢。大地用琉璃構成,界畔由金繩圍起。到處是用七種珍寶製成的五彩之樹,四季鮮花盛開,果實累累。這個佛國中的菩薩,志念十分堅固,又得巨大神通,具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波羅蜜。這些菩薩曾在無數佛的面前修習菩薩道,現在又全都接受華光佛的教化。

華光佛作為王子時,放棄王位,舍去了世俗社會的一切富貴榮華,在其最後一次輪回果報時,出家修行,證成佛道。這位華光佛住在世間的壽命是十二小劫。該佛國的人民壽命為八小劫。佛滅度之後,正法住世長三十二小劫。在此期間,無量眾生得到救度。正法時代結束,是像法時代。像法時代住世也長達三十二小劫。在此期間,佛舍利廣泛流傳於世,受到諸天神和人類的普遍恭敬養。華光佛的所作所為,他的事蹟大概如此。福慧雙方具足的佛陀是神聖無比的。華光如來就是你的未之身,你應該歡樂慶倖這一無上大業吧!”

這時,四眾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天龍八部諸天、龍神、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參加法會的大眾,看見舍利弗在釋迦牟尼佛前得受無上聖智的記號,未來將成為華光如來,所以,他們個個歡欣鼓舞,激動不已。他們各自脫去自己身上的華麗衣服,拿來供養於佛。忉利天的天主帝釋、色界初禪天之主大梵天王等天帝、天王各與其無數天子也以其微妙的天衣以及曼陀羅、摩訶曼陀等天花供養於佛。這些天神們供養於佛的天衣在空中飄蕩迴旋,與此同時,千萬種天樂在空中齊奏,各種天花紛紛揚揚,空中響起了這樣的話語:“釋迦牟尼佛往昔于波羅奈國初轉四諦*輪,今天則再轉最妙最大的*輪。”

這時,諸天子想重宣此義,便說偈道:
釋迦牟尼佛往昔于波羅奈國初轉四諦*輪,分別講說苦、集、滅、道以及十二因緣等各種法相以及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合散生滅。今天他又轉最妙、最大的*輪,說《妙法蓮華經》,在此,佛已去除權智而說實智,不用權宜之法而直說實相奧義。這種極其深奧的法,一般人很難信受。我等諸天子從往昔以來,雖然多次聽佛說法,可是從沒有聽過這樣深奧微妙的佛法。今天,世尊講說此法,我們都很樂意聽聞。聲聞弟子 中最有智慧的舍利弗尊者如今已蒙佛授記作佛。按照這部妙法的道理,我等諸天子同舍利弗一樣,未來必將成佛,成為一切世間中最尊貴、最高尚的聖者。佛道的確是不可思義的,可是佛以其方便之力,隨眾生的根性,應機說法,引導眾生漸入佛道。我們諸天所有的福德善業,包括今世的和過去的以及所有幸運見佛的功德,都將回向于我們未來成就的佛道。

這時,舍利弗又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我聽了您說的這部妙法,已不再有什麼疑惑了。今天我在佛面親自接受無上聖智的記號,將來當成佛為華光如來。對此我均已領略了其中的道理,並信受不疑。可是在座的一千二百多名聲聞弟子均已得到心大自在的程度,這些人往昔在初果、二果、三果的階位上,修習佛的方便法門,佛常教化他們說,佛法能使眾生脫離生、老、病、死的痛苦,得到究竟涅槃的快樂。這些在三果位上的有學弟子和在四果羅漢位上的無學弟子,便也各自因為自己已消除了對自我的執著,對常有的執著、對虛無的執著,從而認為自己已得到了涅槃。而今在世尊面前聽到這聞所未聞的無上妙法,他們便都陷入重重疑惑之中。啊,世尊!請您慈悲,為在座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弟子講講這其中的原委,以使他們都能遠離疑惑與懊悔。”

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我先前不是已經說過,諸佛莫不是為了無上聖智而以種種因緣、譬喻、巧言妙辭等方便法門說法嗎?所有這些說法形式,都是為了教化各菩薩的緣故。不過,舍利弗,我今天還將再以譬喻的形式解釋這種道理,諸位有智慧的弟子就可以從這種譬喻中領略其中的奧旨。”

“舍利弗,我現在就給你們講一個譬喻。在某一個國家的某一個城鎮內的某一個村落,有一位長者,此人年邁壽高,財富無量,擁有大片田地和眾多的宅院以及許多的童僕。他的家園十分龐大,只開了一道院門,常有一二百人,有時甚至五百多人居住在他家中。可是,他家的房子均已年久失修,堂閣破敗,牆壁頹落,柱根腐朽,梁棟傾斜。一天,房舍四周忽然同時起火,整個宅院陷入火海之中。這位長者的兒子約有一二十人或三十多人當時正好都在家中。長者發現其家四面起火,頓時大驚失色,心想,我兒子雖然能從大火焚燒的院門中安全逃出,但是諸位兒子不明事故,他們依然在火宅之中嬉戲玩耍,毫不驚懼。大火快燒到他們身邊,灼熱的火苗正在烘烤著他們,但他們依然不知大難臨頭,根本沒有要求出去的意思。

“舍利弗,那位長者當時又這麼想,他自己身手有力,可以用衣、桌案掩護,從房中逃出。可他轉念一想,這座宅院只有一道門戶,而且還很狹窄,諸子年幼無知,貪戀玩耍,不願離開,有可能落於火中遭受焚燒,我應當給他們講清形勢的可怕,告訴他們這座房舍已被火燒,你們應該趕緊離開,不要讓為火將你們燒了。這樣想過之後,這位長者便如實告知諸子,讓他們迅速逃離。然而,為父的雖然非常憐憫,好言相勸,但諸位兒子卻根本不相信父親說的,他們依然高高興興地嬉戲玩耍,不驚不畏,沒有一點想出去的意思,也不知什麼是火,什麼是舍以及為何會起火,他們仍一個勁兒地東走西跑,打鬧嬉戲,若無其事地盯著自己的父親。

“鑒於這種情況,長者心想:這座宅院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如果不及時逃出,就必然會為火所焚。我現在應該以方便權宜之計,使兒子們得以免去這場災害。父親知道諸位兒子以前各自的喜好,認為他們對各種珍玩奇異之物肯定會非常喜歡,便告訴他們說:‘我有一些你們可以玩樂的東西,非常稀有難得,你們若不來取,以後肯定會後悔的。現在,大門外有各種羊車、鹿車、牛車,可供玩耍遊戲,你們應趕快從這火宅之中出來,到時,你們要什麼都會給的。’這時,諸子聽父親說有珍玩之物,正合其心願,於是個個心情激動,精神高漲,他們互相擁擠,爭先恐後地跑出火宅。

“此時,長者見諸位兒子從火宅中安全逃出,在四條大道上露地而坐,他們已沒有什麼危急之險,所以個個心安無慮,歡喜跳躍。這時,諸子都對其父親說:‘父親先前曾答應給我們好玩的東西,如羊車、鹿車、牛車等,請您趕快給我們吧!’舍利弗,這時長者便為其諸子為賜一輛大車,此車高大氣派,上面飾有各種珍寶,周圍裝有華麗的欄杆,四面懸掛著寶玲。車上覆蓋著幃幔和寶蓋,幔蓋上裝飾著奇珍異寶,寶繩縱橫交錯,繩上垂掛著各種花朵和纓子。車內鋪著重重迭迭的墊褥,放置著紅色的枕頭。車轅內駕著白牛,此牛膚色純正潔白,形體優美,筋力強健,行走平穩,速度如風。另外,在車的兩旁還有許多僕從,殷勤侍衛,為什麼會有這樣富麗堂皇的牛車呢?因為這位長者擁有無盡的財富,各種寶藏都放得滿滿的。於是他想:我的財物無量無數,我不應給諸子劣等小車。如今這些幼童都是我的兒子,對於他們,我個個喜愛,毫無偏袒,我既然有無數無量的七寶大車,就應該公平分給他們。為什麼呢?以我的七寶大車來說,將它送給一國之中所有的人,也用不完,何況這麼幾個兒子。這時,那位長者的兒子們各自乘上華麗的大車,莫不歎為觀止。他們能得到如此珍奇之物,的確是超出了當初的願望。

“舍利弗,在你看來,這位長者平等賜予諸子珍寶大車,是否屬於欺妄之舉呢?”

舍利弗回答說:“不,世尊,這位長者只是為了使諸子免於火焚之難,保全其性命,這不叫欺妄,為什麼呢?保全其它命便已算是得到了玩好之具,何況還設方便權宜之策將他們從那座火宅之中救度出來呢?世尊,如果這位長者甚至不給最小的一個車,也不算是虛妄。為什麼呢?這位長者先前曾有這樣的意圖:我以方便權宜之策使諸子出離火宅,所以說這不是什麼虛妄。何況這位長者自知有無量財富,想要諸子得到好處,從而平等給予他們妙好大車。”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說:“好!好!就像你所說的,如來佛也是如此,他是所有世間一切眾生的父親,他已永恆而乾淨地掃除了一切怖畏、衰惱、憂患和愚癡暗蔽,全面成就了佛的知見、十種智力、四種無畏,具有巨大的神通力和智慧力,具足權巧方便法門和智慧超度法門,大慈大悲,永無懈倦,恒求善事,為教化利益一切眾生,而生於此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火宅。佛在此火宅之中,為度脫眾生的生、老、病、死、優悲、苦惱、愚癡、暗蔽以及貪、瞋、癡三毒之火,便以各種法門教化他們,使他們得到無上的聖智。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所燒煮,皆是因為貪著追求於五欲,不但現世受種種苦難,而且後世也會遭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即使後世轉生於天上或人間,也會遭受貧苦、受別離、怨憎會等種種苦難。眾生淹沒在苦海之中,但卻不知不覺,不驚不怖,毫無厭倦,歡喜遊戲,不求解脫。他們在此三界火宅之中東奔西跑,雖遭大苦而不以為患。舍利弗,佛看到這種狀況後便想: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給與他們無量無邊的佛智慧,使其在佛智慧的美妙境界中歡樂遊戲。

“舍利弗,如來佛接著又這樣想:如果我捨棄各種方便法門,僅僅以佛的神通力和智慧力直接為眾生讚歎如來佛的知見、十種智力、四種無畏,那麼,眾生是不會因此而得到度脫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眾生尚未免除生、老、病、死及憂悲苦惱等各種痛苦,像長者幼子一樣無知不化,沉淪於三界火宅之中慘遭烘燒,他們怎能理解佛的微妙智慧呢?舍利弗,就像那位長者一樣,他雖然身手有力,但卻不同,只是以其方便權巧之法,盡力救度諸子免於火宅焚燒之難,然後再給每個人珍寶大車,如來佛也是如此,他雖然有十種智力和四種無畏,但也不用,他以其智慧支配的各種方便之法,在三界火宅之中救度眾生,為他們分別講說三乘法,即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對他們說:你們切莫樂居三界火宅之中,切莫貪著於粗俗破敝的色相、音聲、香氣、味道、觸覺等五欲之境。如果貪戀外境,愛欲不斷,那就會被欲火焚燒。你們這些人應當趕快離開三界火宅,到時,你們都會得到三乘,即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我今天為你們擔保,若依法修行,必能成佛,絕非虛妄,你們只管精勤修行吧。”

釋迦牟尼佛接著說:“如來佛以這種權宜方便法門誘導眾生脫離三界火宅之後,又對他們說:你們應當知道,這三乘之法都是三世十方一切聖佛經常讚歎的法門,這些法通達一切,自在無礙,了脫萬緣,無所依求。乘于這三乘之車,以清淨的妙法自修自娛,便可得到無量的安穩和快樂。這些清淨妙法有:五根(由於五根的增長所產生的與五根相應的五種維持修行、達到解脫的力量)、七覺支(達到覺悟的七種次第或組成部分,即憶念佛法念覺支、根據佛法標準分辯是非真偽善惡的擇法覺支、努力不懈修行的精進覺支、聞法生喜的喜支、因斷除煩惱,身心安適愉快的輕安覺支、心注一境思悟佛法的定覺支、心無偏頗的舍覺支)、八正道(八種通向涅槃解脫的正確方法,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四禪(用以治惑、生諸功德的四種基本禪定,從初禪、經二禪、三禪到四禪,心理活動漸次發展,形成四種不用的精神境界)、四無色定(為對治色界的束縛、滅除一切外境感受和思想的修行和由此達到的四種精神境界,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八解脫(通過八種禪定而•棄對色和無色的貪欲)、三三昧(即三解脫門:觀人、法二空的空解脫;觀諸法無相、本無差別的無相解脫;觀生死可厭,不可願求的無願解脫)。

