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維摩詰(一)




日前向佛學高人請益,他介紹《維摩詰所說經》這本經書。

維摩詰所說經(梵文:विमलकीर्ति निर्देश सूत्र, vimalakiirti-nirdeza-suutra),簡稱維摩詰經、維摩經,或稱不可思議解脫經,是大乘佛教的佛經。該經共三卷十四品,以維摩詰居士命名。最通行的版本由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它以辯論的方式來詳細說明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在教義上的分別,集中討論不二論。
經中的主角人物是以居士身份出身的維摩詰菩薩。經文主要講述了了發生在毗耶離的一次法會,敘述維摩詰菩薩與諸位菩薩和聲聞羅漢滿智慧和譬喻的問答。

維摩詰菩薩

(梵文:Vimalakīrti,也稱維摩詰居士、簡稱維摩居士),是釋迦牟尼佛時代的佛教修行者。並未出家,而是以在家居士的形象積極行善、修道,也成為佛教在家眾的典範,他也是《維摩詰經》的主角人物。唐代僧徒講經,有維摩詰變文傳世,生動有趣,為俗文學之佳構。

簡介

維摩詰居士在佛教中,是金粟如來的化身;維摩詰居士來到娑婆世界,化身成在家居士,以襄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
維摩詰居士住在印度恆河北岸的毗舍離城,妻子名喚無垢,姿色絕倫。育有一對兒女,子名善思,女名月上女;妻、子、女都深悟佛法。
維摩詰居士家財萬貫,富居千金,聲名遠揚,人眾盡知。維摩詰居士平常救助貧民、布施僧侶,樂善好施;而且不執著於外相,為了度化眾生,維摩詰居士可以向天神、天魔說法,也可以向世上執著的帝王貴族說法,也可以向向不肯信佛的外道人士說法,甚至在妓院、賭場說法。
有一次維摩詰居士稱病在家,釋迦牟尼佛知道維摩詰居士只是要藉機說法,於是派遣十大弟子等羅漢、諸菩薩去探病。但他們都因曾被維摩詰居士糾正過,而婉拒佛的要求。
佛於是請以智慧聞名的文殊菩薩去探病,文殊菩薩應允,遂與諸菩薩、羅漢們去。文殊菩薩在探病中,與居士探討佛法,反覆推敲,道盡機鋒,妙語如珠,語驚四座,更加獲得了高僧大德們對兩菩薩的崇敬。
維摩詰居士的思想,相當程度地影響了後代的大乘佛教,尤其是禪宗;不僅於此,唐朝大詩人王維、李白;南朝的謝靈運、昭明太子都曾經以維摩詰居士為尊崇或是布施的對象。尤其王維的名、表字的典故即出於維摩詰居士。
維摩詰居士非常富裕,卻樂於救貧施僧,因而更種福田,財富源源不斷;也常是民間佛教信仰的財富之神。


節錄自:维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