“舍利弗,如果有這樣一類眾生,他們本身具有一定的智慧,跟從如來佛聽法生信,勤勉修持,想迅速出離三界苦海,自我求得涅槃解脫。這就叫聲聞乘,就像那位長者的兒子為求羊車而出火宅一樣。如果有的眾生跟隨如來佛聽法生信,勤勉修行,毫不懈怠,追求自我成就的智慧,喜歡獨自寂靜修行,深知十二因緣的道理。這就叫辟支佛乘,也叫緣覺、獨覺 乘就像那位長者的兒子為求鹿車而出離火宅一樣。如果有的眾生從如來佛那裡聽聞佛法,一念生信,受持不疑,勤奮修行,精進不息,追求了知一切法的一切智、一般眾生所不能有的佛智、佛圓滿覺悟的自然智、無師智以及如來佛的知見、十種智力、功德,發大慈大悲之心,憐憫安樂一切眾生,利益諸天神和廣大人類,度脫三界六道的一切眾生。這就叫大乘,菩薩追求此乘所以稱大菩薩,就像那位長者的兒子為求牛車而出於火宅一樣。”

佛接著又說:“舍利弗,那位長者見諸子安全出離火宅到達沒有危險的地方,心想自己的財富無量無數,便平等地賜與諸子大白牛車。如來佛與這位大長者一樣,他是一切眾生的父親,他為億萬生設立佛法之門,使他們由此出離三界苦海,逃脫可怕的險道,得到涅槃解脫的快樂。如來佛見眾生已經出離三界苦海,便又想:我擁有無量無邊的智慧,具足十種智力和四種無畏以及其它許許多多的佛法寶藏。所有這一切眾生皆是我的兒子,我應平等地給與他們大乘寶車,不能只讓一部分人自我滅度,而應以如來佛的滅度來滅度他們所有的人。這些眾生只要能脫離三界,我將把諸佛的禪定、解脫等妙法神力當作娛樂之具給他們所有的人。諸佛所有的妙法神力都唯一的實相和唯一的佛智,常受諸佛的讚歎,能帶給眾生清淨、微妙、至善至美的樂趣。

“舍利弗,如來佛與那位長者一樣。那位長者最初以三種車引誘諸子出離火宅,可是後來卻只給他們大車,一種用各種寶物盡情裝飾、安穩舒適、最為微妙的大車。這位長者如此作法毫無虛妄的過錯。如來佛也是這樣作為,也是沒有虛妄可言的。佛初說三乘之法引導眾生,然後只用大乘度脫眾生。為什麼呢?如來佛有無盡的智慧、十力、四無畏等佛法寶藏,能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可是,眾生一開始是不能完全接受的。舍利弗,由於這種緣故,你該明白諸佛才用其方便之力,在這唯一的佛乘法上,分別說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之法。”

釋迦牟尼佛欲重宣以上義趣,便說偈道:
譬如一位長者,有一座很大的宅院,這宅子年久失修,柱根已經腐朽,梁棟已經傾斜,房基開始塌陷,牆壁四處裂縫,泥皮片片剝落,覆蓋的草苫隨處亂墜,椽簷錯位,四周遮擋物彎彎曲曲,到處是雜穢之物,宅院中住著五百人,與此同時,各類飛禽走獸也雜居院內,飛來走去,如入無人之境,如鷂鷹、雕鷲、鳥鵲、斑鳩、鴿了等各類飛禽,•、蛇、蝮、蠍、蜈蚣、蚰蜓、壁虎、百足、鼬、狸、鼷鼠等各種惡蟲。院內屎尿遍地,蜣螂等蟲爬集其上,狐狸、豺狼、野乾等在院中咀嚼食物,到處踐踏,啃噬死屍,一片骨肉狼藉。因此,一群群饑餓瘦弱的饞狗都來爭食骨肉,它們張惶失措,到處找食,相互嘶咬,狂吠亂叫。這座宅院已變成這副模樣,十分的恐怖陰森。

另外,這座院子中還有各種妖魔鬼怪吃食人肉。各種毒蟲、各種惡禽猛獸,或者懷胎而生,各自躲藏掩護。諸鬼都來爭搶食物,吃飽之後,邪惡之心大增,故而相互爭鬥,打罵之聲極其可怕。那些鳩盤荼鬼們都蹲在土堆上面,有時則離地一二尺,往返遊轉,縱情嬉戲,它們捉住狗的兩足,使勁摔打,諸狗失聲亂叫。這些鬼還以腳踩在狗的脖子上,使狗嚇得驚恐萬狀,從而尋求樂趣。又有許多形體龐大的惡鬼也住在這座宅院之中,它們光著又黑又瘦的身子,到處嚎叫著尋覓食物。一些咽喉如針般窄細的餓鬼也穿梭其中,還有一些首似牛頭的惡鬼,有的吞噬人肉,有的啃咬狗肉。這些惡鬼蓬頭垢面,兇惡殘忍,它們饑渴難挨,嚎叫不已,奔走不息。這痤宅院中所有的妖魔鬼怪、凶禽猛獸個個饑腸轆轆,急於求食,四下亂跑,向外張望。如此禍患深重的宅院實在是恐怖之極。

釋迦牟尼佛接著又對舍利弗等人講道:“這座破舊的宅院屬於一人所有,可是此人近日外出不在家中。時隔不長,一天,後院忽然起火,一時間,四面俱焚,火光沖天。房中的棟樑椽柱被火燒得聲大作,紛紛震裂,折毀落地。牆壁也隨之塌崩。這時,宅院內的各種鬼神都揚聲大叫起來,那些雕鷲等鳥禽與鳩盤荼等鬼怪由於自我爬不出來,都躲在四周,驚恐不已。各種惡獸的毒蟲,到處亂竄,各自尋找孔穴藏身。一種名叫毗舍•的鬼此時也住在火宅院之中,這些鬼由於很少有福業和功德,所以為火所逼,便相互殘害,飲血食肉。野幹之類的蟲獸首先被火燒死,那些較大的惡獸便都來爭著吃食,弄得臭煙滾滾,遮天蔽日。蜈蚣、蚰蜓、毒蛇之類的爬蟲為煙火所熏烤,爭搶著爬出洞穴,而一旦出穴,隨之又被鳩盤荼鬼抓起吃食。那些餓鬼們頭上燃著火苗,個個被燒烤得饑渴難耐,燥熱惱亂,四處躲藏。總之,這座宅院已變得如此險惡可怖,其中的毒害和火災多得難以述說。

就在這時,宅院的主人正好站在門外。他聽說自己的兒子事先誤入宅中戲耍,由於幼小無知,這時仍在火宅中玩樂不止,不知出逃。這位長者一聽,立即沖入火宅之中。諸子也正需要有人救濟,以免除火燒之災。這位長者便將宅中各種惡鬼毒蟲以及蔓廷的火宅全都告知他的兒子,並說這些苦難一個接著一個,是沒完沒了的。那些毒蛇、•蝮、夜叉、惡鬼、野幹、狐狸、凶狗、雕鷲、鷂鷹、百足等均已饑渴難忍,火燒火燎,何況還有熊熊的大火!可是,這些兒子們雖然聽到父的教誨,但卻毫不理會,仍然熱衷於火宅,繼續嬉戲玩樂。

這時,長者心想:諸位兒子如此無知,平添我許多憂愁和煩惱。如今的這座舍宅已無任何可愛的地方,可兒子們卻仍然像喝毒酒一樣,沉溺於嬉戲,不能自拔。他們不聽我的教導,必將會被大火燒身的。於是,這位長者又想了想,設計出一套權宜方案。他告訴兒子們說:我有種種珍玩之具和各種微妙的寶車,如羊車、鹿車、大牛車等,如今都在門外放著,你們趕快出來,我將為你們造作這些寶車,你們可以隨意遊戲玩樂。兒子們聽說有如此寶車可以玩耍,便立即爭先恐後地跑出火宅,來到宅外空地上,從而脫離了火宅之難長者見兒子們已出火宅,呆在四條道上,於是,他便坐到師子座上,自我慶倖地說:現在我可放心了。這些兒子的生長、養育都很不容易的,他們幼小無知,誤入險宅,那裡毒蟲遍地,鬼怪肆虐,四面大火,可兒子們卻貪著其中,只顧玩樂,幸虧我救了他們,使其得以脫離險境。所以,我現在非常快樂。

此時,長者的兒子們聽說父親正安坐于師子座,便都來到這裡,對父親說:請您賞賜我們三種寶車吧!正像事先所許諾的,只要諸子從為火宅中出來,就隨其所欲,給他們三種寶車。現在正是時候,該給他們了。這位長者十分富有,庫藏極其充裕。於是,他讓人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等各種寶物,製造這些大車,並極盡裝飾,四周設置有欄杆,四面懸掛著寶玲,金繩交錯,真珠編綴的羅網蓋在車上,用黃金作成的花朵和纓子處處垂掛。各色綢緞環圍周邊。車內鋪著用柔軟絲織物或絲棉作成的墊褥,墊褥上蓋著價值千億、鮮白潔淨的上等精細棉布。駕駛這部寶車的是肥壯多力、形體優美的大白牛。許多陪同和侍從跟隨著牛車,以隨時護衛和侍奉。那位長者將如此美妙的牛車平等地賜給他所有的兒子們。這時,諸位兒子個個歡欣鼓舞,蹦蹦跳跳,他們坐上這種美妙無比的寶車,四處遊轉,歡樂嬉戲,逍遙自在。

“舍利弗,我也是如此。作為一切聖賢中的尊者,我是所有世間眾生的父親,而一切眾生則是我的兒子。眾生沒有智慧之心,深深地執著於世俗的快樂,可是,眾生居住著的三界是毫不安穩自在的,它就像一座火宅一樣,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苦難,是極其可怕的。生、老、病、死等諸多憂患就像火一樣燃燒不息。如來佛業已離三界火宅,寂然閒居于世外桃源,悠然自在,安穩快樂。可這三界都是我如來佛所有,三界中的一切眾生也都是我如來佛的兒子。如今三界之中災難重重,只有我一人才能救護他們。可是儘管我教化告誡他們出離三界,他們總是不聽。看來,他們對各種欲染的貪著也確實太深了。基於這種情況,我便大開方便法門,為眾生說三乘之法,先讓眾生知道三界之苦,然後再為他們開示出離三界的道路。這些佛弟子們若能信念堅定,即可具足三明,即悉知過去世因緣的宿命明,知未來世生死情況的天眼明,斷除一切煩惱的漏盡明。除過這三明之外,只要眾生精進修生,還可獲得六種神通,即:飛天入地、變化自在的神足通、能見六道一切眾生苦樂境界的眼通、能聽見六道一切聲音的天耳通,能知六道眾生內心所念之事的他心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一切眾生一切世的宿命及所作之事的宿命通,斷除一切煩惱惑業,永遠擺脫生死輪回的漏盡通。只要眾生以我開示的道法修行,他們即可得到緣覺的果位,以至成為行為、果位、信念三者都不退轉的菩薩。

“舍利弗,我以這些譬喻法門為眾生開示唯一的佛乘法門,引導他們從小乘權宜法門轉向大乘真實法門。你們若能相信我的這些說法,並以修行,那麼,你們每個人都可以成就佛道的。這種佛乘之法,是最微妙,最清淨的法門,無論在哪個世間,它都是至高無上的。如果佛最喜歡這個法門,一切眾生都應稱讚這個法門,都應該供養、禮拜這部《妙法蓮華經》。在這個寶乘裡面,有無量無數的佛功德,如十種智力、八種解脫以及各種禪定、各種智慧和佛其它的所有妙法。如果眾生證得這種寶乘,那麼佛的兒子們就可以年年歲歲,日日夜夜,不斷遊戲,歡樂無比。這些眾生與所有的菩薩以及聲聞大眾乘上個寶乘就可一直到達佛道的妙樂之境。所以說,在十方世界任何地方尋找不到這麼高深微妙的佛法,其它的佛法都是佛的方便法門。

“舍利弗,我今再告知你,你們這些人都是我的兒子,我就是你們的父親。你們這些人億萬年來一直為各種苦難所煎熬。如今,我將拔除所有人的所有痛苦,使你們都脫離三界苦海。雖然我當初說過你們已得滅度,但斷盡生死,並非真實的、最徹底的滅度。如今,你們應該作的就是修習佛的智慧,修習真實的佛乘之法。這些大眾之中會有菩薩能專心一意聆聽諸佛最真實的法門。諸佛雖以方便法門說法,但所有的方便法門都是真實法門而設,即開權教以顯實教,所以,方便法門所教化的眾生,最終還是要作一個菩薩,去修習最真實的佛乘之法。

“若人缺乏智慧,深著愛欲,佛便為這部分人說苦諦,讓他們知道三界即苦。眾生聽後,心生歡喜,覺得此法是未曾有的妙法,是千真萬確,永恆不變的真理。若有眾生不知苦的根源,他們深深執著于引起諸苦的那些東西,一時一刻都不能捨棄。佛便為這部分眾生方便說法,告知他們一切苦難的原因,究其根本都是貪欲,這就是集諦。滅掉各種貪欲,苦則無依託,從而也便滅盡了諸苦,這就叫第三諦,即滅諦。欲得滅諦,就必須修行於道,此即是第四諦—道諦。解除一切苦的束縛,即得到解脫。這些人在哪些方面得到解脫呢?這些人只是離開了虛妄,故名為解脫,其實他們並沒有在所有方面都得到解脫。佛說這些人沒有真正滅度,因為他們沒有得到至高無上的佛道,所以佛不願讓他們在這種境界下得到不徹底的滅度。

“我是諸法之王,在諸法中遂意自在,通達無礙。為了使世間眾生得到快樂和安寧,獲得徹底的解脫,所以我才出現於世。舍利弗,我的這個實相法印,是為了利益所有眾生才說的,不能隨便在任何地方妄自宣傳。如果有人聽了此經之後,隨順經旨,歡喜受持、虔誠信仰,當知此人是菩薩發心,已達到毫不後退的阿•跋致境界。如果有人信仰、受持此經大乘法者,那麼此人肯定在過去生中曾見過過去諸佛,恭敬供養這些佛,並從諸佛那裡聽聞過這訓妙法。如果有人能相信你所說的法華經義,那麼這人就是見到了我釋迦牟尼佛,也見到了你舍利弗尊者以及比丘僧和諸菩薩。這部《妙法蓮華經》是為那些智慧深邃的人說的,見識短淺的人聽了,會迷惑不解。所有拘泥于初乘聲聞和二乘辟支佛的人,對於此經中的妙理是很難領會的,所以他們也無力弘揚這部大乘經典。你舍利弗是聲聞弟子中富有智慧的人,你對於這部佛典尚且通過智慧分辨,虔誠信仰,從而得以領會貫通,何況其它聲聞弟子,那就更難理解了。其它聲聞弟子由於信仰佛的話語,所以也隨之信仰此經,逐漸領會經義,但這並不是出於他們本有的智慧之力。另外,舍利弗,對那些傲慢、懈怠、執著於我見的人,不要說此經典。那些見識短淺的凡夫俗子深深地貪著於世俗的五欲,他們聽了此經後是不能理解的,所以也不要為這些講說此經。

“如果有人不相信甚至譭謗此經,那麼,他就斷了世間的一切成佛種子,從而永遠不得成佛解脫。如果有人聽了此經後,皺起雙眉,懷疑不信,你當聽這些人將會有多麼大的罪報。無論是佛在世時,還是佛滅度後,會出現一些誹謗這部經典的人。他們看見讀誦、書寫、受持此經的人,便表示輕賤、憎恨或嫉妒,甚至懷恨在心。這些人的罪報,你今再聽一聽。此人命終之後,將墮于阿鼻地獄之中,在這個第八無間地獄之中受苦滿一劫之後,再轉生於其它地獄之中,如此輾轉至無數劫,常受地獄之苦。從地獄出來後將墮於畜生道中,作狗或作野幹,其形骨瘦如柴,又黑又醜,滿身疥癩,人人見而避之。又由於它為人們所厭惡、所輕賤,所以,常常忍饑挨餓,骨肉枯竭,活著遭受各種苦楚,死了磚瓦石塊加身。這都是由於他誹謗《妙法蓮華經》,從而斷絕了佛種的緣故,所以才受到這樣的罪報。如果此人轉生成駱駝,或生成驢,那麼它就會身上時常負著重物,被人用棍棒捶打。它們終日只想喝水吃草,除此之外,一無所知。如此罪報都是因為他當初曾誹謗這部經的緣故。這些謗經者有進轉身為野幹,到村落中尋覓食物,它身上長滿疥癩,又缺少一隻眼睛,所以遭到村裡小孩子的追打,各種痛楚齊集一身,有時便受苦致死。由此死後又托生成蟒蛇,身形又長又大,足有五百由旬那麼遠。它雖有耳但不能聽,沒有足,所以只能宛宛轉轉地用肚皮走路。常被各種小蟲咂食,晝夜受苦,無有間歇。這些罪報也是由於他當初誹謗《法華經》的緣故。

“如果這位謗經者有朝一日終於轉生為人,那也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愚鈍,愚癡無知。他必然是身材矮小,相貌醜陋,或彎腰駝背,或雙足彎曲瘸跛、眼盲、耳聾、背曲,四肢五官無一是處。這種人若有所言說,人皆不信,口氣常臭,鬼魅附身,貧窮下賤,為人所使,多病消瘦,無依無靠。他如果對人百般奉承諂媚,對方不在意。如果學得什麼知識,很快又會忘記。如果修習醫道,按照方子治病,卻更增加了病人病痛,甚至還會將人弄死。如果自己有病,沒有人為其治療,自己吃下一劑良藥,反而會使病情加生。若遇時局動亂,其家或遭查抄,或遭搶劫,或遭盜竊。這些罪報都遇到他的頭上。這樣的人總是轉生於危難險惡之處,他瘋狂無知,耳聾心亂,永遠聽不到佛法。在如恒河沙數多麼無量無數的劫當中,這位謗經者一經轉生,常常或聾或啞,五官缺無,長期處在地獄之中,就像遊園觀景一樣,一去再去,難以返回。在餓鬼、畜生兩種惡道之中,就好像在自己家中一樣,更是常來常往,驢、駝、豬、狗等就是他的行動之處。這一切罪報都是因為他當初誹謗《法華經》的緣故。即使他脫離惡道轉生為人,那也是聾、盲、喑、啞、窮困潦倒,這些衰敗之像猶如裝飾一樣伴隨著他的生命,而且他還百病纏身,或水腫,或乾瘦,或生有疥癩,或生有膿瘡,這些疾病猶如衣服一樣經常穿在他身上。他的身體常散發著臭味,垢穢不淨。由於深著我見,脾氣日趨暴躁,淫欲極盛,甚至與禽獸相交。這些罪報都是由於誹謗《法華經》的緣故。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舍利弗說:“誹謗《妙法蓮華經》的人,若說他的罪過,那簡直是窮劫難盡。因為這個緣故,我今告訴你,不要在沒有智慧的人當中講說《妙法蓮華經》。如果遇到諸根信伶俐,有智慧明事理、多聞強記、一心追求佛道的人,就可為他們講解《妙法蓮華經》。如果有人曾在過去世中見到成千上億的佛,並在諸佛所修福積德,植下了眾善之根,從而信心堅定。像這樣的人,是可以為他們講說《法華經》的。如果有人精進不怠,常修慈悲之行,甚至不惜身命一心修行,普救眾生,這樣的人是可以為他們講說此經的。如果有人恭敬虔誠,毫無二心,遠離凡塵愚癡,獨處山澤,勤勉修行,這樣的人就可為他們講此經典。另外,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棄謬誤之師,親近善友,這樣的人乃可為其說此經典。如果看見佛弟子持戒清淨,猶如尋明珠一樣求大乘經,這樣的人可以為其說此經典。如果有人毫無•恚惱亂之心,質樸直率,柔順和藹,經常憐憫一切眾生,恭敬供養諸佛,這樣的人,可以為他們說此經典。如果又有一部分佛弟子,他們在大眾之中,以其清淨無染之心,通過各種因緣法,譬喻尖以及美妙言辭等廣宣佛法,像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們講此經典。如果有的比丘為了各種微妙智慧而四方求法,恭敬合掌,頂禮信受,他們只受持大乘經典,甚至不信受其它經典的一句話,這樣的人,是可以為其說此《法華經》的。如果有人像求佛舍利那樣至誠求此《法華經》,求得之後頂禮受持,他們甚至不再追求其它經典,也未曾念過外道的典籍,像這樣的人,才可以為他們說此大乘經典。舍利弗,我今告訴你,我所說的這些志求佛道的人,是窮劫難盡的。這些人能夠信解無上佛道的妙法,所以,你應當為他們講說這部《妙法蓮華經》。

節錄自:顯密文庫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妙法蓮華經(二)


方便品第二

這時,世尊結束禪定,安詳地告訴舍利弗說:“諸佛的智慧深奧無比,難解難入,所有聲聞、辟支佛二乘之人不得知曉。為什麼呢?因為佛之所以能成為佛,關鍵在於他曾親近供養過成百上千、數萬數億以至無量無數個佛,並隨順諸佛修習,盡行諸佛無量種道法,勇猛無畏,精進不怠,名聲普聞於大千世界,成就了前所未有的深妙法門。佛隨宜說法,因機施教,所演法義微妙難解。舍利弗,我自成佛以來,曾為眾生廣泛宣講過去、現在、未來種種善惡因緣,還曾以各種各樣的譬喻為眾生講解佛法、通過無數巧妙方法的教化,引導眾生轉迷成智,遠離各種執著系縛,獲得開悟和解脫,為什麼呢?因為如此來雖然是從真如實象中如實而來得以成佛,但他同時又具備了權巧方便的法門,能以種種因緣譬喻廣演言教。佛這種權實並用、事理圓融的知見波羅蜜,全都完整具備,舍利弗,如來佛的知見,廣大而深遠,無數無量,無有障礙。佛的十種特有力量和四種無所畏懼,佛的禪定和解脫之定等皆深奧無邊,為亙古未有的法門。舍利弗,如來佛能通過各種不同方式,非常巧妙地宣說各種法門,其說法之辭柔和細軟,使眾生聽後無不歡心愉快。舍利弗,取要言之,如來佛已成就了無量無邊、亙古未有的法門。算了,舍利弗,不必再說了。為什呢?因為,如來佛所成就的第一稀有難解之法,只有諸佛與釋迦牟尼佛才能窮究盡底,領悟諸佛法實相非實非虛,無相而不相的微妙理趣。而諸法實相則是從諸法的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幾個方面來把握的。所謂相即外觀形相;性即本性;體既眾生之質伴;力即事物所具有的功能;作即身、口、意三業的作為;因即因、根源;緣即輔助原因;果即結果;報即報應、果報,如是本來究竟等指本末皆空。

這時,世尊想重宣此義,便以偈頌形式說道:
世間和出世間唯一的大英雄——佛,其實是高深莫測的,無論天上的神眾,還是地上的世人,所有一切眾生都不知道佛的深妙境界。佛的十種智力和四種無所謂,佛的各種解脫之道和諸多禪定,還有佛的其它道法,都是無法測度的。我本已跟從過無數個佛,具足了他們的所有道法,這些道法個個甚深微妙,一般人很難見到,也很難明瞭。佛已在無量億劫數以前,廣泛地修持佛的道法,終於在修法行道的所得成正果。所有這些,我已悉知悉見。像剛才所說的十種大果報,尤其是其中法性與法相的深奧義趣,只有我和十方諸佛才能明白。因為這種法不可以隨便就講給人聽,它是究竟實相的法門,在這裡沒有用言語表達的路,也沒有用心思考的餘地,它是超言絕象,絕對寂滅的一種至高境界,無論是哪類眾生都不能理解其中的義趣。除過信力特別堅固的大菩薩之外,佛的其它弟子,即使曾供養過許多佛,消除了一切煩惱和欲望,只餘下最後這一次輪回果報之身,行將獲得最終解脫,他們也是無法測知佛的智慧的。假使全世界的人都像舍利弗那樣富有智慧,他們即使窮盡思想和智力來揣測佛的智慧,也是揣測不到的。別說一個世界,就是十方所有世界中的眾生都像舍利弗或其它所有的佛弟子那樣智力超群,挖空心思,共同來度量、揣測佛的智慧,也還是不能理解的。因為這些聲聞弟子的智慧只是權宜之智而非體悟實實相境界的實智。比聲聞乘更高一級的辟支佛乘具有銳利的智慧,他們已斷盡煩惱,即將最後解脫。可就是這些辟支佛,即使像竹林一樣密密麻麻地佈滿十方世界,他們萬眾一心,在億萬劫那麼長的時間裡,共同思量佛的實智,也是連一點點都無法知道的。初發心的菩薩,已曾供養過無數的佛,他們對佛法的道理宗趣都通達無礙,而且還善於講說。假使這些初發心的菩薩像稻子、麻、竹子和蘆葦那麼充滿了十方世界,他們一心一意,用其微妙的智慧,在恒河沙劫那麼長的時間裡,共同思量,也無法知道佛的智慧。那些發心之後不再後退的菩薩,即使像恒河之沙那麼多,他們一心共求佛的智慧,也是不得知曉的。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舍利弗說:“這種清淨超凡、不可思議、甚深微妙的實相之法,我今天已全部證得。只有我和十方諸佛才知道實相之法的深妙義趣。舍利佛,你應當知道,十方三世一切佛的話語是沒有什麼兩樣的,都說的是真實的、同樣的妙法,所以,對於佛所說的各種法,都應當堅信不疑。我說法已很長時間了,各個時期所說之法皆不相同,在這說法的最後時期,我就應該將所有的真空的、終極的佛法和盤托出。過去,我說四諦法教化聲聞乘弟子,說十二因何緣法教化緣覺乘弟子,都是為了讓他們脫離痛苦的系縛,迅速達到涅槃解脫的彼岸。佛善於隨宜說法,因機施教,針對不同時期、不同眾生,佛示以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乘之教,其中菩薩乘才是最真實的、最終極的教法。眾生不理解這種終極之法,處處執著,看不破,放不下,從而難以獲得徹底的解脫,不得達到佛的境界。今天,我將宣說這種終極之法,以使眾生從執著束縛之中解放出來。

那時,參加法會的大眾之中有些修習聲聞小乘,已斷除煩惱的阿羅漢如阿若•陳如等一千二百多人,還有些發心求聲聞乘和辟支佛乘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他們各自都在想:今天,世尊為什麼要反復而周備地稱讚諸佛隨機施教的方便法門呢?今天,他為什麼要反復強調佛所證司的妙法甚深難解,他所講的佛法,其真實的旨趣都是很難理解的,所有聲聞弟子和辟支佛都不能領會其中的奧妙。佛以前所講的那種涅槃解脫法義,我們都已領會,並將依此進入涅槃境界。可是,現在佛的意思是說以前所講的法並不是究竟徹底的實法,只是權宜方便的權法;以前說的並非實智,而是權智。佛這麼一說,把我們都搞糊塗了,不知佛所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究竟的義理到底是什麼。當此之時,舍利弗知道大家心中的疑惑,加之他自己也不明白,於是問佛道:“世尊,您今天為何再三稱讚三世諸佛那些靈活方便而又深奧的法門呢?我舍利弗自從跟著您學法修行以來,已四十多年了,還從來沒有聽您這樣說過。今天,四眾弟子對此都不明白,懇望世尊為我們講講其中的道理,今天您到底為何要如此殷勤地讚歎如來佛的奧妙難解之法門?”

這時,舍利弗想在複述一下自己的想法,便以偈頌形式說道:
世尊啊,您是最尊貴的聖人,您的智慧好比太陽一樣無與倫比。好多年以來,你為眾生演講這些佛法,循循善誘,勤勉不息。您說您自己已證德如是諸法:十種智力、四無所謂、種種神通三昧、四禪八定、八種解脫等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法門。佛通過長期修道所得到的微妙之法是實智,而不是權智,所以,聲聞、緣覺之人都不明白,也沒有人能夠發問。這種法只有佛這才能明白,佛所達到的這種意境,是很難揣摩測度的,所以,也是沒有人能發問的。沒有人問,世尊便自己宣說這種法,並稱揚讚歎佛所行的無上聖道。由此佛道而得的真實智慧與權宜之智不同,它是極其微妙的,只有諸佛才能得到的。經佛這麼一說,如今,無論是已斷除煩惱的羅漢,還是求證涅槃的辟支佛等眾弟子們都已墮入疑網之中,他們都在暗自發問,佛為何今日又這麼說呢?那些追求緣覺的比丘、比丘尼以及諸天神、龍神、鬼神,還有幹闥婆等大眾疑慮重重,面面相覷。他們都望著釋迦牟尼佛,期待著佛為他們解釋其中的原由。在所有聲聞弟子中,佛說我是智慧第一,但即使以我的智慧,如今也不能理解佛的意思了。到底什麼法是究竟的法門,什麼道是佛所行的圓滿之道?作為佛口所生的真子——菩薩,都已合起掌來,恭敬地看著佛,等待著佛開口說法,盼望佛說出最美妙的法音,道出最真實的道理。如恒河之沙那麼多的天龍八部神,約八萬都求證佛果的各類菩薩,以及億萬國土等都來到佛的面前,他們都合起掌來,虔心敬佛,想聽聞世尊演說所修證的這種具足圓滿的無上菩提大道的真實義理。
這時,佛對舍利弗說:“算了!算了!不必再說了。若說這種至高無上的奧秘之法,一切世間的諸天神和人類都會驚異懷疑。”

舍利弗又對佛說:“世尊啊,請您說吧!為什麼呢?參加這次法華盛會的億萬眾生皆曾見到過佛,他們的根性非常聰明,他們的智慧都十分明亮通達。他們聽過佛的宣說之後,就會產生出敬信之心來的。”

接著,舍利弗想重新表達自己的意思,便以偈頌形式說道:
妙法之王,世間最尊貴的佛呀,您不必擔心,就為我們講解無上道法的奧秘吧。這次法會中有無量無數的眾生,肯定有能夠敬信奉持的弟子。
佛又制止舍利弗說:“如果我宣講這種佛法,一切世間中的天神、人眾、阿修羅都會驚懼而懷疑的,尤其是那些虛偽傲慢的比丘,他們自以為一切佛法都懂了,不會相信還有未解的妙法的。這些人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他們將墮於地獄、餓鬼或畜生道中。”

這時,世尊又以偈言形式複述道:“算了!算了!不必說了。我這種甚深微妙的法門一般人是想像不來的,那些虛偽傲慢之輩聽後肯定不會恭敬信受的。”

這時,舍利弗又對佛說道:“世尊啊,請您為我們宣說吧!請您為我們宣說吧!在今天的這個盛大法會中,與我們同輩份的弟子們足有億萬之眾,他們世世代代接受佛的教化,這樣的人必然會對佛所說的妙法產虔誠的信仰的。他們一旦聽聞佛說這樣的妙法,就會在漫漫的長夜之中,身心安穩,得到無窮的益處。”

這時,舍利弗想再說一遍,於是又以偈頌形式說到:
至高無上、福慧雙圓的世尊啊,請您為我們宣講這獨一無二的妙法吧。我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今日懇請您詳細地分別解說。請您放心,這次法會中的無量眾生都會恭敬信受您的妙法的。他們已多生多世蒙佛教化,怎能忘記佛的法乳之恩呢?您看他們都已誠心敬意,虔誠合掌,靜等著聽受您的話語了。我等一千二百人及其它一些求證佛果的弟子,願為在座的大眾請法於您,懇請您分別解說佛的無上妙法。我們這些人如果聽到這等微妙之法,必定會皆大歡喜。

這時,世尊告訴舍利說:“你已連續三次懇切請求,我怎好不說呢?現在,你就洗耳恭聽,仔細思考,我將為你們分別解說。”

就在如來佛說這話時,法會中有部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約五千人立即從其座位上站起來,對佛行禮之後,退出了法會呢?因為他們前世種下的罪惡之根太深重了,這些人福薄慧淺,毛病很多,尤其是驕傲自滿,他們本來沒有得到上人法,卻說自己已經得到;本來還沒有證得某種果位,卻自認為已經證得。這些人有如此的過失,所以他們又坐不住了,看來,他們是無緣聽法華經的。對此,世尊默然而不加制止。

接著,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現在留下的已不再有碎枝雜葉,全是有善根,有真純信心的人,舍利弗,這些傲慢水平面淺薄的人走了也好,你們喜歡聽,我就為你們說吧。”

舍利弗連忙說:“太好了!世尊,我們非常喜歡聽您說法。”

佛告訴舍利弗說:“這種妙法不是任何時候都能聽到的,只有在各種條件成熟時,諸佛如來才宣示它于眾生,就好比優曇缽花一樣,只是到了一定時間才開放。舍利弗,你們這些人應當相信佛所說的教法,佛說的一切話語都是真實不虛的。舍利弗,諸佛為了顯示真實的法旨而以一種權宜之法隨機施教,因人說法,這其中的道理是不容易明白的。為什麼呢?多少年來,我一直以種種方便法和因緣法,並舉出許多譬喻的言辭來演說諸法。這種法不是一般的認識所能理解的,只有諸佛才知道這種法的奧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所有的佛都只有為著一件大事才出現於世的。舍利弗,怎樣理解諸佛只是為著一件大事才出現於世呢?諸佛見眾生為無明所縛,生生死死,輪回受苦不得解脫,為了使眾生打開佛知、佛見之門,從而剔除愚昧,洞明諸法實相,證到清淨的果位。所以,諸佛才出現於世;為了給眾生指示佛知、佛見,使他們明白人人都有佛知、佛見,所以,諸佛才出現於世;為了使眾生覺悟自身本有的佛知、佛見,使他們內心深處真正領受,所以,諸佛才出現於世;為了使眾生實際證入佛知、佛見,從而證得佛果,最終解脫,所以,諸佛才出現於世。舍利弗,這就是諸佛因為一件大事的緣故才出現於世的道理。可見,所謂大事因緣,實際上就是欲令眾生開、悟、入佛知、佛見,從而了脫生死,離苦解脫”

釋迦牟尼佛接著又對舍利弗說:“諸佛如來只是教化,讓他們明白,所有一切作為常常就為著這一件事,即唯以佛知、佛見,開示、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佛僅僅以唯一的佛乘來為眾生說法,除此佛乘之外,再沒有其它什麼乘了,既無所謂大、小二乘,也無所謂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舍利弗,所有十方諸佛所說的法也都是如此,只有唯一的乘,而無其它的乘。舍利弗,過去世中的諸佛以無數方便權宜之法,通過種種因緣果報、各類譬喻、美妙的言辭等為眾生演說了一系列佛法。這些佛法無論是以小乘、大乘,還是以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形式出現,佛的本懷只是為了演說這唯一的佛乘。眾生跟從諸佛聽法修習,最終將獲得一切種智,即唯佛具有的中道智慧。舍利弗,未來世中的諸佛,他們出世之後,也將以無數方便之法,借助於種種因緣、種種譬喻以及美妙的言辭,為眾生演說一系列佛法。這些佛法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它們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說明唯一的佛乘。未來世中的眾生隨佛聽法,最終也將證得無所不知的一切種智,從而成佛解脫。舍利弗,現在世中的十方無數佛國中,所有的佛都在饒益眾生,使眾生得到安穩和快樂。這些佛也是以無量方便之法,利用各種因緣、譬喻和言辭為眾生演講各類佛法。這些佛法都是圍繞著唯一的佛乘而展開的。十方世界的眾生聽佛法,終將獲得佛的無上聖智。舍利弗,所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佛的宗旨就是教化菩薩,欲以佛的知見指示眾生,欲以佛的知見覺悟眾生,欲使眾生證得佛的知見,從而得到佛的聖智,達到佛的果位。

“舍利弗,我如今也是這樣。我深知眾生有各種各樣的欲望,這些欲望已深刻地植根在眾生的心念之中,所以,我便隨順眾生的本性,用各種因緣果報、譬喻故事及其它各種方便之力而他們說法。舍利弗,我這樣教化眾生,也都是為了使他們理解唯一的佛乘,從而最終獲證無所不知的佛智,達到佛的境地。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且沒有二乘之分,更何況還有什麼三乘呢?舍利弗,諸佛出現於五濁惡世,所謂五濁是指劫濁,即整個世代災難不斷;煩惱濁,即眾生充滿貪欲、惱怒、愚癡等各種煩惱;眾生濁,即眾生不信善惡報應,不持禁戒,而受眾苦;見濁,即眾生持邪惡或錯誤的見解,佛教正法日益衰替;命濁,即眾生因作惡業,壽命極短。所以說,舍利弗,當劫濁大亂時,眾生的罪垢非常嚴重,慳吝、貪婪、嫉妒、,從而種下了不善之根。所以,諸佛便以其方便之力,分別講三種佛法,以逐漸引導他們歸入佛乘。舍利弗,如果我的弟子有人說自己是阿羅漢、辟支佛,但卻不聞不知諸佛如來方便法門教化菩薩證入佛果的微妙之法,那麼,他們便不是佛的弟子,不是阿羅漢,不是辟支佛。另外,舍利弗,這些比丘、比丘尼自認為已證得阿羅漢果,已處在最後一次輪回果報之身,以後將不再輪回轉生,將證入究竟的涅槃,所以,這些人便不再發心追求無上聖智了。要知道這種人都是些驕傲無知之徒。為什麼呢?如果有的比丘的確已證得阿羅漢果位,但他若不再信受這部妙法的話,也是絕對不正確的。除非在佛滅度後,眾生面前沒有佛。為什麼呢?因為佛滅度後,像《妙法蓮華經》這樣的經典,很難找到能受持、讀誦、理解義趣的人。如果能遇到其它的佛,那麼,對於《妙法蓮華經》中的這種開權顯實的道理便會明白瞭解。舍利弗,你們應當專心一意地信仰、理解、受持佛所說的這種法。諸佛所說的話語沒有虛妄不實的,沒有其它什麼乘,只有唯一的佛乘。

這時,世尊想再說一遍剛才的意思,於是以偈頌形式說道:
比丘、比丘尼中有些傲慢淺薄的人,優婆夷中也有這樣的人,包括優婆夷中的那些狐疑不信者,這四類人一共有五千人。他們持戒不嚴,看不見自己的過錯,而且還護著自己的毛病。這些小智之人已經出去了,他們是大眾之中的糟粕,因懼怕佛的威儀和德行,所以才離開了。這些人福薄德寡,不能信受這樣的妙法。現在留在法會中的人已沒有碎枝殘葉,全是真實的具有大乘根器的人。舍利弗善於聽聞諸佛所得之法。諸佛的教法是以無量的方便之力而為眾生隨機演說的。每個眾生心裡所想,他們各種各樣的行為,各種各樣的欲望和根性,他們前生所造的善業,這一切,如來佛全都知道,因此,佛就用種種因緣法、譬喻法、並使用一些美妙恰當的言辭來為眾生講經說道,以使所有聽法者都能心領神會,欣然接受。也正因為如此,在長期的說法生涯中,佛曾說過各種形式的法,有時說長行直述的契經即修多羅,有時就每句字數固定的偈頌即伽陀,有時說弟子們前世因緣的本事,有時說自己前世因緣的本生,有進說佛顯現種種神通的稀有之事,即未曾有,有時說各種因緣,有時說各種譬喻,有時說重宣契經教義的重頌即•夜,有時說闡釋佛法意義的論議即優婆提舍,那些愚鈍的人眼光短淺,看不到大乘佛法的微妙旨趣,只喜歡小乘之法,這些人看不透生死,貪著于人生。他們過去在無量個佛面前未曾修行深奧微妙的佛道,所以,生生世世遭受諸苦,心惱意亂,無由解脫。對於這些人,我就講說涅槃解脫之法,先將他們從生死貪著之中解放出來。通過這種隨宜施教的權且之策,引導他們逐步入無上聖智。過去,我從來沒有明確說過你們這些人都會成佛果。之所以沒有這樣說,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今天正上時候,我決定要說大乘的妙法。

我這九部法門,都是隨順眾生的根性和各種機緣而說的,最終目的都是引導眾生歸入大乘佛法,因此我今天才說這部《妙法華蓮經》。其實,有許多佛弟子本來已具備了大乘的根基,他們心地清淨,性情柔和,頭腦聰明。這部分人已在無量個佛那裡修行過深奧微妙的佛道。今天,我就為這一類人說此大乘經典,並為他們授記:這些人來世必將成佛。由於他們內心深處非常敬慕佛,多少年來一直嚴持淨戒,所以,一旦聽說自己也將成佛,他們肯定會充滿歡樂的。佛深知此類眾生的思想和修行,所以才為其講說大乘無上法門。無論是小乘聲聞弟子,還是大乘菩薩弟子,只要聽了我的這次說法,甚至只聽了一句偈頌,他們將來都會毫無疑問地成佛的無上果位。

在十方所有的佛國世界之中,只有唯一的佛乘之法,沒有大小乘之分,也沒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別,除過佛的各種權宜方便說法之外。不過,佛的這些權宜法門僅僅是以假借的名言概念來引導眾生修證佛智佛慧的。為了宣說佛的科研智慧,諸佛出現於世,只有這件事是真實,其它如二乘或者三乘等都不是真的,只能算作方便權巧的法門。可是諸佛終究並不是以小乘之法濟度眾生。佛本身就住在大乘法中,與其所證得和無上妙法融為一體。所以說,佛是用最深的定力和最高的智慧武裝起來的,佛也是用這種無上的佛法來救度眾生的。佛自己已證得了無上的佛道,即大乘的平等之法,所以,我如果還以小乘這法教化眾生,即使是一人,便算我墮於慳吝與貪婪,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如果有人信仰佛法,皈依於佛,佛就會以誠相待,絕不欺誑,也沒有任何貪婪、嫉妒之意,佛將諄諄教化,使其斷除惡業,一心向善。所以,佛是最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人,他能於十方世界中泰然自居,毫無畏懼。我釋迦牟尼佛以各種殊妙的相狀莊嚴自身,我的光明已照遍一切世間,引起無量眾生對佛的尊崇,這都是為了今天演說微妙的實相法印。舍利弗,你知道我的本意,我早已立下誓願,要使一切眾生證成佛果,與我毫無不同之處。昔日的誓願如今已付諸實施,即教化一切眾生,使他們都證得入佛道。

如果我遇著眾生,全講些高深無上的佛道,那麼,沒有智慧的人便會思想混亂,迷惑不明,所以,也就不會信奉。我知道這些眾生未曾修行善業,沒有種下善根,他們貪著於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欲望,愚癡愛戀,窮追不捨,從而產生了種種煩惱。由於貪著於五欲,造下了無盡的惡業,所以他們總是輪回轉生於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之中,或是在整個六種輪回之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備受諸苦的煎熬。受孕胞胎,生微末之形,今世出牛胎,下生入馬腹今生張家子,來世李家女,生生世世,輪回不息。功德微薄、福業很少的人總是要受各種痛苦的逼迫的。這些人已陷入邪見的密林之中,他們或執著於有,或執著於無,堅持此等錯誤的觀點,其數共有六十二種之多。這六十二種觀點全是荒謬不實之法,可他們卻堅定信受,不願放棄。還有,他們傲慢自大,善於諂媚奉承,不正直坦率,心地不誠實。這些人於千萬億劫之中,連佛的名字都沒有聽過,也從沒有聽聞過真正的法義,所以說,這類人的確難以度化。

舍利弗,由於這些人福慧太淺,邪見太深。所以,我便為他們設計了一套權宜之法,給他們講斷除諸苦的辦法,為他們指示出清淨妙樂的涅槃解脫境界。我雖然為他們說涅槃寂滅之法,但這只是權巧方便之計,並非究竟真實的寂滅之法。其實,任何東西本來就是自性空無,寂滅無實的。佛弟子只要依佛的教法修行,循序漸進,回小向大,必然會體悟到一切非真,本自寂滅的實相妙法,所以,他們終將在未來的世代裡證果成佛。

我通過方便權巧之力,為眾生開示三乘法門,雖然有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區分,但從本質上講,所有的佛都只是說一乘的道法。說三乘之權教,是為顯示一乘之實教,從開始的三乘必將會歸於一乘。所以,今天在座的所有大眾皆應該消除疑惑,要知道,諸佛的話語沒有兩樣,他們所說之法只是一乘而無二乘。在過去的漫長歲月中,曾有過無量無數的佛相繼滅度,其種類成千上億,多得不可思量。所有這些佛都通過各種因緣法、譬喻法等許多方便法門為眾生演說佛法,引導他們體悟真實之法相。這些佛其實講的都是一乘佛法,他們相繼教化無量無數眾生,使其最終證入佛道。這些大聖之主的佛知道一切世間的天眾、人眾等各類眾生內心深處和各種欲念,所以才隨宜巧設種種方便法門,借此來顯出第一義的佛乘。

如果有這樣一類眾生,他們在過去生中,曾遇到過許多佛,只要他們能聽聞佛法,並依法修行,即佈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如此修持六度萬行,增長福業慧根,那麼,這些眾生都已成佛了。諸佛滅度之後,如果有人懷著純善溫軟之心,修習正法,日積月累,功德圓滿,那麼,這眾生也均已證成佛道了。諸佛滅度之後,那些供養佛舍利的人,修建起成千上萬個佛塔,並以金銀、玻璃、硨磲、瑪瑙、玫瑰、琉璃、珍珠等清淨莊嚴的寶物進行全面的妝飾,同時,還用鉸鏈莊嚴諸塔。或者有人建造石廟,用•檀香及沉水香恭敬供養,或者以香木及其它木材和磚瓦泥土等蓋佛廟,或者在曠野之中,積土成一座佛廟,或者小孩子玩耍時,聚沙為佛塔,等等,像這樣的人,都該證果成佛了。如果有人要為佛樹立形象,用種種不同的材料雕刻成佛像,這些人皆已證成佛道了。或者以七種寶物,•石、赤銅、白銅、白•、鉛、錫、鐵、木、泥、塑膠、漆布等作成佛像,這樣的人也都成佛了如果有人彩畫佛像,將佛像畫得非常圓滿莊嚴,這些人無論是自己畫,還是請別人畫,他們也都成佛了。甚至小孩子玩耍時,用草、樹枝、筆或者指甲等畫作佛像,這類人漸漸積累功德,具備大悲之心,從而最終證成佛果,並在佛位上教化菩薩,度脫無量眾生。

如果有人在塔廟之中,面對佛的莊嚴寶像或畫像,以鮮花、諸香、寶幡、寶蓋等恭敬地進行供養;或者請人演奏音樂,如擊鼓、吹奏長角、貝螺、笙簫、竹笛、箜篌、彈琴、琵琶、敲打鐃鈸,等等,將所有這些美妙的音樂全用來供養佛;或者以歡快喜悅的心情,歌唱梵音,讚頌佛的德行,甚至於只唱了一小微小的聲音,像這樣的人都以證得佛位了。有的人定力不足,心常散亂,這類人如果能在畫像佛面前,用甚至一朵花進行供養,那麼,他們將慢慢地見到無數個佛。或者有人以禮拜、合掌,甚至只舉一手或只稍微低一低頭等方式供養佛像,他們也會逐漸見到無數個佛。這些由最初的一念發心,漸積功德直到得見無數佛的修行者,自然而然地至高無上的佛道,並廣行教化,度脫無數的眾生,使他們都進入無餘涅槃的解脫彼岸,就像薪盡火滅一樣,永遠解除眾生的痛苦。另外,如果有人精神散亂,但只要能到塔廟中念一聲“南無佛”,他們最終皆可證成佛的無上聖道,因為,萬德圓融始於一念所種的佛因,將來必定得佛果。

如果有人在過去世當中,無論是過去諸佛在世時,還是滅度後,只要能聽到《妙法蓮華經》這樣的佛法,那麼,他們就都已成佛了。未來世中的佛有無數之多,這些佛也都是通過方便法門來說法的。任何時代,任何世界的佛都以無量無數的權宜方便之法,演說權教,顯示實教,引導眾生逐漸證入佛的清淨聖智。所以佛的說法,就沒有不成佛的。一切佛當初誓願都是,不但自己要修行佛道,而且還要讓所有的眾生也都來修行他們所修行的佛道,並最終證得這種無上的佛道。未來世中的諸佛有百千上億的法門,但無論有多少方便法門,其最真實的法只有一乘法。十方諸佛都是福慧具足的兩足尊,他們了知諸法本無自性,不過佛種種的法門是從緣而生起的,所以,為這一乘的佛教,才顯說其它的各種教門,如藏教、通教、別教等。這種一乘佛法所住的法位總是在世間去追求這種無上的佛法。我釋迦牟尼佛在菩提道場成佛以後,明白了這種道理,所以,如今我作為你們的導師,便用世間的種種方便法門來闡釋這種微妙的一乘佛法。

天上和人間所一致恭敬供養的佛,在現世的十方之中足有恆河沙數那麼眾多。所有這一切的佛為了使眾生得到安穩,故而出現於世,他們也都在講說這部《妙法蓮華經》。這些佛都知道最徹底、最圓滿的寂滅之法,知道萬法寂滅的實相妙義,可是他們若一開始就講這種至高無上的實相妙理,就不會有人明白,於是他們便以方便之力,顯示出各種各樣的道法,當然,這一切方便法門,究其真實,都是為了顯示唯一的佛乘,使所有眾生最終都能成佛,從而得至高無上的解脫。佛知道眾生的一切行為,知道他們內心深處的所思所想,知道全心全意前生所習染的各種業果,也知道從生欲望、本性及其精進之力,還知道眾生的天賦聰慧或愚鈍,所以,佛便以各種因緣、各種譬喻和各種不同的言辭,隨順眾生的各種不同根性、不同狀況而應機說法,方便教化。

今天,我也是如此,為了使眾生獲得安樂隱逸,以種各樣的法門宣示佛道。我以佛的無上智慧之力,深知眾生的各種欲望和本性。所以,我才通過各種權宜之法為眾生演說各類法門,以使他們都能法喜充滿,欣然奉行。

舍利弗,你應當知道,我以佛眼觀看,看見天上、人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之中的所有眾生,他們不懂佛法,不修正業,所以毫無智慧,是真真正正的窮困者。一旦進入這種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險惡之道,就必然會相繼輪回轉生,世世受苦,綿綿不絕。因為眾生為無明所縛,個個深深地執著於錢財、美色、名謄、飲食、睡眠等俗世之欲,無休止地追求眼、耳、鼻、舌、身對色、聲、香、味、觸五境的快感,就像犛牛貪愛其尾巴一樣,由於貪愛的緣故,自我蒙蔽,猶如黑暗之中的盲者什麼也看不見,所以,他們也不去尋找威力無比、能救拔一切苦難的如來佛,也不求佛為他們指示斷除苦難的方法。如此以不,這些眾生便越不越深陷於各種錯謬觀點之中而不能自拔。痛苦中煎熬的眾生要想捨棄他們的苦根是多麼的不容易啊!佛看到這些尚在苦海裡沉浮又無出期的苦難眾生,便產生了大慈大悲的願力,發誓要救度這些可憐的受苦者。

我最初成佛坐在道場的時候,在菩提樹下靜靜觀察,有時也繞著樹漫步,整整二十一天,我都在不停地考慮如何救度眾生的問題。我所看到的智慧,微妙難測,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的智慧。可是眾生的根基卻非常愚鈍,他們迷於眼前的欲樂,不知自己的愚癡。像這些沒有智慧如同盲有一般的眾生,我如何去度化他們呢?這時,色界天的大梵天王、忉利天的帝釋天王、守護世界四大天王、住在色界之頂的大自在天王,還有其它許多天神以及各天王的眷屬千萬之眾都不到我的面前,恭恭敬敬地合掌致禮,懇請我講說佛法。我心中暗想,假若我只稱讚、演說唯一的佛乘,而不說那些淺顯易懂的小乘方便法門,那麼這些沉淪苦海之中,根性愚鈍的眾生是不會皈信這種高深的佛法的。而且,由於他們不信此法,甚至會造成極大的罪過,將來反而更慘,會轉回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之中,這麼說來,我寧願不說這種微妙的佛法,還不如趕快進入涅槃,不要在世間說什麼法了。

忽然,我想起過去世中的諸佛及其所施行的方便之力,由此使我意識到,我今日所證得的無上佛道之法,也應該通過三乘法門演釋。當我這麼思考時,十方諸佛一下子都顯現在我的面前,他們用佛的清淨梵音安慰我說:“太好了!釋迦文佛!你真不愧是世間第一個大導師,你獲得了這種無上的妙道,並依照佛的辦法,運用權巧方便的力量,為眾生分別講說。我們十方佛也都得到了這種最微妙的第一法,因為眾生根性的緣故,我們分說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法門。愚鈍無知的人喜歡小乘之法,他們不相信自己還能成佛,所以,只能用權巧方便的法門,分別講說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阿羅漢等聲聞果位以及緣覺果位,菩薩果位、直至佛的果位。雖然說了三乘法門,但實際上乃是為教化菩薩修行終極的佛乘法門。

舍利弗,你應當知道,當我聽見十方諸佛上述極其清淨微妙的聲音時,我立即口稱“南無諸佛”,心中又這樣想:我現身於這個娑婆世界,這是一個充滿污濁和罪惡的世界。諸佛剛才說得很對,我也應該像他們那樣,以各種方便法門教化眾生。我這樣想過之後,便立即前往波羅奈國的鹿野苑,最初隨我修行的那五們侍者至今依然在此修道。我所證悟的佛法是微妙的實相之法,在這種道法裡面,一切事物和相寂滅之法只可理會,不可言傳。於是,我便以方便之力,假沒了四諦、八正道等種種權宜法門,為•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等五位最早的比丘講經說法,這就叫作轉*輪。我在鹿野苑初轉*輪,為眾生指出了一種妙樂寂靜的涅槃境界,從此便有了涅槃之音,有了阿羅漢之名,有了苦、集、滅、道等各種法和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各種僧的相互差別之名。我從久遠劫修持佛道以來,就一直稱讚這種涅槃解脫之法。眾生若能證得涅槃的妙理,就會永遠斷除人生的各種痛苦,所以,過去我常常給你們說這種法。

舍利弗,你應當街道,我看見佛弟子中立志追求佛道的人足有無量千萬億之眾,他們都懷著極其恭敬的心情,來到佛的所在地。這些人過去曾在其它諸佛那裡聽聞過佛用方便法門所說的法。鑒於這種情況,我又在想,如來佛之所以出現於塵世,乃是為了演說佛所證悟的無上妙慧。今天,正是說此佛慧的時候。舍利弗,你應當知道,那些諸根愚鈍少有智慧的人,不僅貪著於事事物物的相狀,而且自以為是,輕浮傲慢,他們是不會信受這部大乘之法的。現在,這些愚癡傲慢的人都已退出法會了,所以,我已欣喜無畏,在這些菩薩之中,就應該徑直捨棄權宜的方便法門,而以開門見山的形式,直截了當地講說至高無上的佛道。我相信,在座的菩薩們聽了這部大乘之法後,籠罩在他們心頭的一切疑網將消除無餘,在座的一千二百多名羅漢也將與所有菩薩一樣,全部證成佛果。

同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的說法儀式一樣,我今天也說唯一佛乘、更無餘乘這種毫無分別的微妙之法。諸佛出現於世是非常難以遇到的,往往要經過極其久遠的年代才能碰到一佛出世。即使佛出現於世 ,但要碰到佛說這部《妙法蓮華經》也是非常難得的。就是等無量無數劫這麼漫長的時節,要聽到這部無上之法也是很困難的。即使佛開始講這部法,而真正能聽到的人,也是極其難得。就像優曇花那樣名貴而難得一見,無論天上諸神還是地上人類,都非常喜歡這種花,可它非到一定時候,是絕不會開放的。如果有人聽了這部《妙法蓮華經》之後,歡喜讚揚,甚至只說出一句稱讚的話,這也算是已經供養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十方中的一切佛,這些人是比優曇花更難得、更可貴的。所以,在座諸位能聽聞如此妙法,真乃三生有幸,你們切莫懷疑,切莫猶豫,請相信我釋迦牟尼佛是諸法之王,我已得到了無上妙樂的真實智慧。今天我就如實普告參加法會的各位以及未來的一切眾生,我只用一乘的佛道來教化一切菩薩。在此一乘佛道裡面,沒有教化聲聞弟子的小乘法,也沒有聲聞弟子所追求的小乘果位。舍利弗,你們這些佛弟子,無論是聲聞眾還是菩薩眾,都應當知道,這部微妙的《法華經》是三世十方一是最奧秘、最核心的道法,切莫再生一絲懷疑之心。

諸佛弟子,如今正值五濁惡世,邪見氾濫,貪欲橫流,災社禍連綿,污濁不堪。人們只知享樂,欲壑難填。這類迷昧的眾生終究是不會追求佛道的。未來世界中的邪惡之人,一旦聽聞佛說一乘佛法,肯定會心生疑惑,不能信受,甚至還會譭謗佛法,由此造成無盡的惡業,從而在輪回轉生過程中,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之中,但是,也有這麼一部分眾生,他們面對濁惡的世風,生出慚愧之心,有意改惡從善,追求清淨,立志得無上的佛道。對於一部分人,如來佛就應當為他們宣講、讚頌《妙法蓮華經》的一乘無上道法。

舍利弗,你應當知道,十方諸佛法都是一樣的。為適應時代的特性,他們都以億萬種方便法門而隨宜說法,因材施教,化導眾生。如果眾生不隨佛修習,是不會明白其中的道理的。在座諸位現在都已知道這種真實有妙法了。諸佛是世界的導師,他們都是以方便之力隨宜說法,對此,你們不要再有什麼疑惑了。現在,你們聽了這部《妙法蓮華經》,應該生大歡喜心,生難遭遇想。你們也該明白,自己將來一定會成佛。


節錄自:顯密文庫

妙法蓮華經(一)



敘品第一

以下教法是我親身從釋迦牟尼佛那裡聽說的: 那時,釋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與佛隨行共處的有一萬二千多名大和尚,他們都已達到阿羅漢的果位,所以,他們已沒有各種欲望和雜念,再也不會產生愚昧者日夜纏身的煩惱,使自身獲得了真正的實惠。由於他們均已修身煉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精神境界,所以,個個身心快樂,逍遙自在。這些大和尚中有阿若橋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嫋樓馱、劫賓那、•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睺羅等大眾所熟悉的大阿羅漢。還有未達到阿羅漢果位須繼續學習修煉者及已無須繼續學習者二千人。釋迦牟尼佛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其眷屬親朋六千人以及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妻子、羅•羅的母親耶輸陀羅比丘尼與其眷屬親朋也都來到耆闍崛山佛的住處。另有大菩薩八萬人也來到今日的法華會上,這些大菩薩們皆已證得佛的無上聖智,並在此智道上精進不息,無論是果位、心念、還是行為,皆不倒退。他們精通一切咒語,又獲樂說辯才,常轉*輪,弘法利生。這些菩薩們已曾供養過成百上千以至無數無量個佛,並於這麼多的諸佛世界中持戒修福,積德行善,植下了眾德之本,時常受到諸佛的稱揚讚歎。他們以慈悲之心修身養性,善於獲得佛的智慧,所以,他們都通達大智大慧,均已達到了涅槃解脫的彼岸。他們不但自身解脫,而且還以慈悲之心,救度成百上千以至數不清的芸芸眾生,他們的名稱傳遍了無量無數個世界。他們的名字是: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寶掌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跋陀婆羅菩薩、彌勒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等大菩薩。此類大菩薩一共有八萬多人。

那時,在天界作王的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人同時來到法華會上。還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各與其眷屬一萬多天子以及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多天子等也齊赴法華盛會。娑婆世界的主梵天王、屍棄大梵、光明大梵等也各自率領自己的眷屬一萬二千多人來到釋迦佛說法的道場。八大龍王與其眷屬若干人也來了。這八個龍王分別是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闥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缽羅成王。四緊那羅王與其眷屬若干人也到了說法的地點,這四緊那羅王是:法緊那羅王、妙法緊那羅王、大法緊那羅王、持法緊那羅王。四幹闥婆王:樂幹闥婆王、樂音幹闥婆王、美幹闥婆王、美音幹闥婆王各其眷屬百千之眾也來到法會現場。四阿修羅王:婆稚阿修羅王、•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阿修羅王,也各與百千眷屬同赴法會。四迦樓羅王:大威德迦樓羅王、大身迦樓羅王、大滿樓羅王、如意迦樓羅王,各與若干眷屬同赴法會。韋提希的兒子阿闍世王也走出王宮,與其親朋及文武百官一起,來到耆闍崛山聽佛說法。他們各自對佛的雙足行禮之後,便退坐一旁。

這時的世尊,已被四眾弟子團團圍住。大家紛紛供養佛、頂禮佛、尊重佛、讚歎佛。佛為諸菩薩宣講大乘經典,經名叫《無量義經》,這是教化大乘菩薩的一個方法,深得佛的護持與眷念。佛說完此經後,便打起坐來,進入了義趣無窮的實相之定,從而達到身心寂靜、默然不動的境界。就在這時,天空中下起了五彩繽紛的天花,如小白花、大白花、小紅花、大紅花。這些天花散落在佛及法會現場所有大眾的身上。整個佛世界也同時出現了震、吼、擊、動、湧、起等六種震動。參加這次法會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弟子以及天龍八部即: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還有人,非人以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所有大眾從沒有遇見過這種祥瑞的景象,他們深感驚奇,歡喜不已,紛紛合掌致禮,個個都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佛陀。這時,只見佛陀眉間放出白毫相光,照耀于東方一萬八千多個世界,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這個世界各個部分中生活著的六類眾生即地獄眾生,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都有能清清楚楚地看見。除過這六凡之外,還能看見這個世界中的現在諸佛,並能聽見諸佛所說的經法;同時還看見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那些修行得道者;還看見諸菩薩和大菩薩們以種種因緣修種種法門,通過對種種法門的信解,而呈現出各種各樣非凡的相貌和神通,並由此而行菩薩道。大慈大悲,普度眾生。通過佛的白毫相光,大家還看到了已經涅槃的諸佛以及諸佛涅槃後以佛的舍利所建起的七寶佛塔。

這時,彌勒菩薩心想:今天,世尊現出這般神變之相,到底是因為什麼而得有此祥瑞?現在世尊業已進入一種不可思議的禪定之中,這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一種非常少有的奇事,到底應該去問誰呢?誰又能回答這樣的問題呢?彌勒菩薩轉念又想:文殊師利菩薩是上座法王子,他曾親近供養過去世中的無量個佛,所以,肯定會見過這種稀有的瑞相,我今天可以去問他。與此同時,法會上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天龍、鬼神等都在這樣想:佛陀的這種光明神通之瑞相,今天當向誰去尋問?那時,彌勒菩薩很想消除自己的疑惑,加上又發現四眾弟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諸天龍、鬼神等與會大眾也心存這種疑惑,於是向文殊菩薩問道:“到底是什麼原因,佛陀今天現出這般祥瑞神通之相,並放射出如此絢麗的光彩,照耀于東方一萬八千多個國度,從而盡見這些佛世界中的種種莊嚴之象?”

於是,彌勒菩薩想重新表達這種意思,便以偈頌形式問道:文殊師利,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何故眉間白毫大放光明,普照世間呢?這時,天空降下了白色和紅色的曼陀羅及曼殊沙花,不但色彩美麗,而且散發出•檀香味,使眾人大飽眼福,心情歡暢。天花下過之後,大地一片莊嚴潔淨,就在這時,世界又產生了六種震動。四眾弟子都因看到此種瑞相而身心暢快,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觀景象。佛陀的眉間光明照耀于東方一萬八千多個國度,天地一下子都變成了金色的瑞相。從阿鼻地獄一直到三界的最高處,各個世界中的六類眾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總在六道之中輪回,行善作惡之業緣及其各自引發的好與醜的果報,皆在佛的白毫光中一展無餘。在釋迦佛的白毫光中,還看見了聖中之主,猶如獸中獅子一般的諸佛,他們在為眾生演說最為微妙的經典。佛的聲音非常清朗,非常柔和,以這種動聽悅耳的聲音講經說法,教化無數億萬菩薩,其法音之深奧微妙,令眾生百聽不厭,深信不疑。同時,他方世界的每個佛也都在各自的世界中以這樣的清淨微妙之聲,講說正法。由於眾生有種種根機及種種習氣毛病,所以,諸佛以無量無數的比喻,揭示佛法真諦,開導眾生覺悟。如果眾生遭受到各種苦難,懼怕衰老、疾病、死亡,那麼,佛便為他們講說涅槃寂滅、清淨解脫之法,從而度脫無邊的苦海。如果眾生積德行善、廣種福田,並曾供養于佛,一心追求殊勝的妙法,那麼佛便為他們宣講十二因緣之法,使他們觀察世間因緣,景物人生本質,從而獲得開悟。如果佛弟子,止惡行善,持戒修福,追求至高無上的聖智,那麼,佛便為他們將講說至清至淨的佛道。

文殊師利菩薩,我住在這個世界,借助于佛的白毫光,而得以看到如此奇妙的景象,我所見之佛境,所聞之佛音還有成千上億種之多,如此眾多的見聞,我今日將向您大略地敍說一下。我看到在那些世界中,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菩薩,他們在各種珍寶如金銀、珊瑚、珍珠、摩尼、•磲、瑪瑙、金剛等都奉獻出來,甚至連自家的傭人、車子包括那些裝飾豪華的高級車乘也都高高興興地拿出來佈施,以此追求成佛大業,表現出趨向佛的宏大誓願。成佛解脫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最徹底、最圓滿的解脫,三界中的六道眾生若能以成佛為志向,並為此而精進努力,那麼,他們必然會受到諸佛的讚歎。在佛的白毫光中,我還看到有的菩薩以駟馬寶車、欄•花蓋等裝飾華貴的寶物進行佈施。我還看見一些菩薩以自己的肉體、手足甚至自己的妻子進行佈施,以求獲證無上聖道。我還看見有的菩薩為了追求佛的無上智慧,欣然將自己的頭顱、眼睛以至整個軀體來佈施。文殊師利菩薩,我還看見有許多國王都到佛居住的地方尋問無上的聖道,經佛講解教化之後,這些國王紛紛捨棄享樂的國土以及所有宏麗雄偉的宮殿和臣子、妻妾,剔除自己的鬚髮,穿上了出家僧人的袈裟,跟隨佛陀一心修行去了。

我還看見有的菩薩以和尚的面目出現,他們獨自呆在空閒寂靜的地方,一心一意地讀誦經典。有的菩薩目標遠大,意志堅定,進趣不息,為了冷靜地思考體悟佛道之理,他們進入深山老林之中。那些離欲之人,經常在空曠郊外修習禪定,豪無間斷,從而獲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族足通等五種神通。還有一些菩薩,安住於禪定之中,並端心一意,恭敬合掌,以千偈萬頌讚歎三世十方一切佛的功德。又有一些菩薩,智慧深邃,志向堅定,他們能經常向佛請問佛法,聽佛講解之後便依教奉行,受持不怠。我還看到一些佛弟子們,不但定力深厚,而且智慧具足,他們通過無數種比喻為眾生講解佛法。他們樂於從事這種講經說法的善舉,從而教化菩薩,破除邪魔,使法鼓常擊,法音常鳴。又有一些菩薩打坐入定,心清意淨,不為外境而動念,天龍神聖前來恭敬禮拜,他們也不會因此而生出歡喜之心。另有一些菩薩在山林之中打坐入定,功行圓滿,身上發出清淨的光芒,直照地獄深處,從而使地獄中受苦難的眾生獲得救濟,使他們都進入聖潔的佛道。那些苦行菩薩,終日不坐不臥,一刻也不眠睡,他們遊蕩夜森林之中,極其勤奮地尋求著成佛的道路。我還看見那些受持具足圓滿的清淨大戒的修行者,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事無巨細,皆循規蹈矩,一切以佛法戒律為准,從而具足了完滿無缺的威儀,猶如明淨的寶珠一樣,純潔無暇,他們試圖通過這種方法求取無上佛道。又有一部分弟子,他們專心致志地修忍辱行門,那些傲氣淩人的低俗之輩無論如何對他們惡意辱駡,甚至施暴捶打,他們都能忍受,毫無怨氣。他們想借助于這種高超的忍辱功夫以達到佛的境地。還有一些不苟言笑、清淨脫俗的菩薩,他們遠離那些愚癡不化的親朋眷屬,親近功行圓滿、智慧具足的善者。他們專心一意,消除散亂,收攝心念于山林之中,在千年萬載的歲月長河裡,矢志追求著成佛解脫的道路。

我還看見有這樣一些菩薩,他們將時間最美妙的東西都佈施給佛陀與僧人,如:美味佳餚、名貴湯藥、華麗服飾、包括一些價值千萬甚至無價的珍貴衣服、千萬種用檀香木作成的寶舍、各種微妙的臥具、清淨無染的園林,茂盛鮮嫩的花果、清澈明淨的流泉浴池,等等。他將諸如此類的微妙之物欣然盡情地拿來佈施,以求證得無上的佛道。還有一部分菩薩,大慈大悲,以種種方便之門教化無數眾生,為他們講說涅槃寂滅之佛法。我也看到有的菩薩以智慧之力,觀察萬事萬物的本質,體悟到一切事物和現象非實非虛,非真非假,猶如虛空一樣,無形無象。一些佛弟子們體悟到這種法性空寂的道理,從而在其內心對任何事情都無所執著,他們通過這種般若妙慧而求趨無上聖道。文殊師利菩薩,我還看到,有的菩薩在佛滅度後,供養佛的舍利。有些佛弟子們建造起恒河沙數那麼多的塔廟,以莊嚴佛國世界。這些寶塔高大而美妙,其高約五千由旬,四面各寬約二千由旬。沒座塔廟上都佈置著上千幅寶幢和寶幡,並以珠交羅作露塔幔,風吹寶玲,發出雅和之聲。諸天神、龍神、人及非人時常以各種香、花、伎樂供養這些塔廟。文殊師利菩薩,諸佛弟子為了供養這些舍利,建造並裝飾塔廟,使各佛過世界出乎自然,美妙殊勝,像長在帝釋天園內的樹王一樣,花開四方。

釋迦牟尼佛所放的白毫光,使我及法會中的大眾得見一萬八千國土這的各種殊妙之象。諸佛神力高絕,智慧稀有,放出一道清淨之光即可照到無數個國土,我們見到這種景象真是三生有幸。文殊菩薩,您是佛的大弟子,就請您為我們解答疑問吧。所以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欣然仰慕於我二人。人民都看著我們,心裡在問,世尊到底為什麼要放出這種白毫光?請您現在就回答他們,以決其疑惑,令其歡喜。今天,釋迦牟尼佛是為了饒益什麼,而放出如此的光明?佛端坐於道場之中,是為了演說自己所得的微妙之法?還是為了給大家授菩提記呢?佛通過白毫相光為我們展示出各種佛國世界,各世界之中,眾寶嚴飾,潔淨無染,我們甚至還看到了各世界之中的許多佛。我們能遇到如此難得的盛事,這可不是很小的因緣呀!文殊菩薩,您應當知道,在座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各類龍神,都在仰望觀察著您,您就為大家講講其中的奧妙吧!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對彌勒菩薩及諸大眾說:讓我看來,今天釋迦牟尼佛將要說大乘佛法,如下大法雨滋潤眾生,吹大法螺號召眾生,擊大法鼓驚醒迷夢,演大法奧義,覺悟眾生。諸位善男子,我在過去世隨諸佛修行的時候曾見過這樣的瑞相。以我的經驗,凡是放出這種神奇的佛光,必然會講說大乘無上之法,所以,你們應當知道,今日釋迦牟尼佛現出這種瑞光,也同過去諸佛一樣。他是想讓眾生都能聽聞知悉一切世間之中最神妙難信的佛法,所以才現出這種瑞相的。各位善男子,譬如過去不可思議無數無量劫中,有一古佛名叫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佛為眾生演說純正的佛法,從初期到中期,再到後期,始終義趣深遠,語言巧妙,純一圓頓之法門,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日月燈明佛隨機說法,因人施教,他為求聲聞乘者說苦、集、滅、道等四諦之法,以使他們度脫生、老、病、死,進入涅槃解脫的境界。他為求辟支佛乘者說十二因緣之法。他為諸菩薩說六波羅蜜之法,以使他們證得無上佛智,從而斷除無明,達到無所不知的一切種智。此佛之後又有一佛同樣名叫日月燈明佛。如此一共有二萬位佛都是同一名字,號日月燈明,所有的佛都是十種稱號具足,他們演說佛法也都分初、中、後三個階段。

最後那位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位王子,其一名叫有意,其二叫善意,其三名叫無量意,其四名叫寶意,其五名叫增意,其六名叫除疑意,其七名叫響意,其八名叫法意。這八位王子皆有威儀德行,各自統領四天下。諸王子聽說其父出家為修行,已獲無上聖智,便都捨棄王位,跟隨父王出家為僧,發誓要求證大乘佛法。他們一心修習清淨的法門,成為福慧具足的大乘法師。這些王子已于成千上萬的佛面前,種植下了眾善的根本。那時,日月燈明佛正在演說大乘法經典,經名叫《無量經》。這是教化菩薩的法門,深受佛的護持眷念。這位日月燈明佛說完《無量義經》後,便於大眾中結跏趺坐,進入義趣無窮的禪定之中。入定中的佛陀,身體安安穩不動,心地純淨不亂。這時,天空中下起了曼陀羅花、大曼陀羅花、曼殊沙花、大曼殊沙花。這些天花散在日月燈明佛及聽法大眾身上。與此同時,大地也產生了六種形式的震動。這時,法會中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候羅迦、人、非人以及諸小王、國王等皆驚喜不已,歎為觀止,他們都雙手合十,目不轉睛地看見日月燈明佛。忽然,佛在其眉間放出一道白毫光相,這束佛光燦爛無比,絢麗多姿,一直照到東方一萬八千多個佛過世界,所到之處,無不明亮清晰,就像今天大家所見到的那些佛國世界一樣。

彌勒菩薩,你應當知道,那時法會中共有二十億菩薩,個個喜歡聽佛說法。這些菩薩看見佛的白毫相光照耀東方諸佛土後,都深感自己從未見過,所以很想知道這種佛光之所以發放的有關因緣。那時,有一位菩薩,名叫妙光,他一共有八百個弟子,都隨他一起來日月燈明佛的居處聽法。日月燈明佛,從禪定之中起來後,為妙光菩薩講說大乘經典,經名叫《妙法蓮華經》。此乃教化大乘菩薩的無上法門,常受諸佛的護持與關懷。日月燈明佛講說《妙法蓮華經》一共歷時六十小劫(注:相當於十幾萬年的一種時間單位)。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佛一直端坐不動,身心不亂。那時,法會中的聽眾也都各坐一處,不起于座,歷時六十小劫而身心不動。他們聽佛宣講如此妙法,個個全神貫注,如醉如癡,六十小劫猶如一頓飯工夫就過去了。當時,法會之中的所有聽眾,沒有一人身體疲倦,心神懈怠。日月燈明佛歷經六十小劫,說完此經後,便當著梵天王、魔王、沙門、婆羅門以及天神、人眾、阿修羅等大眾之中宣佈道:如來佛將於今天夜裡進入無餘涅槃。那時,在場的眾人中有一位名叫德藏的菩薩,日月燈明佛當眾為他授記,告訴比丘們說:這位德藏菩薩將在我涅槃後成佛,其號為淨身、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日月燈明佛授完記後,便於半夜之時,入於無餘涅槃。

日月燈明佛滅度後,妙光菩薩便傳承師說,一心受持《法華經》,為眾生演說開示,歷時八十小劫。日月燈明佛的八位王子皆師從於妙光,妙光則悔之不倦,殷勤教化,使諸王子堅定了求證佛智的信心。這八位王子為了追求無上聖智而恭敬供養了成千上萬個佛,最後終於自身成佛。其中最後一位成佛者名叫然燈。妙光菩薩的八百弟子中有一位名叫求名的人。此人貪求名利,追求享樂,雖然也在讀誦各類佛經,但總是理解不了,讀過之後便全忘了,所以稱其為求名。不過,此人雖然慧業未修圓滿,但其所植福業不小,善根深厚,他曾在千萬佛面前,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彌勒呀,你可知道,那時的妙光菩薩是誰?他不是別人,正是我的前身。那位求名菩薩正是你的前身。今天,我看見釋迦牟尼佛所現的這種瑞相,與過去日月燈明佛說法時的瑞相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想今天如來佛將是要說大乘經了,這經即是《法華經》,一部教化大乘菩薩,常受諸神護持的無上妙法。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想複述剛才所講的故事,便以偈頌形式對大家說到:
我回想過去無量無數劫中,有一位人中至尊的古佛,號日月燈明。這位世尊廣宣佛法,度脫了無量無數的眾生,使數億菩薩證悟了佛的大智大慧。佛未出家前所生的八王子見大聖出家修行,也都跟著出家習佛。當時,這位如來佛正在大眾之中廣泛演說一部名叫《無量義》的大乘經典。佛講完此經後,便在座上打坐,進入深妙的禪定之中。這時,天空下起曼陀羅花,天鼓也自然鳴響。諸天眾、龍眾以及各類鬼神都來虔誠地供養這位人中最尊的如來佛。忽然間,大地震動起來。日月燈明佛的眉間放出奪目的瑞光,顯然出稀奇而美妙的景象。

日月燈明佛的這束白毫相光一直照耀到東方一萬八千多個佛國世界,展示出一切眾生善惡業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斷輪回的全景。通過這種佛光,我看到了各個佛國世界的莊嚴景象,那裡的一切均由琉璃玻璃等珍寶構成,佛光照來,一片璀璨。諸天神、人類、龍神、夜叉、幹闥婆、緊那羅等前來供養自己的佛陀。各世界中的如來佛皆是累劫修行從而順理成章地成佛大業。這些如來佛身體像金山一樣光亮明淨,端莊威嚴,妙不可言。猶如潔淨的琉璃一般,內外瑩澈,現出真金之像。這些佛都在大眾之中敷演深奧的佛法義理,教化各自世界中的眾生。各個佛世界中的眾生芸芸難數,其中隨佛聽法的聲聞弟子也不多得難以統計。由於佛光的照耀,所有這些大眾都清清楚楚地展現在眼前。有的比丘居住于深山老林之中,刻苦修道,勤勉不息,嚴守清淨大戒,晝夜六時毫不懈怠,猶如守護明珠一樣,持戒守律,潔身淨心,朝著解脫的目標前進,有些菩薩從事佈施、忍辱等修行,其數目多得像恒河沙一樣,都處在佛光的照耀之下。我還看見有的菩薩在修習禪定之功,他們入定極深,整個身心皆已寂然不動,這部分人是想以次禪定之功求證無上的佛道。另外一些菩薩已了知萬物空寂無實、本性寂滅的道理,他們在各自的佛國之中到處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以次來積功累德,成就佛道。

那時侯,四眾弟子看見日月燈明佛現出如此巨大的神通,個個內心充滿歡喜,他們相互詢問,佛的這般瑞相到底因何而來?正在這時,天人所供奉尊重的日月燈明佛從甚深的禪定之中起來。他當著大家的面,讚歎妙光菩薩說:“妙光菩薩,你是世間一位明眼善士,一切天人終將皈依信奉於你因為你能奉持如來佛的佛法寶藏,我今天所說的微妙法旨,只有你才能證知。世尊的這番讚歎,使妙光菩薩驚喜不已。接著,日月燈明佛開始講說《妙法蓮華經》,歷時六十小劫,不起于法華座席。佛所講說的這種至高無上、深奧微妙的法義,妙光法師都能領悟信受。佛宣講這部法華經,也使法會中其它所有的眾生倍感心欣喜。日月燈明佛於講完法華經的當日又告訴天人大眾說:“諸法實相的妙義今天已全部為你們講說完了,我將於今天半夜入於涅槃。往後,你們應當自勉,一心精進,切莫放怠放逸。要知道諸佛是非常難遇的,億萬劫中才會出現一位,所以,你們應牢記法華經句,奮發圖強,勇猛精進。”日月燈明佛的八個兒子聽說父親將要涅槃,無不悲份萬分,感歎佛這麼快就要入滅。這時,身為眾生之主,佛法之王的日月燈明佛安慰大家說:“如果我滅度時,你們不必憂傷恐懼,我雖離你們而去,但尚有德藏菩薩,他現在已通達無漏實相之法,繼我之後將要成佛,號為淨身如來,到時,他也將像我一樣,教化度脫無量眾生。”那天夜裡,日月燈明佛入於涅槃,猶如薪盡火滅一樣,寂然而化。世人將佛的舍利分散各地,建起無數個佛的舍利塔,供養起該佛的法身。佛滅度後,如恒河沙數那麼多的比丘、比丘尼皆遵從佛的遺志,更加精勤修行,專心致志地追求至高無上的聖道。

這位妙光法師遵照日月燈明佛的遺囑,奉持佛法寶藏,在八十小劫之中,廣泛宣講法華經。日月燈明佛的八位王子也受到妙光菩薩的教化,從而堅定了求證無上聖道的信念。也正因為如此,八王子必將于當來之世,得見無數位如來佛。他們依次恭敬供養這些佛之後,必然會隨順諸佛而行無上佛道,所以,他們最終也必將相繼成佛,輾轉依次而得授記。其中最後一位天中天、聖中聖名叫然燈佛,他是諸仙的導師,到處說法教化,度脫了無量眾生。那時,這位妙光法師有一弟子,身心懈怠,不守戒律,貪求名利,經常出入於名門大戶,捨棄了所習的佛法經典,荒廢了道業,以至什麼也不能領悟。為此,大家才稱其叫求名。不過,他也作了許多善事,積下了一些福業,所以,還有機會遇見無數個佛,並供養于諸佛,從而潛移默化,隨著佛的道法修行,慢慢地具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解脫成佛之法門,由此歷盡無量劫的嚴淨修持,終於在今日遇見釋迦牟尼佛,並將繼釋迦牟尼佛後作佛,號為彌勒佛。到時,此佛將主持教化,超度無量無數的眾生。日月燈明佛滅度後的那位懈怠者不是旁人,就是你。那位妙光法師就是我。我看日月燈明佛的瑞光同今日釋迦牟尼佛的瑞光是相同的,所以我知道今日的釋迦牟尼佛是要說《法華經》了。諸佛所現說法之瑞相,是一種善巧方便之法。現今釋迦牟尼佛所放的這種光明是扶助開發實象義門,所以,大家應當心中有數,恭敬合掌,一心等待佛的說法。眾生等待佛法,猶如乾渴思飲,所以,佛將廣施大法之雨,普潤一切眾生之心,滿足一切求道者的要求。那些追求聲聞、緣覺和菩薩三乘的人,若還有什麼懷疑、後悔的話,佛將為其講說法要,所以其疑根,除其悔退,使其再無任何疑惑,而一心修行大乘之法。

節錄自:顯密文庫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梵文:सद्धर्मपुण्डरीकसूत्र,Sad-dharma Puṇḍá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餘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號262。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ṇḍárī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比喻佛法之潔白、清淨、完美。Sūtra 意為「經」,故此經之全名為《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說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密圓融,顯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五時教判中,屬於法華、涅槃之最後一時。因經中宣講內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比起其他經典尚有階級上下之分,所以《法華經》也譽爲「經中之王」。

歷史淵源

部份歐美學者認為《法華經》並非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乃是後人假託佛說之創作,為大乘佛教初期經典之一。但這個觀點是建立在大乘非佛說的基礎上,在大乘佛教的地區,這種說法不被承認,這也源自歐美地區佛教認識度的問題,因為就歐美地區佛教傳入順序是從外道瑜伽,南傳禪修,北傳大乘,所以很多歐美學者秉承着無神論,和科學的態度去評價世界宗教,作為學者因為很多人沒有實修過禪定和法義,而是從個人知識立場上分析,所以法華經就立在假託上。以現有史料,《法華經》集成年代最晚不遲於公元1世紀,因為龍樹菩薩的著作《中論》、《大智度論》已引用本經文義。另外《大泥洹經》、《大般涅槃經》、《優婆塞戒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諸經皆列舉本經經名並援引經中文義,可見本經之成立年代較以上諸經為早。
本經於西北印度結集,最初經本不太完整,而是像《華嚴經》一樣,次第結集、增編而成。「序品」、「方便品」、「譬喻品」相繼成立;其次,「見寶塔品」、「勸持品」成立,接着是「從地湧出品」、「如來壽量品」、「如來神力品」。較後再加入「分別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其中「見寶塔品」被認為是反映了菩薩道的方便,因為在佛陀時代已經有了周利盤陀且的故事,所以一句南無佛,當來證阿羅漢,乃至成佛都可以,這個體現了佛法的無礙。「壽量品」則反映了菩薩們的佛陀觀 —— 將佛陀視為體現永恒生命者,久已成就,壽命無量,是將涅槃及法身的淺顯描述。
「提婆達多品」最後出現,為強調流通本經的所說的一乘法,根本教義。即使像提婆達多這樣犯了五無間罪的罪大惡極者,由於往昔將《法華經》傳給因地修行的世尊,由此功德,也能被授記成佛。由此可見,經典的成立,除受到當時思想界的影響之外,與當時的地域、文化、社會、風俗習慣也息息相關。
學者認為《法華經》集大乘佛學之大成,深刻體現出佛陀在晚年對眾生的悲憫,它的出現擴大了大乘佛教與上座部佛教的一道永無法癒合的裂痕。因為在此經中佛批評了部分阿羅漢,打擊了很多證阿羅漢人的心,這些人因為自己所證而升起了增上慢,誤會了佛陀的本意。在原始佛教的部份僧團裡,認為佛陀與阿羅漢所證是一樣的,但,智慧方面是有不共的地方,無論是上座部還是大乘都承認阿羅漢與佛的區別,佛是大阿羅漢,但阿羅漢不一定是佛。這點確實傷害了一些南傳信徒的心,致使很多南傳弟子極力的說大乘佛教非佛說。

法華宗旨

在大乘佛法興起的時代,有了以「聲聞」、「緣覺」為二乘或小乘,以「菩薩」為大乘的說法。《法華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結集的代表作品,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融會三乘為一乘(佛乘)。以「聲聞」、「緣覺」二乘為方便(權)說,「二乘」終究要以成佛為最終目標(如「化城喻品」所說),開啟了「回小向大」的門徑,這是一種嶄新的學說思想,也是本經的主旨所在,在佛教思想史上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法華經》為弘揚佛陀的真實精神,採用了偈頌、譬喻(法華七喻)等,讚歎永恆的佛陀(久遠實成之佛),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壽命無限,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由於行文流暢,詞藻優美,在佛教思想史、文學史上,具有不朽的價值,是自古以來流布最廣的經典。

節錄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法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